康熙大帝子女多達55人,同治、光緒、宣統,為何全都絕後?

康熙大帝子女多達55人,同治、光緒、宣統,為何全都絕後?


自古以來,皇帝后宮佳麗三千,子嗣自是綿延不絕,兒女可以多到老爸都不認得。

然而,清末的三代皇帝——同治、光緒至宣統,全都絕了後……

難道,這是預示著,大清早該亡了嗎?

苟延殘喘的清末

同治十三年(1874),先帝咸豐唯一的後嗣、年僅19歲的同治帝死於天花,無後。


康熙大帝子女多達55人,同治、光緒、宣統,為何全都絕後?


同治的母親慈禧為繼續把持朝政,指定了自己親妹妹和醇親王奕譞(咸豐異母弟)的兒子過繼於咸豐帝,登基為光緒。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光緒帝駕崩,無後。

慈禧又將自己養女的親子(醇親王奕譞之孫)溥儀過繼於同治帝,登基為宣統。

1967年,溥儀去世,無後。

要知道,作為關外的彪悍民族,滿人皇帝的生育能力一直是很旺盛的。


康熙大帝子女多達55人,同治、光緒、宣統,為何全都絕後?



可以看出,從咸豐帝時起,他們的後代就開始凋敝了。

可憐的咸豐帝好不容易留下了一個獨苗(另倆夭折了)——同治,可惜這個獨苗也沒留下根。

而慈禧執著地從外戚中不斷找小娃娃過繼,可過繼來的他們,彷彿受了詛咒一般,同樣無後。

不僅是無子,連女兒都沒有,甚至有過後夭折了都好……但就是無出!

這一詭異的現象,不僅令讀史之人好奇不已。

難道史學家們記漏了?

怎麼可能?古人傳頌了千年“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視繁衍後代為重任的中國傳統文化中,給史學家們一百個腦袋,也絕不敢記漏皇嗣如此重要的事。

所以,三代皇帝無後的事實是毋庸置疑的了。


康熙大帝子女多達55人,同治、光緒、宣統,為何全都絕後?



那到底,是為什麼呢?

盛大的亂侖


最常見的一種分析,就是生物學角度:清朝的亂侖,影響了基因。

按照滿洲皇族的婚配傳統,丈夫死後,允許妻子轉嫁丈夫的弟弟,甚至可以轉嫁兒子或侄輩。

蒙古科爾沁部首領將女兒(孝端文皇后)、兩個孫女(孝莊文皇后、宸妃)嫁給了皇太極,後又將兩個孫女(靜妃、淑惠妃)、一個曾孫女(孝惠章皇后)嫁給皇太極的兒子順治帝。

這還只是輩分混亂,更要命的是近親結婚。

因政治需要,清朝的皇帝和王公貝勒,一直都有迎娶蒙古貴族女子為妻的傳統;而清朝皇族,則經常將自己的女兒,嫁給蒙古的王公貴族:

例如順治皇帝,他的孝惠章皇后,是自己的蒙古族表侄女;還有兩位妃子,是自己的蒙古族親表妹。

康熙帝的母親佟佳氏,乃一等侍衛佟國維的姐姐。

後來,康熙帝先後娶了佟國維的兩個女兒為妻,一個是孝懿仁皇后,一個是惇怡皇貴妃。

也就是說,康熙帝娶了兩個同父表妹為妻。

再來看光緒帝的皇后葉赫那拉氏,也是光緒帝的親表妹。


康熙大帝子女多達55人,同治、光緒、宣統,為何全都絕後?



眾所周知,近親交配會大大增加遺傳疾病的風險。

看,如此盛大的亂侖傳統,隱禍遺傳至咸豐那兒才開始發作,命運已經挺友善的了。

但其實,這個隱禍也一直在起潛移默化,因為他們子嗣的夭折率也在逐漸增加:

開國皇太極有11個兒子、14個女兒,兒子有4個早夭,女兒有1個15歲死去,子女早夭的比例為20%。

第二位順治帝,即使患天花不到24週歲而亡,也能有8個兒子、6個女兒,其中子女早夭比例為43%。

第三位康熙帝,共生了35個兒子、20個女兒,子女早夭的比例為51%。

……

第六位嘉慶帝時,兒女的早夭比例達57%。

到了第八位皇帝咸豐帝時,大兒子剛出生就夭折了,女兒也只活到20虛歲,僅倖存一子——同治帝。夭折率可謂三分之二了。

康熙大帝子女多達55人,同治、光緒、宣統,為何全都絕後?


然而,因為亂侖影響的這一說法也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持,畢竟那個時代的御醫不敢探究此事,沒有留下直接的醫學資料。

活該的奢靡


不過,有個現象卻反駁了上述說法。

這幾個皇帝雖然弱,但他的親兄弟還是一如先祖般的強。

比如咸豐,他的六弟奕訢,生了五個;七弟奕譞,生了九個。

光緒也是,看他的弟弟載灃,生了十一個;載濤,生了八個孩子,即使是最少的載洵,也有一個兒子、三個女兒。

而溥儀的兄弟溥偉,也有兒子七人……

如此看來,末代皇帝們的絕後,可能還真不是亂侖的影響。

還有一種值得深思的說法,就涉及皇家的奢靡、無知和機緣巧合了,簡稱活該。

有文獻指出,明、清之際,鎏金技藝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皇帝們在南、北兩京,陸續建築了巨大宏偉的宮殿、壇廟、陵寢,在建築的金屬裝飾上大都使用了鎏金。

鎏金是何方神聖?

即,在器物的表面塗上金和汞的合金(1克金約需7克汞),為使金留在器物表面上,需經烘烤使汞變成汞蒸氣揮發。

汞有多厲害就不必說了吧?它對人的生育、胎兒和兒童都有強大的毒性。


康熙大帝子女多達55人,同治、光緒、宣統,為何全都絕後?



作為有錢有範兒的皇家,紫禁城自是要不定期地新建、改建、翻新、修繕,鎏金工藝更是必不可少的。

(據說還有那紅牆,可能是硃砂塗的,那可是硫化汞。)

皇宮內林立的高牆導致通風不好,何況北京地區大氣擴散條件本就差,紫禁城內的汞蒸氣更是不易向外散發。

本來呢,歷代皇帝只是在紫禁城過個冬而已,不會長時間受汞殘留的荼毒。

比如,康熙住在暢春園,雍正到咸豐五代都住在圓明園。

此外,康熙到道光期間,夏秋還會去木蘭秋獮呼吸兩個月的新空氣。


康熙大帝子女多達55人,同治、光緒、宣統,為何全都絕後?



然而,道光(咸豐他爸)廢止了木蘭秋獮,導致從咸豐開始,他們沒地方排毒了。

之後,在同治出生沒多久,額爾金火燒圓明園,導致從同治開始的三個皇帝,只能一直呆在紫禁城裡。

要知道,這三個小皇帝都是在十歲前繼的位:同治六歲登基,光緒四歲登基,宣統帝溥儀三歲登基。

只有他們仨是在紫禁城大內裡度過的青春期,也只有他們仨沒有生育能力。

順著這個思路,咸豐也同樣受到了影響,因為火燒圓明園導致只能住紫禁城後,咸豐也再無子嗣。


康熙大帝子女多達55人,同治、光緒、宣統,為何全都絕後?


這也能解釋,為什麼皇帝的兄弟們生育能力並未下降。

亂來的風流史


其實這三個皇帝的絕後,都可以拆分為“先天不足,後天亂來”來看。

所謂後天亂來,是因為身為皇室,常常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有性經驗。再加上年輕氣盛、不懂剋制,過早地掏空了身體。

還是先帶一下咸豐,他可是風流成性,僅有名分的后妃就多達19人,然而卻是子嗣凋敝。

只能說,一方面是他先天身體不好,另一方面是太過縱慾,更拖垮了身體。

來看第一個絕後的同治:

1874年,年僅19歲的他罹患天花病重,當時,朝廷內外上下,都懷疑同治帝是由於私下出宮嫖娼,導致身患梅毒所致。

關於他的死因眾說紛紜,甚至有《桃花聖解庵日記》表示:……嘻戲遊宴,耽溺男寵,日就裸瘠,旋患癰,項腹各一,皆濃潰,日未昏,殆不知人。

當然,野史難以考究,天花一說的可信度還是更高些。


康熙大帝子女多達55人,同治、光緒、宣統,為何全都絕後?


有人說,因為19歲年紀還很小,所以他來不及留下後嗣。但縱觀歷代皇帝的生育史,哪個不是早在十幾歲就成親、生子?同治沒有留後,還是得歸咎於他的身體不足。

再來看第二位絕後的光緒:

普遍公認的,是他有病。

光緒帝死前一年(大概三十六歲),曾親自探究並寫下自己的病原:“遺精之病將二十年,前數年每月必發十數次,近數年每月不過二三次,且有無夢不舉即自遺洩之時,冬天較甚。近數年遺洩較少者,並非漸愈,乃系腎經虧損太甚,無力發洩之故。”

推算回去,也就是從十五六歲青春發育期起,他就患了遺精之病。如此,他自然喪失了生育能力。

這種天生的缺陷又被稱作天閹,又稱天宦,天生為宦官。

敬據胡思《國聞備乘》:“聞德宗(即光緒)亦系天閹,疑莫能明。”

這種說法最早見於《靈樞·五音五味》中:

黃帝問:“其有天宦者,未嘗被傷,不脫於血,然其須不生,其故何也?”岐伯答:“此天之所不足也,其任衝不盛,宗筋不成,有氣無血,唇口不榮,故須不生。”

(黃帝問:有被稱為天宦的男子,並未受到閹割,卻像受了腐刑的宦者一樣,不長鬍須,這是為什麼。岐伯答:這類男子先天不足,衝脈不滿,任脈失養,以致外陰未能長成,體現在面貌,則是嘴上沒毛。)


康熙大帝子女多達55人,同治、光緒、宣統,為何全都絕後?



光緒的樣貌確實陰柔了些。

不過,也有說法是光緒的病是被慈禧苛待導致的。

曾在紫禁城擔任護衛的蘇勳丞在《我所見到的慈禧和光緒》中回憶道:

“光緒····那時約30多歲,中等身材,瘦長臉,面色蒼白,體質羸弱。我們從未見他笑過。說實在的,他過的是囚犯生活,怎麼能樂起來呀!慈禧每日三宴,每宴108樣菜,光緒卻沒有這個排場。慈禧每餐揀自己不喜歡吃的三四樣菜,命人給光緒送去,以示慈愛。有時,三四樣菜要分三四次‘賞’,每送一次,光緒都得起立叩頭謝恩,連一頓安生飯也吃不成。隆裕是慈禧的親侄女,她可以就著慈禧的桌子吃。我們那時都私下猜疑,光緒瘦弱,多半是差了點飯食。”

再來看最後一位絕後的宣統帝——溥儀:

他的故事就耐人尋味了。

最常見的說法是,溥儀自幼年起,就被宮女們給玩廢了。那時太監想偷盜公里的財物拿去賭博,又得要看好小皇帝,便教唆宮女跟溥儀做那些不可描述的事,還會灌強力的春藥,耗盡他的體力,然他整日乖乖睡著。

宮女們天天悶在深庭,身邊除了皇帝都沒一個男人(太監當然不算),有這福利自然趨之若鶩,紛紛玩得盡興。

據溥儀自己回憶,“晚上幾次,幾乎每晚,一直睡到白天,恍惚走出房間,看到太陽都是綠色的”。

從小就被如此過度玩弄,才導致了嚴重的陽痿。

還有說法,是溥儀被女性玩弄的陰影,導致了溥儀的性取向畸變了。

據《末代太監孫耀庭傳》所述:

據孫耀庭而言 ,溥儀身體糟成那麼個樣子 ,不僅是宮內太監教唆壞的 ,也是太監玩弄所褻 。無疑 ,這些只能由太監本身來揭秘 ,更為直接可信了 。由於太監這個特定的階層 ,在宮內處於一個非常微妙的地位 ,既受奴役 ,也有依勢欺人的另一面 。由於權力慾不一定得到滿足 ,人的慾望又被壓抑 ,而得不到正常發洩 ,在宮內便有了一種常見的通病 ,即宮女與太監 ,太監與太監之間不正常的曖昧關係 。這也對幼年的溥儀 ,產生了致命影響 。幼年 ,溥儀的隱秘處受到損害後 ,也在尋求一種解脫 。正常的慾望沒有出路 ,於是 ,他可怕地陷入了與太監的誨亂之中 。

那時 ,宮內有一個太監 ,人稱 「小王三兒 」 ,是津浦路東光縣人 ,性格溫柔 ,長得一表人才 ,用太監的話說 ,比女孩兒還像女孩兒 ,是宮裡有名的美人 ,比起幾經挑選進宮的宮女乃至妃嬪 ,毫不遜色 。顯然 ,他個子比一般女子高 ,細高挑的身材 ,又無鬍鬚 ,秀麗而端正的臉蛋 ,顯得異常白淨 ,更另有一番俊俏 。

由此 ,深得溥儀寵愛 ,溥儀還專為他起了一個大號 ,叫王鳳池 。「小王三兒 」自幼受宮內太監的亂來 ,產生了與常人相悖的性偏離 。他曾被老太監作為玩物 ,十七八歲又有了另一種亂來 ,以摧殘剛進宮的小太監作為畸形發洩為能事 ,暗地裡 ,玩褻了不少俊秀的小男孩兒 。命運使他當上了溥儀的殿上太監 ,輪流當班坐更 。宮內 , 「皇上 」那邊的太監通常被稱作 「御前太監 」 , 「皇后 」那邊的太監則稱 「小太監 」 。王鳳池顯然是稱作 「御前太監 」那種了 。他比溥儀年齡僅大幾歲 ,脾氣也不錯 ,有一段 ,漸漸變得與溥儀形影不離 ,而成了宮內的一對畸形人物 。

半個多世紀後 ,曾採訪過孫耀庭的一位編輯 ,贈送他一部 《我的前半生 》 。他耐心且仔細地閱讀了這部書 ,對某些曾身臨其境的內容 ,百感交集 ,有些地方卻味如嚼蠟 ,難以盡言。其實 ,據溥儀在那部 《我的前半生 》中所敘述的叫太監吃鐵豆 ,吃屎之類的噁心事兒 ,並沒有超出性虐待的範疇 。據 《我的前半生 》一書的執筆人文達先生於生前所述 ,這本書的 「未定稿 」中曾刪去了關於他往太監嘴裡尿尿的內容 ,顯然這更是不正常的亂來行為 。

不過 ,他本人即使是歷經菩提樹下的大徹大悟 ,也不可能有將前半生的醜事 ,傾囊倒出的勇氣 。孫耀庭作為宮內太監的一員 ,對當年那些風流逸事不願多談 ,尤其對有關 「萬歲爺」的行徑 ,更是謹微慎言 ,絕不提及 。

但其實,溥儀的桃花還是不少的,從婉容到譚玉玲,他都是用過情的,再倒後娶的李淑賢,只是做不了那事。


康熙大帝子女多達55人,同治、光緒、宣統,為何全都絕後?

拋開溥儀的悲慘童年不說,他的不舉,實錘為後天亂來所致。

慈禧有毒


說實話,對於三代皇帝無後的原因,我的第一反應是:

慈禧有毒。

首先,咸豐那麼多后妃,就慈禧一人留下了孩子,你敢說這不是慈禧在後宮運籌帷幄的戰果?

從咸豐一死,慈禧就開始把持了朝政。同治和之後的光緒,都被玩弄在慈禧的股掌之間。

若說同治無後應該不是慈禧動了手腳,但光緒無後絕對與慈禧有關。

尤其是在帝黨和後黨鬧翻後,慈禧就不可能讓光緒帝有兒子了。因為慈禧擔心自己死後,光緒的兒子會替自己的親爹翻案。

這也是為什麼慈禧死了,光緒帝當天就被毒死。慈禧都不會給光緒翻案的一絲一毫的機會,更不會蠢到讓光緒有骨肉。

最後是溥儀,雖然那時慈禧早就死了,來不及再掌控溥儀。但溥儀那悲慘的童年,還不是慈禧間接造成的?

只能說,從慈禧惦記上朝政大權那一刻開始,大清就註定絕後而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