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盛黃河大橋: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葉盛黃河大橋: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葉盛黃河大橋: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葉盛黃河大橋通車後,成為黃河東西兩岸重要交通樞紐。

葉盛黃河大橋: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歷經幾十年風雨,葉盛黃河大橋依舊結實硬朗。(吳光鈞 供圖)

時光追溯到1969年,那時候黃河仁存渡口是往返銀川、吳忠兩地的必經之地,每天過往渡口的人、馬匹、車輛絡繹不絕,一度成為寧夏交通航運的繁華之地。每天等著過河的汽車、馬車常常排成長龍,從等船到過河要用一個多小時。為結束寧夏南北交通被黃河阻隔、有渡無橋的局面,由寧夏人自主設計、施工的葉盛黃河大橋僅用14個月就建成通車,結束了黃河在寧夏段397公里沒有橋樑的歷史——

四五千人三班倒 齊心協力建造一座橋

1968年,自治區政府決定修建一座黃河大橋,位置選在了連接寧夏南北交通的樞紐——葉盛鎮。大橋由寧夏公路勘測設計院設計,寧夏公路局第四工程隊施工,寧夏公路橋樑工程師盛庚(已故)主持設計並參加了大橋建設工作。經過1年多的測量選線,1969年10月葉盛黃河大橋正式開工建設。

“當年,從各地招來的民兵建設隊伍,在完成賀蘭山機場的建設任務後,有1000多人被派遣到了葉盛黃河大橋項目工地。那會兒,機械設備少還很簡陋,全憑人的力量。”今年72歲的吳光鈞老人回憶,參加大橋建設的還有寧夏的建築企業以及各公社大隊派來的義務工,人數達四五千人,採取三班倒的方式,日夜不停緊張施工。

“工人們住在自己搭建的一人多高的茅草房裡,睡大通鋪,夏天蚊蟲叮咬,冬天後背發涼,生活環境異常艱苦。”吳光鈞說,他和所有人一樣,對大橋建設充滿激情,即使缺少機械設備,他們自力更生,不但自制工具,還在施工過程中培養了很多技術人員,比如架子工和潛水工。

自創“木籠築島圍堰法” 成功灌注大橋橋墩

由於是首次建造跨黃河的公路大橋,經驗不足,施工設備又十分簡陋,如何在黃河深水中灌注橋墩成了“攔路虎”。後經過多次實驗,最終自創“木籠築島圍堰法”成功灌注了橋墩。

對於這項創新工藝,吳光鈞老人記憶猶新:那是1970年元月,正值寒冬臘月,黃河上白茫茫一片。工人們冒著零下20多度的嚴寒在冰面上用圓木製作木籠。經過十天十夜的奮戰,8米高的木籠矗立在冰面上等待破冰入水。“工友們在夜裡分幾次往冰面上潑水,讓冰面凍結得更加平滑,便於木籠在冰上平滑移動,然後再用絞磨機將木籠滑到河中間的橋墩位置,用炸藥將冰面炸開一大片,把木籠沉入水底,再向木籠裡拋石頭、抹膠泥做好壁壘,然後在中間打孔灌注水泥混凝土。”吳光鈞說,“拌和水泥混凝土用的河卵石是從附近河底採挖的,清洗乾淨才能用。我們就將柳條筐的左右兩邊各系一截粗繩當把手,裝上半筐河卵石,一邊一個工人抬著筐在水裡左右晃盪,把泥沙淘洗乾淨。一位名叫林忠旺的技術員,負責監督工人們洗石頭,由於幾個輪班都沒休息,站在河邊都快睡著了,大家都勸他去休息,他不肯,怕石頭洗不乾淨會影響工程質量。”

“整座橋的拱波預製塊有500多塊,每塊40多公斤。沒有運輸設備,大家硬是靠雙手抬、肩膀扛,把預製塊運送到工作臺。灌漿時需要大量的水泥混凝土,工人們站成兩排長龍,用鐵皮水桶裝滿混凝土傳遞到工作臺。”吳光鈞老人說,“那時候幹一天活,睡一覺起來,手指頭腫到無法握拳,肩膀壓腫壓爛是常有的事,還有年輕的小夥子在夜裡偷偷哭……”

14個月建成一座橋 創下國內橋樑建設奇蹟

在那個沒有大型機械輔助,全憑人力的年代,僅用一年零兩個月就完成了452.7米長的橋樑建設任務,這在中國橋樑建設史上創造了一個奇蹟。如今,漫步在這座大橋上,吳光鈞老人感慨萬千: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葉盛黃河大橋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橋東建立了護橋班,解放軍戰士日夜守衛,保衛著大橋的安全。“葉盛黃河大橋曾於1981年夏天遭遇過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當時河水每秒流量接近六千立方米,有人建議,如果水量繼續加大,就要炸開西邊的西河橋。最終,大橋經受住了考驗,安然無恙。”吳光鈞老人說。

新葉盛黃河公路大橋今年下半年通車

已服役48年的葉盛黃河大橋因通車時間長,原設計荷載無法滿足現交通荷載等級,經過維修後僅限小車通行。就在它下游1.1公里處,寧夏首座、西北最大的一座波形鋼腹板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橋——新葉盛黃河公路大橋將於今年下半年建成通車。新橋起於青銅峽市葉盛西,接北京至拉薩國家高速公路葉盛互通式立交,止於靈武農場一站,接在建的國道211靈武南環西延線和已建成的銀川西安高速公路。

據悉,新葉盛黃河公路大橋投資9.17億元,項目全長10.5公里,其中橋長1.3公里,兩岸連接線長9公里。主線採用一級公路技術標準、設計時速為每小時80公里,兩岸引橋採用雙向四車道,黃河橋採用雙向六車道。

48年來,寧夏境內黃河上已聳立起19座公路大橋,在建的有2座,平均每19公里就有一座跨黃河大橋,成為黃河、長江流經省份架橋密度最大的省區,為全區經濟快速發展搭建了通道。目前,已建成通車的19座黃河公路大橋分別為:平羅黃河特大橋、石嘴山黃河大橋、石嘴山黃河新橋、輔道黃河大橋、銀川黃河大橋、老葉盛黃河大橋、吳忠黃河大橋、吳忠黃河公路特大橋、青銅峽黃河鐵橋、青銅峽黃河公路特大橋、青銅峽黃河大橋、中寧黃河大橋、中寧黃河特大橋、沙坡頭黃河特大橋、中衛黃河大橋、中衛黃河特大橋、兵溝黃河大橋、濱河黃河大橋和永寧黃河公路大橋。在建的2座黃河公路大橋為:新葉盛黃河公路大橋和紅崖子黃河公路大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