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皇帝親信,卻險些讓皇帝送命,死後流芳千古

說到寇準,大家對他最深的印象便是關於楊家將的電視中護著楊家眾人,和潘仁美作對的大好官了。特別是在電視劇最後,潘仁美害了楊家眾人,寇準為了替楊家討回公道,夜審潘仁美,將他繩之於法,替楊家挽回了公道。

他是皇帝親信,卻險些讓皇帝送命,死後流芳千古



這是電視劇中的形象,那歷史上真正的寇準是什麼樣的呢?寇準官拜宰相,在朝堂之上直言進諫,被老百姓們稱為“賢相”。

看過關於宋朝電視劇的觀眾都知道,宋真宗在位時,宋朝和遼國一直處於不斷的對戰之中,死傷無數。遼國的軍力非常地強盛,在景德元年,遼國的君主更是親自領兵出征,南下北宋,這一下可不得了,北宋傷亡慘重,連失數十個城池。

他是皇帝親信,卻險些讓皇帝送命,死後流芳千古



此事傳到京中,人心惶惶,很多大臣主張宋真宗南遷避敵,宋真宗自己也害怕了,想要逃跑,可寇準這時卻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堅決不南遷,還主張宋真宗親赴督戰。

他是皇帝親信,卻險些讓皇帝送命,死後流芳千古



後來宋朝堅守城池,在戰鬥的過程中,遼軍損失一員大將蕭撻凜,此將為蕭太后族中之人,知道蕭撻凜死了之後,蕭太后悲痛萬分,戰爭持續日長,卻始終沒個結果,於是蕭太后便向宋軍表達了議和的念頭,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檀淵之盟”。

他是皇帝親信,卻險些讓皇帝送命,死後流芳千古



蕭撻凜的死可以說是對當時的戰爭格局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那他是如何死的呢?聽說他為人狂妄,過於相信自己的實力,有一次喝醉了酒,便親自率領數十人去城下刺探軍情,被埋伏在城中的宋軍用弩射中,至此身亡,他的死影響了這場戰局的走向。

他是皇帝親信,卻險些讓皇帝送命,死後流芳千古



那如若他沒死,憑兩國的軍事實力,究竟會如何呢?據史料記載,宋真宗時代重文輕武,對於軍隊的力量建設遠不如文化上的強大,軍隊的武器大多數以弩為主,和遊牧出身的遼國軍隊相比,恐怕不只是差了一點半點的。

再加上宋真宗此人並不會用人,如果遼國將領蕭撻凜沒有死於伏弩之手,那麼宋朝軍隊很有可能在遼國軍隊的面前兵敗如山倒,而宋真宗也會被俘虜,歷史也許會走向另一個方向,所以說,寇準勸宋真宗親赴督戰的決定,真的是在冒險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