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Z122和它的兄弟們 中國第二代主戰坦克及其實驗性型號

中國在60年代末,提出了中國研製二代坦克的提議。"珍寶島事件"的爆發,加速了中國新型坦克研製速度。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WZ122中型坦克與1970年下半年出廠,戰車延續了蘇聯坦克的低矮車震以及圓盾式的炮塔造型,坦克型號定名WZ122或WZ122A。

WZ122和它的兄弟們 中國第二代主戰坦克及其實驗性型號

  由於液壓傳動、液壓輔助轉向與液壓懸吊系統(三液車)的不穩定性,並未按照預期裝備在WZ122上,而是採用了更加穩定的機械傳動、扭力杆懸吊、機械操控等較為成熟的技術(三機原型車),型號定名WZ1221或WZ122B。

中國在當時處於飄搖不定的特殊環境,所以WZ122這個項目並未定型生產,不過也正是WZ122項目的推進,對中國在研製後續坦克的發展上奠定了基礎和做出了貢獻。此後,以WZ122為改造原型的多款實驗車型誕生。

WZ122和它的兄弟們 中國第二代主戰坦克及其實驗性型號

  1978年後,中國以WZ122的炮塔整合69式坦克底盤,並引進西方技術,研發了80式戰車,不過其編號沿用WZ122。

中國從動盪年底平穩渡過後,兵工業開始轉入正軌,兵器部開始著手中國第二代主戰坦克的討論。最終,中國解放軍第二代主戰坦克將以德國新開發的豹二坦克作為技術指標,並以蘇制T72戰車為假想敵,進行二代主戰坦克的研發。

WZ122和它的兄弟們 中國第二代主戰坦克及其實驗性型號

  由於中國第二代主戰坦克是彼時主要討論的課題,所以根據坦克的底盤、發動機、火炮、彈藥以及火控等進行分別討論,並將實驗車型的技術參數選定,噸位控制在43-45噸之間,發動機功率需要達到900-1000馬力,最大行駛速度65千米/小時,120mm毫米滑膛炮以及火控系統為以計算機為中心的綜合火控系統,整車具有三防、滅火抑爆功能,有夜戰能力(紅外夜視),有熱煙幕及拋射式煙幕裝置,有潛渡功能。最終試驗車帶包WZ1224被研製出來,值得注意的是,在WZ1224坦克上使用了掛膠履帶。

WZ1224的成功研製以及綜合性能的評估,完成了它作為試驗車的使命,併為中國第二代主戰坦克的初級設計階段提供了參考依據。由於發動機方案難以達成一致,所以根據不同的發動機功率,分別研發了兩款不同的實驗車型,即WZ1226和WZ1226F2。

WZ122和它的兄弟們 中國第二代主戰坦克及其實驗性型號

WZ1226和WZ1226F2樣車外形相同,車體長度和戰鬥全重較WZ1224樣車有較大增加,炮向前時,全車長達9.9米以上,戰鬥全重為45噸。冷卻系統採用了溫控轉速可調的軸流式風扇和平板散熱器,以及油水熱交換器。懸掛裝置採用了扭杆彈簧和液氣缸筒複合懸掛,減振性能好。行動系統採用了六對中等直徑負重輪和掛膠履帶,在提高車輛通行性和行走系統壽命方面具有明顯的優越性。

  當時立項研製wz1224坦克時,曾計劃為它配套研製120毫米和130毫米兩種坦克炮,後來由於1224最終下馬,而又準備在後來的三代主戰坦克上使用仿製的125毫米坦克炮,所以研製出來的120毫米炮用在了89式自行反坦克炮上,而130毫米坦克炮研製發展計劃則隨之取消。

經過1981~1982年的研製及試驗工作,整車大部分性能已接近設計目標,但在可靠性與可維修性上仍存在較多問題。當時我們工業基礎還較薄弱,也需要有一個攻關的過程,因此WZ1226及WZ1226F2隨後轉入了部件攻關階段。

WZ122和它的兄弟們 中國第二代主戰坦克及其實驗性型號

  1981年,80式坦克被定為二代主戰坦克,因此,上述幾種試驗車便成為後來的三代主戰坦克前期預研樣車,在中國坦克發展史上留下了它的足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