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真相事件:來混遲早要還

來混遲早要還。這是一條硬道理。

這條硬道理的威力,這幾天再次被崔永元印證。

以結果看,崔永元是個揭發者。他實錘馮小剛,劍指劉震雲,彈傷范冰冰,招招直取對方命門。

崔永元頭戴棒球帽,休閒人設。談笑間,一邊吸貓,一邊臆想著對手灰飛煙滅。

有吃瓜群眾拍手稱快,竟贊其為民族英雄。這事兒從根兒上說,純屬崔、劉、馮個人恩怨,三國殺。

至於貴圈各路高人偷逃稅法的玩法,本君涉世不深,不置一詞。

中國古人說:“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倖。”

意思是,君子坦蕩蕩,安分守己,等待命運的安排。而小人總是企圖以冒險的行為,僥倖成功。

每個人都是社會變化中的變量。掙良心錢,掙乾淨錢,才是正道。

回到崔永元這件事開始的動機,你會發現,這場“血案”,起因不過是一次失敗的道歉。

- 1 -

“是是是,我是想掙快錢,我幹了爛事”

早年有個紀錄片,叫《導演馮小剛的一天》。

紀錄片裡,剛出名不久的馮小剛明確表示:“像我這種小市民家庭出身的孩子,要想出人頭地,就得一路想盡辦法討好別人。讓別人高興才是第一位的,至於我自己高不高興,那不重要。”

《手機》上映時,因電影設定與崔永元的現實人設高度相似,導致觀眾猜測劇中出軌亂搞是在影射崔永元,最終給崔永元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創傷。

但導演馮小剛並不在意原型崔永元的不高興。

以馮小剛當時的心態,八成感受不到崔永元的痛苦。恐怕在他眼裡,哥哥您這點委屈跟我比,那都不叫事兒。之後上崔永元的節目,馮說:“就是想跟崔老師開個玩笑。”

只是這玩笑的後果,不在預料之中,所以沒有道歉,也沒想過要幫崔消除影響。

看了馮小剛的反應,崔永元失望透頂,覺得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三觀盡毀。但在當時,他對《手機》的編劇劉震雲倒是“網開一面”。

崔永元在接受採訪時說,劉震雲曾三次向他道歉。第一次和第三次,他的反應是“算了別提了”。但第二次,他一激動,罵了劉震雲一分鐘,說:“你就是想掙快錢、想出名,才幹了這個爛事!”

劉震雲連連點頭:“是是是,我是想掙快錢,我幹了爛事。”

當時崔永元還挺感動,覺得劉震雲的道歉深入靈魂,心說:作家就是不一樣,還是有良知的,可能也就是被慾望驅使,一時糊塗。

可萬萬沒想到,時隔多年,突然又蹦出個《手機2》,崔永元當然炸了!

- 2 -

“如果道歉有用的話,還要警察干嘛”

昨天看到消息:范冰冰痛苦流涕一再道歉,崔永元萌生退意。有人說,小崔怎麼這麼快就“慫”了?

這裡邊是不是另有隱情,某君不好妄自揣測。但小崔之所以“慫”,是因為他覺得對范冰冰“慫”完全可以接受,真正耿耿於懷的,還是劉震雲。

也許你會說,劉震雲畢竟已經道過三次歉,比完全沒道過歉的馮小剛強多了吧,興許這次真是冤枉他了呢?

但某君認為,冤枉的可能性小。

很多人認為,只要說出了“對不起”或者“深表歉意”就算是道歉了,其實不然。

道歉學專家艾倫·拉扎爾寫過一本書,名叫《道歉的力量》,其中明確指出了一個好的道歉應該具有4個要素:

一、認錯;

二、提出解釋;

三、表現出自責、羞恥等行為與態度;

四、進行補償。

而偽道歉比比皆是,拉扎爾在書中舉例:

當有人對你說“我為我所做的一切向你道歉”時,他/她並沒有充分地道歉,因為他/她不承認有冒犯的行為,甚至可能認為根本不存在冒犯。另一個常見的例子則是:“如果你覺得受傷了,那我很抱歉。”這個認錯不僅帶有附加條件(如“只有當你覺得受傷,我才會感到抱歉”),甚至還暗示了你的敏感易怒才是問題的根源。

所以,儘管具體情形不明,但根據崔永元的描述,某君的解讀是:劉震雲的態度並不誠懇,至少,他在道歉技術上是失敗的。

尤其從第二次道歉中,劉震雲連連點頭稱是這個反應來看,很難說他沒有懷著一種“讓崔永元把氣撒夠,哄開心就得了”的心理。

- 3 -

我們輕視了道歉的力量

道歉這事,有那麼難嗎?還真有。

《道歉的力量》的作者拉扎爾曾經做過一個訪談,讓人們談談自己不願道歉的心理活動——

“道歉很難,你得向對方低頭,那會令你覺得好像你輸了。”

“說‘對不起’很困難,因為那將帶來羞恥感,強迫我面對自己會傷人犯錯的事實。一旦認清事實,內疚感就來了。”

巧合的是,小崔就遇到過需要道歉的事,而且,還挺嚴重。

2005年,崔永元在一次接受採訪時說:“我們臺一個主持人在做談話節目,採訪一位藝術家,這個藝術家很投入,很忘情,主持人也在現場號召大家向他學習。這個主持人出來後卻說‘這傻×今天真配合’……我看這個節目時,他(那個主持人)在哭,我就嘔吐。”

雖然小崔並沒有指名道姓,但公眾猜測,他是在影射《藝術人生》的主持人朱軍。這給朱軍造成的困擾和痛苦可想而知。

多年之後,崔永元在微博上向朱軍道歉:“對我當年過於含混的描述,使朱軍飽受誤解受到無端傷害深感歉疚!現鄭重向朱軍及家人鞠躬致歉!學習朱軍的抗壓能力和寬廣胸懷。”

不僅如此,在《藝術人生》十週年慶現場,崔永元還特意登臺,再次向朱軍鞠躬道歉:“幾年前我犯了一個錯誤,讓朱軍蒙冤,已經正式向他道歉了。但我覺得微博上的那個道歉,和對他的傷害可能不成比例。(鞠躬)對不起!”

朱軍很領情:“其實小崔的這個行為讓我真的很佩服,並沒有幾個人可以做到這樣,他完全可以私下跟我說這件事,但他選擇了在這個舞臺上,向廣大觀眾這樣說,我想這就是崔永元,這就是他的性格。”

說回崔永元的“炮轟”,其實,這就是一次有效道歉缺席所引發的“血案”。

《手機》在情節上與崔永元的諸多重合之處,某君不再贅述,以當時崔永元和《實話實說》的人氣,說不是影射估計沒人信。

事實上,電影放映之後,很多人追著採訪崔永元,問他“你能不能對婚姻負責?”連他女兒在學校都會被同學們問,你爸爸有幾個情人啊?

這麼多年,某君猜小崔心裡憋著的一句話是:我被人當成出軌渣男,老婆、女兒被人指指點點的時候,你劉震雲、馮小剛在哪呢,你們知道我是怎麼熬過來的嗎?我給朱軍是怎麼道歉的,你們把我當傻子哄呢?

很多時候,我們太強調寬恕,而輕視了道歉的力量:它雖然可能只是幾句話語,卻可以慰藉人心,撫平創傷,讓兩個人,兩個家庭,甚至兩個國家放下對抗和戒備,走向更有建設性和有意義的關係。

崔永元此番的炮轟,有人看到偷稅漏稅,有人看到貧富不均,還有人看到“貴圈真亂”。

但某君覺得,對我們普通人而言,這其實是一堂難得的反面溝通課,能讓我們看到,對過失和責任的迴避會有怎樣的積怨,缺乏有效道歉又是如何為人與人的關係埋下了定時炸彈。

在接受梨視頻採訪時,崔永元表示,不接受道歉,但對自己的做法也並不滿意,希望“有高人指點”,讓這件事有和平的解決方式。

某君不是高人,但要我說,最好的解決方式裡,有效的道歉必不可少。

很多人把道歉視為事件的解決和結束,但《道歉的力量》中說,道歉其實是協商的開始,是解決爭端的第一步。

某君不是劉震雲、馮小剛,但生活中,我們都曾有過這樣的經歷:有意無意地對他人造成過傷害,又因不恰當的道歉方式錯上加錯,使得人際關係走向危險的邊緣。

學會有效的道歉,並不是讓自己“丟面子”、“裝孫子”,相反,由道歉開始的溝通,是一種有教養的姿態,是一種文明解決問題的方式。

就像小崔曾透露過的“公廁式”人生信條那樣——

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