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順產還是剖腹產,醫生提醒產後恢復做這8件事,不落病根

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孕婦不再像原來那樣懼怕順產了,而且十月懷胎後順產才是自然規律,所以很多寶媽為了孩子的健康會選擇自己多受一點苦而順產寶寶,但還是有很多寶媽由於各種因素無法選擇順產,只能剖腹產,因為剖婦產可以大大提高母子或者母女二人的生命安全,也可以解決各種難產問題。

不管是順產或是剖腹產,多關注一些孕產方面的知識信息,也省得自己到時候一無所知,只能聽他人言語,反而落下煩人的月子病,尤其是以下幾點要做到位:

一、產後充分休息

分娩是人類最重的體力勞動,產後要有充分的休息時間,否則產婦會出現焦慮、疲倦、精神抑鬱、還會影響乳汗的分泌。此外,每天爭取能有8-10個小時的睡眠,睡時要採取側臥位,利於子宮復原。因此產婦的休息就要和寶寶同步,寶寶睡就跟著誰,寶貝醒就跟著餵奶,只有這樣抓緊休養才能迅速恢復體力和精力。

很多新媽媽在生完孩子之後會出現睡眠質量差的困擾,因為嬰兒不像大人一樣,可以一覺睡到天亮。對此媽媽要學會偷懶,有時間就去睡一覺,將寶寶交給別人照顧,對此媽媽也不要感到有罪惡感,因為你生下寶寶來已經是非常偉大的一件事了。

不管順產還是剖腹產,醫生提醒產後恢復做這8件事,不落病根

二、觀察產後出血量

產後出血是新媽媽第一天最需要注意的問題。據近年來數據統計,目前導致產婦發生意外的第一原因仍是產後出血,所以應引起高度重視。醫生介紹,出血量大於500毫升可診斷為產後出血。臨床中約有6%的產婦由於羊水過多、巨大兒、前置胎盤、產程過長等因素引起產後出血。

比較常見的有幾個原因:子宮收縮乏力;軟產道的裂傷;胎盤、胎膜的殘留,一般來講,胎盤應在分娩後30分鐘娩出,由於人流次數過多、雙胎等原因使得胎盤附著在子宮下段,也可導致胎盤滯留;凝血機制障礙,產婦合併有血液系統的疾病,無法止血。

產婦在分娩後兩小時內最容易發生產後出血,所以分娩後仍需在產房內觀察。經過產房觀察兩小時後,產婦和寶寶都到了愛嬰區,產婦自己也要繼續觀察。因為此時子宮收縮乏力也會引起產後出血。

不管順產還是剖腹產,醫生提醒產後恢復做這8件事,不落病根

三、及時下床

坐月子不允許產婦下床,在床上躺一個月,這也是有地方的風俗,其實是不可取的。如果長期臥床,恢復中的內臟找不到正確位置,腸蠕動變慢就容易便秘。嚴重起來,血管裡還會形成小血栓,隨著血液流進大腦和肺,會要命!床上躺久了,腿上的肌肉也會萎縮的喔!適量運動利於產婦身體恢復,避免腸粘連,還可以緩解產後便秘,促進食物消化。產後不要過於勞累,但可以保持適量的運動。

不管順產還是剖腹產,醫生提醒產後恢復做這8件事,不落病根

四、儘快吃食物保持體力

很多新媽媽經過艱難的分娩過程後,感到沒有胃口,不過這個時候無論如何都應該吃些東西補充體力,對產婦體力和器官功能的恢復,保證足量的乳汁,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實在沒胃口,喝些小米粥也是不錯的選擇。還要及時補水,以免造成脫水現象。另外在月子期間的飲食上同時應注意以下五個問題

1,為維持體內蛋白質的平衡,產婦應適當多吃些富含優良蛋白質的食物,如魚蝦、瘦肉、牛奶、禽蛋、豬肝、豆腐、豆腐乾、豆腐腦及豆漿等,這些食物還具有促進乳汁分泌及增強機體免疫的功能。

2,蔬菜和水果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能幫助產婦消除疲勞和增進食慾,還可增強身體抗感染能力。產婦由於失血和失水過多,致使腸燥便秘,多吃些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瓜果,對防治產後便秘十分有益。

3,禁忌寒涼生冷。因生冷食物會影響牙齒和消化功能,損傷脾胃;且生冷之物易導致淤血滯留,不利於惡露排出。所以,女性月子裡對生冷食品應予以禁忌。除蔬菜、水果外,雪糕、冰淇淋、可樂和其他冷飲均應當少食或不食,特別是在夏天。

4,禁忌食過飽:產婦胃腸功能較弱,過飽會妨礙消化功能。應讓產婦做到少量多餐,每天可進食5~6次。

5,食物要適當放鹽:因產後汗多,排出的鹽分也增多,產婦需要補充一定量的鹽來維持水電解質的平衡。

不管順產還是剖腹產,醫生提醒產後恢復做這8件事,不落病根

五、保持室內通風

1、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夏天氣溫均在30℃左右,產婦居住的屋子,要時常打開門窗、掛上竹簾,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早晚窗戶應開放換氣,必要時白天也要注意開啟門窗,讓室內外空氣進行交換。產婦休息的房子,應儘量選朝南的、通風狀況良好的,但是不要讓風直接吹著產婦的睡床。

2、正確使用電扇、空調

在夏天裡,如果室溫達到30℃以上,則可開啟電扇,因為電扇可促進空氣對流,幫助產婦散熱,但要注意產婦不要直接坐或睡在電扇所吹出的氣流之下。如果是使用空調的話,不要把空調的溫度定得太低,一般維持在28℃左右即可,如果室內溫度過低,對產婦的身體可能帶來不利影響。

其次,空調應間斷開啟,不能連續運轉,因室內產生的陽離子太多,空氣顯得很不新鮮,人居其間,容易得空調病。

不管順產還是剖腹產,醫生提醒產後恢復做這8件事,不落病根

六、母乳餵養別忽略

寶寶出世後第一口奶喝的是配方奶仍是媽媽的乳汁,影響非常大,關係著寶寶將來身體的免疫力。許多媽媽說,我也想讓寶寶有乳汁喝啊,可是,不知道怎麼回事奶水下不來。寶媽別憂慮,生完寶寶後,寶媽別忘了做這3件事,乳汁確保足足的。

1,產後當天餵奶。在新生兒出生20—30分鐘時,嬰兒的吮吸能力最強。若此時寶寶沒有得到吮吸的經驗,將會影響其以後的吮吸能力

2,新手媽媽別忘了喝催乳湯(3天喝催乳湯)

3,媽別忘了保持好心境(整個哺乳期)

不管順產還是剖腹產,醫生提醒產後恢復做這8件事,不落病根

七、忌產後不及時收肚

在孕期無聊的時候就看到好多坐月子的禁忌中,都說到產後要及時束 復,由於女性生完寶寶後,腹部太過鬆弛,小肚子就會跑出來,腹部贅肉增多,不僅影響美觀,而且還可能因為脂肪堆積引起婦女病。一旦孕婦產下寶寶身體各個 器官便會下移,也就出現了平常所見產婦有肚腩,婦女病,腸胃不適,未老先衰等相關症狀。所以這時必須束縛,可以收縮腹部,防止內臟下垂,預防婦女病。我當時沒多想,只是擔心不用臟器容易下垂。

後來產科上班的阿姨介紹我去購了一套,束縛的,試了試挺好的,餵奶很方便,看起來很小可是穿上舒服極了,不覺得勒,於是我就每天堅持穿了,生完8天就用了,沒想到出月子腰部線條就出來了,減重13金,後來繼續堅持用了兩個月竟然恢復孕前了,太高興了。

八、日常護理

1.可以洗澡洗頭嗎?

我婆婆也是按照傳統習俗,不讓我洗澡,洗頭也不讓,當時怎麼解釋也解釋不清楚。我只想說那些都是古代了。古代衛生條件有限,所以才會流傳下坐月子不能洗澡的舊規。其實,在陰道順產情況下,產後體力恢復了,一般就可以洗澡了;如果順產時進行了側切,一般產後3至5天就可以洗了;如果是剖腹產,一般產後7~10天、傷口癒合了,也可以洗澡洗頭了。但是洗澡洗頭時需要注意保暖。家人應提前預熱好衛生間,只洗淋浴不洗盆浴,洗後及時擦乾、穿衣、吹乾頭髮、避免感冒。

2.可以刷牙嗎?

還有些地方流傳著“月子裡不能刷牙”的說法。其實月子裡不僅能刷牙,而且需要刷牙,需要比平常時更注意口腔衛生。產婦產後抵抗力降低,更容易口腔感染,加上月子裡進餐次數多,如果不刷牙,食物殘渣長時間停留,容易導致牙齦炎、牙周炎、齲齒等口腔疾病。但需要注意的是:產婦宜用軟毛或超軟毛牙刷,提前用熱水把牙刷泡軟,還應在每次進食後用漱口水或生理鹽水漱口。

3.可以用吹風機嗎?

我在月子裡偷偷的洗頭和洗澡,只要一用吹風機也會引來批判之聲。其實產後利用吹風機吹乾頭髮和身體能夠避免感冒,是好事。

4.朋友能探望產婦和寶寶嗎?

傳統規矩是,月子裡禁止親戚朋友探望產婦和寶寶,這一點倒是基本正確。經歷分娩的巨大體力消耗後,產婦抵抗力下降,需要多休息恢復體能、調整適應新到生活習慣;寶寶還未獲得足夠的母乳和抗體,抵抗力也差。探望者太多,容易傳染感冒等疾病,且影響媽媽和寶寶的休息。但是產婦和寶寶的房間也並非絕對的禁區。注意進屋後更換乾淨衣物、洗手消毒,是可以進產婦和寶寶的房間的,也是可以抱寶寶的。當然,這裡有個前提,就是要先確定來訪者沒有感冒、結核等傳染性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