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死前,留下一首绝命诗和一封遗折,光绪帝得知后说了五个字

翁氏家族在中国近代史上声威显赫,先后出了父子两任帝师。翁心存曾任咸丰、同治两朝帝师,儿子翁同龢任职同治、光绪两朝帝师,最后还做到了首席军机大臣,成为光绪皇帝的心腹。

翁同龢死前,留下一首绝命诗和一封遗折,光绪帝得知后说了五个字

翁同龢在咸丰六年高中状元,后一直供职于翰林院。自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军费开支大额增加,国库空虚。咸丰帝为扭转经济困局,大量发行大面额钞票和铜钱。

任职户部尚书的翁心存对此持反对意见,称欲速则不达,事后滥发钱币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咸丰帝无颜见老师翁心存,还将翁心存撤职查办。

辛酉政变后,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打压了肃顺等八大顾命大臣,翁心存因之前也反对肃顺等人而被重新启用。随着父亲重新得势,翁同龢也从翰林院编修之职调到了上书房,还成为同治帝的老师。

翁同龢死前,留下一首绝命诗和一封遗折,光绪帝得知后说了五个字

帝师本身没什么太多值得称道之处,但是帝师身份却给了翁同龢飞黄腾达的机会。

翁同龢初涉官场时,恭亲王奕䜣把持朝政,权势如日中天,他迫不及待地投靠了恭亲王。然官场权利争夺太过于激烈,而且变幻莫测,恭亲王最终遭到了慈禧太后的憎恨,惨被罢黜,而启用了醇亲王。

在朝臣权力大洗牌中,翁同龢见风使舵,又投靠了醇亲王,这种首鼠两端的行为遭到了许多朝臣的非议。

同治死后,光绪即位,光绪不满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不想再如同治帝一样做一名傀儡皇帝。作为老师的翁同龢自然是大力协助,帮光绪出谋划策。

翁同龢死前,留下一首绝命诗和一封遗折,光绪帝得知后说了五个字

但是作为老师的翁同龢却得意忘形,经常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年轻的光绪。光绪作为一国之君,有时候是看在眼里,恨在心里。他虽然敬重老师,但是老师的许多行为太过于霸道,根本没考虑他的切身感受,也不曾顾及到他作为皇帝的面子。

当时慈禧太后心腹是荣禄,荣禄与翁同龢是一对生死冤家,相互之间都互相倾轧,互相抨击。

甲午战争后,中国通过改革自强的民主意愿越来越强烈,作为年轻的光绪皇帝也是跃跃欲试。翁同龢就向光绪推荐了康有为、梁启超等进步封建士族分子,维新变法也就此慢慢展开。

翁同龢死前,留下一首绝命诗和一封遗折,光绪帝得知后说了五个字

起初,慈禧太后对变法也是极力支持,但是变法后期却触犯到了以荣禄为首的守旧派官僚的利益。荣禄就买通了慈禧太后最信任的太监李莲英,要他在合适时机在慈禧太后面前诋毁翁同龢,说翁同龢目中无人,作为帝师,不把皇上放眼里,更不把太后放眼里。

慈禧太后大怒,以傲慢无礼之罪发布一道懿旨将翁同龢撤职,赐他还乡。

但事后翁同龢得知,将他撤职的懿旨中并没有“钦奉懿旨”的字样。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真正要他告老还乡的不是慈禧老太后,而是光绪皇帝自己。

事实上,自甲午战后,李鸿章失势,翁同龢以帝师身份兼掌枢机,成为朝中最有实力的汉族官僚。素以诗书传家的翁同龢开始变得傲慢跋扈,同朝官员对他敬而远之,作为学生的光绪皇帝都对他的做法难以忍受,翁同龢最终成了孤家寡人。

翁同龢死前,留下一首绝命诗和一封遗折,光绪帝得知后说了五个字

翁同龢是成也帝师,败也帝师,他登上权力之巅时,没有更好的约束住自己,没有更好地把控住君臣之间那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做臣子的永远是臣子,绝不能凌驾于帝王的意志之上。

翁同龢被罢职后,光绪皇帝的变法就遭到了慈禧的镇压,走向了失败,戊戌六君子惨死于菜市口,自己也被囚禁于中南海,失去自由。

翁同龢死前,留下一首绝命诗和一封遗折,光绪帝得知后说了五个字

被罢职后的翁同龢,晚景凄凉,由于在职期间走得是清廉路线,并没攒下什么钱财,所以生活穷困潦倒。

在临死之时,翁同龢写下一首绝命诗:“六十年间事,凄凉到盖棺。不将两行泪,轻向尔曹谈。”同时,他还写了一封遗折。虽然他明知他的奏章是不可能让主子光绪看到的,但还是为晚年不能报国而深感惭愧,期待国家日后可以走向富强。

光绪被囚禁于中南海后,还派人专门打听过老师翁同龢的消息,当得知到老师写的这首绝命诗后,不禁潸然泪下。光绪很后悔自己当年对老师的无情,痛哭流涕下说了五个字:“老师,对不起!”

翁同龢死前,留下一首绝命诗和一封遗折,光绪帝得知后说了五个字

光绪心里明白,老师翁同龢如果不被罢职,或许变法可以走向成功,他也不会就此被囚禁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