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區有多可怕,看看工程師為消滅盲區做的這些努力

眾所周知,汽車盲區死角是駕駛員的一大障礙,包括前盲區、後盲區、後視鏡盲區和AB柱盲區,還有一種是人為造成的盲區,例如後擋風玻璃懸掛的物品等。對於這些盲區死角,不僅是新手司機,老司機有時都會受到影響,如果對於這些盲區死角稍有大意,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盲區有多可怕,看看工程師為消滅盲區做的這些努力

例如圖中車輛右轉彎過了轉彎,路上有小孩子在玩耍,而這種情況駕駛員很難覺察到,小男孩剛好處於前方盲區,車輛直接碾壓過去。

盲區有多可怕,看看工程師為消滅盲區做的這些努力

圖中白車在倒車時,駕駛員沒有充分留意到後盲區,按道理來說,駕駛員可以通過後擋風觀察到,不過駕駛員還是直接把行人撞倒在地。

盲區有多可怕,看看工程師為消滅盲區做的這些努力

而汽車盲區最嚴重的莫過於大車,尤其是轉彎時,龐大的內輪差,大車駕駛員幾乎不可能觀察到。

既然汽車盲區那麼多,而且還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那麼我們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的?

前後駐車雷達和倒車影像

這個應該很多朋友都瞭解,大部分家用車上已經配備,一般不會全部標配,只會是有其中一樣。例如後駐車雷達,就是我們常說的泊車輔助,通過超聲波傳感器,以聲音來告知駕駛員前後方障礙物的情況和距離。

盲區有多可怕,看看工程師為消滅盲區做的這些努力

同樣前駐車雷達也是泊車輔助的一種,有的新車前後都會安裝,有的只是安裝後駐車雷達。不過有的人認為前駐車雷達雞肋,用到的次數很少,你認為呢?

盲區有多可怕,看看工程師為消滅盲區做的這些努力

不過前後雷達都有一個劣勢,就是過於低矮的障礙物會出現探測不到的情況,這時候就是倒車影像起作用的時候了,通過最直觀的顯示來告知駕駛員障礙物的情況。

盲區有多可怕,看看工程師為消滅盲區做的這些努力

但是倒車影像也有缺點,就是倒車影像攝像頭都是採用廣角鏡頭,所以在中控屏顯示出來的畫面會出現變形,對於障礙物的距離容易出現失準;其次駕駛員在倒車時,要把注意力放到顯示屏中,反而出現顧頭不顧尾,車身兩側的盲區也沒有顧及到。

360全景攝像頭

盲區有多可怕,看看工程師為消滅盲區做的這些努力

這個功能可謂是給廣大車友帶來很大的便利,有了它,就感覺像是有了上帝視角。通過在車頭、車尾、左右後視鏡下加裝了四個攝像頭,而它們的圖像數據會被電腦進行變形、拼接處理,然後形成一張從車頂鳥瞰的俯視圖。

併線輔助

盲區有多可怕,看看工程師為消滅盲區做的這些努力

併線輔助也可以叫盲區檢測,各個廠商有不同的稱號,但實際原理都基本類似,都是當車輛在行駛中、在本車後方出現其他車輛時,系統將自動點亮該方向的車外後視鏡上的指示標誌以作提醒。

盲區有多可怕,看看工程師為消滅盲區做的這些努力

此外還有一種是盲點顯示系統,在右後視鏡安裝攝像頭,便可以在顯示屏上看到位於視野死角範圍內的車輛。

盲區有多可怕,看看工程師為消滅盲區做的這些努力

以上這些是現在汽車已經有的配置,並且可以大幅度提升我們對汽車盲區死角的控制,那麼廠商有沒有試過在車身設計上來解決這個問題呢?

A柱三角窗

盲區有多可怕,看看工程師為消滅盲區做的這些努力

鏤空A柱

盲區有多可怕,看看工程師為消滅盲區做的這些努力

早在2001年,沃爾沃就推出了採用鏤空A柱設計的概念車。這就意味著駕駛員通過數個不完整的畫面來腦補成接近完整的畫面,這樣的設計非常有新意,可惜這項設計直到現在還是停留在概念車。

透明A柱

盲區有多可怕,看看工程師為消滅盲區做的這些努力

捷豹路虎曾推出“透明A柱”的設計,A柱保持了原來的堅固,同時它還可以讓駕駛員透過它看到盲區的路況。這是捷豹路虎採用了現實增強技術,也就是我們熟悉的VR技術,工作原理就是A柱內部為顯示屏,而外面放置了攝像頭,通過攝像頭把畫面傳輸回A柱的顯示屏,從而實現A柱的“透明”。

盲區有多可怕,看看工程師為消滅盲區做的這些努力

豐田最近也申請了相關的專利,據介紹,豐田設計的是由車鏡和半反射鏡組成的複雜“隱形裝置”,這個裝置可以使駕駛人能透過A柱觀察交通情況,聽起來就感覺莫名的高科技。

目前階段,汽車盲區死角的確是一個難題,雖然廠商也在研發新技術來嘗試解決這個問題,不過關鍵的還是在於自己,平時開車一定要謹慎小心,特別是那些容易鬼探頭的路段,真的防不勝防,小心駛得萬年船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