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世人咂舌的農業奇蹟,沙漠之城以色列究竟如何創造的?

導語

“蒸沙燁石然虜雲,沸浪淡波煎漢月”,這是當年行走在以色列大地上的一箇中國外交官觸景生情吟誦的唐詩。以色列的自然環境相當差,90%的土地為沙漠,可耕地面積僅佔1/5,不僅土層世所罕見的貧瘠,最要命的是農業賴以生存的水資源極其匱乏。

然而,就是在這樣一塊生存條件惡劣之地,以色列人創造了令人咂舌的奇蹟。

令世人咂舌的農業奇蹟,沙漠之城以色列究竟如何創造的?

以色列這塊乾旱的土地,成了農產品出口大國,每年水果出口達55000噸,產值4.5億美元;出口鮮花產值2億美元;出口柑橘產值2億美元;還有像長頸玫瑰、小枝麝香石竹、甜瓜、獼猴桃、草莓、西紅柿、黃瓜、胡椒以及鱷梨等在歐美市場冬季最為走俏的產品。

如今,以色列農產品已佔據了40%的歐洲瓜果、蔬菜市場,併成為僅次於荷蘭的第二大花卉供應國。

令世人咂舌的農業奇蹟,沙漠之城以色列究竟如何創造的?

取得如此成功的根本,主要是農業的高科技化——以色列把“科技興農”作為國策。

先進的育種技術

以色列非常注意培育優良植物、動物品種,高超的生物技術幫助以色列創造了世界上最先進的育種技術。

他們培育的西紅柿色澤豔麗, 貯藏、保鮮期長,商品性好;無籽西瓜可以根據客戶要求進行個體和色澤控制性栽培;奶產量居世界第一的霍斯坦奶牛是以用基因工程培育出來的;用生物工程培育出新品種花卉。

令世人咂舌的農業奇蹟,沙漠之城以色列究竟如何創造的?

他們培養出了各種雜交棉花,這類棉花不僅纖維更長、更結實,而且產量也更高,同時還能減少對水份的需求,有些品種呈現出天然的綜色或綠色。

以色列人還找到了減少蛋雞自相爭鬥的方法,開發一種家禽仿製品,刺激家禽去攻擊它,使蛋產量有所提高。

以色列還培育出了各類可以抗病、提高品質和產量、在炎熱氣候下也只需要很少水的種子,現在,以色列每年要向全世界出口價值3000萬美元的種子,在歐洲,40%的溫室種植的西紅柿,使用的是以色列開發生產的種子,有些國家,這一比例甚至高達98%。

在高度發達的科研體系的支持下,以色列的農作物新品種的培育和生產十分活躍。一般說來,一個新品種的生命週期為三至四年,之後,它將被另一新上市的產品所取代。

而一個新品種從開發到實現商品化平均要花5年。所以,在一種產品上市之前,另一個更新的產品的研究開發工作就已經開始了。

循序漸進,推陳出新,使以色列的新品種技術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研發生物殺蟲等技術

以色列曾是世界上生產普通農用化學品最多的國家。為保護環境,他們大力研發生物殺蟲技術,培育出既能消滅某種害蟲而又不會對作物本身造成損害的生物天敵。有農場培育出了一種專吃毀壞草莓的小蟲子的蜘蛛,這種蜘蛛現在已出口到加利福尼亞州。

一家生物技術公司培養出了能對付粉狀黴菌和能消滅蛾子的細菌。另一家公司甚至研製出了一種可以產生紫外線阻止昆蟲的聚乙烯薄膜。

他們還運用細孔尼龍網覆蓋溫室的方法,來有效防止害蟲飛入。現在,以色列85%的柑橘種植園已經實行了害蟲綜合管理,利用黃蜂或其他昆蟲等自然生物來對付害蟲,儘量減少化學品使用。

高超的節水技術

令世人咂舌的農業奇蹟,沙漠之城以色列究竟如何創造的?

以色列嚴重缺水,政府以鉅額投資修建了貫穿南北惠及全國的輸水工程。為了最大限度地節省水和利用水,以色列人發明了滴灌,並於30多年前應用到以色列農業。

現在,滴灌已成功推廣到全世界。滴灌有許多優點:

裝有滴頭的管線出水量均勻一致,灌溉不受坡度、距離的影響;

可以把肥料混入水中,水和肥料可直接到達根系,大大節約了水肥 ;

可抑制雜草生長;可以利用低質量的水(微鹹水或淨化汙水);

根據不同作物,滴頭可以按要求組裝,以調整合適的滴水速度;使用壽命長,可以達到15-20年;

用水使用率達95%。

近年,以色列又從滴灌技術中派生出一個新的灌溉方法,即把管線埋藏在地下50釐米深處。這種埋藏式灌溉可保持地表乾燥,還不影響田間作業。

所有灌溉方式都採用計算機自動化的控制,可實時控制灌溉,也可執行操作程序,精密,可靠,節省人力。在灌溉過程中,如果水肥的施用量與要求有偏差,系統會自動地關閉。

這些系統中有傳感器,它能通過檢測植物的莖果的直徑變化和地下的溼度,來決定對植物的灌溉間隔。當需要灌溉時,它會自動打開灌溉系統作業。

同時,以色列也不放過其他節水措施,如為收集有限的雨水,開發了一種工具,能在地上開出小凹洞,下雨時雨水不至於流失,僅此一項,可使每公頃小麥產量提高500公斤。

另外,以色列的海水淡化技術、汙水處理技術也處於世界前列,他們充分利用廢水、汙水、鹹水和海水來生產淨化水。以色列人還採用人工降雨,利用飛機和地面發生器,平均使雨量增加了15%。

建國以來,以色列的農業生產增長了12倍,而每頃土地的用水量仍保持不變。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蹟。

發出新“土壤”

由於缺少沃土,以色列人便開發出一種新“土壤”,這種“土壤”在1000度高溫下形成一種叫蛭石的物質,具有良好的通風和保持比自重大得多的溼氣。等於增加了種植面積,用它種植農作物,產量大增,比如,西紅柿可增產30%,黃瓜可增產34%。

令世人咂舌的農業奇蹟,沙漠之城以色列究竟如何創造的?

當然,為了“科技興農”,以色列政府捨得投入,每年農業科研經費上億美元。

目前,以色列政府、大學、學術團體和各農業組織都參與了農業科研。其中,以色列農業部下屬的7個專業研究所主要負責種植、作物保護和環境科學等方面的研究。

令世人咂舌的農業奇蹟,沙漠之城以色列究竟如何創造的?

農業部下設的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局,按類別分設了禽、蔬菜灌溉和農業機械等14個專業部門,負責將科研成果介紹給農民進行試驗和推廣,並將農民遇到的問題帶回來解決。

令世人咂舌的農業奇蹟,沙漠之城以色列究竟如何創造的?

1867年9月的一天,馬克·吐溫與眾多的文化精英和社會名流彙集,來耶路撒冷旅行,這位偉大的作家用他那雙深邃和犀利的眼睛掃視著這片瀕臨地中海的土地後,斷言這裡是“荒涼、貧瘠和沒有希望”的。

令世人咂舌的農業奇蹟,沙漠之城以色列究竟如何創造的?

然而,80多年後,以色列卻在這片土地上,以猶太人的超凡智慧和先進的科學技術以及不懈的勤奮精神,創造出了人間奇蹟,使馬克·吐溫的斷言落空。

我想:倘若他老人重返世間,再次面臨這片土地,他定會收回自己的斷言,並以優美抒情的語詞為以色列喝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