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之高句麗滅國戰略

本人偶爾看到一篇有關隋唐二朝為何一定要滅高句麗的文章,雖然在之前瞭解這段歷史過程中沒有仔細瞭解過“為何要滅?”為何隋煬帝就算打了亡國也要滅高句麗(1995年前像是高句麗在歷史課本上還是“高麗”)是這二代君王好大喜功嗎?個人以為,實際上征服高麗對隋唐有深遠的意義!自古史書記載,朝鮮半島上的國家,是商周之際的商朝貴族所建立的,屬於一個遠方的遊子,應該拉回中華大家庭中來,所以即便是隋煬帝這樣的歷史昏君,還是唐太宗這樣的歷史明君,都在心中有這種執念,如此就可以理解為何他們都要這樣做了!其實隋唐兩代君主有其特別的戰略和歷史背景的,朝鮮半島本來就是中華領土的一部分,不拿下它,就不算是真正的統一。

隋唐之高句麗滅國戰略

另外,我們從唐末五代失去幽雲十六州這段歷史上也可以看出,這個位置對中原王朝的重要性。這個地理位置太突出了!隋唐二朝君王看到了,可惜日後的王朝的君王卻選擇性遺忘(也許是沒能力顧及),從唐以後的歷史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到,之後中原王朝的的無數次亡族滅國的威脅全部來自個這方向!而且東北是漁獵農耕文明,在經濟上能夠自給自足對中原王朝依賴較低,不像匈奴突厥等遊牧民族,打過來搶完錢糧女人就回去了,當年漢高祖被匈奴團團圍住都能靠賄賂放出來。但這個高句麗卻不一樣,他們是農耕文明,作為商朝遺族子孫,佔了地後開始種地過日子了,賴著不走,又卡住在這麼重要的一個交通咽喉之地,不打下來能行嗎?於是也就決定了胸懷大志的隋唐二朝不停地打直至滅了高句麗為止。

隋唐之高句麗滅國戰略

隋唐二朝君王征伐高句麗年鑑:

一、隋文帝功敗垂成,實為可惜!

當是時,黃門侍郎裴矩告知北周權臣楊堅(爾後,稱帝,是為隋文帝):“高句麗之地,本孤竹國也,周代以之封於箕子,漢世分為三郡,晉氏亦統遼東”。中書侍郎溫彥博亦堅持說:“遼東之地,周為箕子之國,漢家玄菟郡耳。魏晉已前,近在提封之內,不可不亡之”。

公元五八九年,隋文帝在滅陳統一全國後,遂決定正式將滅高句麗做為一項戰略任務提了出來,他在給高句麗的詔書中說:“王謂遼水之廣,何如長江?高麗之人,多少陳國?朕若不存含育,責王前愆,命一將軍,何待多力!”

然而,高句麗騎兵萬餘人繼續侵擾遼西。隋文帝乃命漢王楊諒、上柱國王世積為行軍元帥,周羅喉為水軍總管,率大軍三十萬,分水陸兩路進攻高麗。漢王楊諒率陸路隋軍出山海關,時逢雨季,道路泥濘,糧草供應不上,軍中疫病流行,雖勉強進至遼水,已無力戰鬥;水路隋軍由周羅喉率領,自東萊出海,直趨平壤城,在海上遇大風,船多沉沒。於是水陸兩路被迫退還,死者十之八九。

二、隋煬帝為外徵高句麗,竟間接亡於內臣!

隋煬帝楊廣繼位後,更是念念不忘高句麗之患,一直在尋找藉口討伐高句麗。

公元六一一年,隋煬帝以高麗不遵臣禮為由,下詔征討高麗,命天下兵卒,不論遠近,都到涿郡集中。次年正月,全國應徵的士卒全部到達涿郡,號稱二百萬,統由煬帝御駕親征。各軍首尾相接,鼓角相聞,旌旗相連長達千里,聲勢浩大,史稱“近古出師之盛,未之有也”。

三月,隋軍進至遼水西岸展開。高句麗兵依遼水據守,數日後隋軍浮橋接成,依次渡河,殲滅東岸的高句麗軍萬餘人,乘勝進圍遼東城。高句麗大將乙支文德採取誘敵深入的計策,邊打邊退,引誘隋軍,致隋軍疲於奔命,宇文述見將士疲憊已極,且軍中糧盡,平壤城又堅固難拔,遂被迫還師。高句麗軍乘其後撤,從四面抄擊隋軍。

公元六一三、六一四年,隋煬帝又發動二次攻高句麗之戰。皆以失敗告終。

這下子,楊廣惹下了大難,山東有一個自稱“知世郎”的王薄,利用人民厭戰的情緒,作了一首《無向遼東浪死歌》,鼓動百姓起事造反,隨後,瓦崗寨翟讓、李密起義,李淵太原起兵,可憐大隋二世而亡。

三、唐高祖雖然也想了,但沒來得及就掛了!

唐高祖武德九年,新羅、百濟派使臣到長安,向唐高祖申訴:高句麗榮留王“閉道,使不得朝,又屢相侵掠”。唐派員外散騎侍郎朱子奢,前往高句麗和解。

實際上,高句麗確實不同於突厥、吐谷渾、高昌、焉耆、薛延陀等國。雖然表面上向唐稱臣,但一直對唐有敵視態度。儘管李淵無暇征伐,但後繼者李世民則趁高句麗羽翼尚未豐滿之際,大舉討伐之,有未雨綢繆之意。

四、唐太宗準備做了,但做之前提前掛了!

太宗貞觀十六年,百濟又“與高麗連和伐新羅,取四十餘城。發兵守之,又謀取棠項城,絕貢道”。唐朝作為大國,面對小國既能做到寬懷大度,又能盡情盡理。但高句麗寶藏王卻拒不接受,從而引起唐太宗征伐高句麗。

唐太宗貞觀十八年,唐朝多次東征。十九年二月,唐太宗率六軍從洛陽出發,御駕親征。五月初二,張亮率水軍渡海襲佔卑沙城。六月,唐軍進至安市城(今遼寧海城東南營城子)。高麗舉國震恐,自後黃城至銀城(今遼寧鐵嶺南)一帶空無人煙。後來,時近深秋,草枯水凍,士馬難以久留,唐太宗被迫於九月十八日班師還朝,沒有達到徵佔高麗的預期目的。

貞觀二十一年二月,唐太宗決定再次東征。朝議認為高麗依山為城,易守難攻,應派偏師進襲騷擾,使其國人疲於應付,耽誤農時,幾年後即可使高麗因糧荒而土崩瓦解。唐太宗採納這一建議,唐軍數次擊敗高麗軍,高麗王被迫於十二月遣其子高任武入唐謝罪。

貞觀二十二年正月,唐太宗派右武衛大將軍薛萬徹率三萬大軍乘樓船渡海,入鴨綠水(即鴨綠江),在泊溝城大敗高麗軍。唐軍偏師連續進發騷擾,使高麗已窮困凋弊,唐太宗乃決定二十三年徵發三十萬大軍,一舉滅掉高麗,並命人大造艦船。後因是年五月唐太宗病逝,東征之役遂罷。

五、還是唐高宗利害,終於滅了高句麗

高宗李治即位後,本來與高麗、百濟之間幾年內相安無事,百濟還曾遣使入朝。然而,永微六年(655年),高麗與百濟聯兵入侵新羅,新羅王金春秋遣使向唐求救,高宗遂命營州都督程名振和左衛中郎將蘇定方率兵擊高麗。唐與高句麗、百濟之間烽煙再起。

顯慶四年,唐右領軍中郎將薛仁貴在橫山大敗高句麗軍。百濟依恃高麗為援,多次侵擾新羅。唐高宗遂決定先攻下百濟、再滅高麗,於五年三月命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為神丘道行軍大總管,率水陸大軍十萬出兵百濟,並詔令新羅出兵策應唐軍行動。

百濟傾國迎戰,仍被蘇定方大破,國王扶余義慈被迫率眾歸降,百濟遂滅。

唐在百濟置熊津等五都督府,使高麗失去盟國,陷入孤立境地。新羅文武王六年,新羅再“請兵於唐”。同年,高句麗發生內亂,莫離支男生在其父莫離支蓋蘇文死後,繼其父位,“為其弟(男建)所逐,遣子乞師”。唐出兵,最終攻滅高句麗。

隋唐之高句麗滅國戰略

大家從上面這些過程中可以看隋唐二朝來高句麗的決心,不說在於隋唐時代的高句麗已發展成為中原王朝東北角上一個強大且最危險的威脅勢力!隋唐要安定興盛,高句麗必除不可。貞觀十九年,唐太宗:“今天下大定,唯遼東未賓,後嗣因士馬盛強,謀臣導以征討,喪亂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遺後世憂也。” 在高句麗滅亡後不久,這個地區的大祚榮又建立了一個渤海國,數次與唐朝交戰,也驗證了唐太宗那句“不遺後世憂也”的遠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