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有多远,看看你就知道了……

文/依云

幸福有多远,看看你就知道了……

01

小时候,觉得幸福就是一顿丰盛的晚餐,抑或是从母亲口袋里掏出那颗糖果时的喜悦;

青年时,觉得幸福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受世俗的束缚与压制;

成年时,觉得幸福就是和自己相爱的人一起步入婚姻,携手谱写美好的生活;

中年时,却发现,幸福不经意间已经与我们渐行渐远。

世界上大多数人的人生目标都很简单:平安地活着。养育一儿半女,如果可能的话,再能有那么点舒适和尊严的生活。

当物质匮乏时,我们以为能有足够的食物,不再居无定所,就是幸福;当我们有了足够的食物和居所时,我们又有了新的需求和欲望。财富和权力使期望值迅速升高,随着生活水准的提升,我们对幸福的定义便愈加变得模糊而稀缺。

年少时,我们满怀希望的想要成为成熟冷静的大人,青春时,我们迷茫而孤独,怀抱着长大后一切都会好转的希望,可终有一天,浴室的镜子里照出了第一根白发,多出的那几磅赘肉再也甩不掉,视力一日日的下降与衰退,全身上下也冒出来各种病痛,各种迹象告诉你,“你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赶快啊~就趁现在,好好生活!”可为什么,我们再也找不到小时候那种幸福的感觉?

爱默生说,

“我们对生活有种种期许,却从未真正生活过。”

幸福的失去,其实就是我们内心状态与情绪的失序。

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和我们不自觉的攀比,使我们在焦虑与沮丧中越来越远离幸福。

《心流》一书中说,当全身心的投入某件事,达到忘我的程度,并由此获得内心的秩序和安宁时,一种极大的满足感悄悄地潜入心底,使你觉得很快乐,这便是心流的体验。

那么,你有多久都没有这样的体验了?

旅途中,你看着爱人与儿女在花丛中戏耍,蜂飞蝶舞,笑声响彻花园的上空,那一刻,岁月静好,画面定格;

厨房里,你忙碌着,烹制着家人爱吃的蔬菜和茶点,小儿女和爱人在一边嬉闹着摆放碗盘,那一刻,纵然生活诸多不顺,可当下那刻的快乐也是那么真切;

凌乱的书房里,为一个文案奋战了几天几夜,当自己的发言获得了满堂彩,几日来的辛苦都一扫而空,那一刻的欢欣鼓舞也是真实的;

嘈杂的工作间里,手工匠人专注于手中的活计,顾不上周遭的杂乱,终于做出他想要的作品时,那一刻他的内心必是丰富而充盈的。

其实,幸福从未走远,只是我们在琐碎与平淡中逐渐丧失了幸福的能力。

事实上,只要我们内心的欲望永无止境,追逐便会永无止境。

我们不再感知到幸福,大多是因为我们既想要眼前的名利,又满脑子都在向往海边的小镇。

02

幸福有多远,看看你就知道了……

幸福的来源在于,我们在追求一些东西的时候,还能感受到快乐,就是从不丧失对幸福的感知力。

《幸福的方法》中把幸福分为四个象限:

1、 现在幸福,未来不幸;及时行乐型的人便在这之列,比如吸毒的人,沉迷于网络的人,夜夜笙歌的人,今朝有酒今朝醉,他们完全不会顾忌将来如何,而只享受当下的片刻;

2、 现在不幸,未来也不幸;悲观主义者和抑郁症患者均在此列,心理学上有一个说法叫“习得性无助”,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事例,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把两只狗放在两个铺了电网的笼子里,一个笼子里设计了开关,另一个则没有,当通电后,那只被放在有开关的笼子里的狗,一阵乱撞,却扒掉了开关,电源随即被切断,于是它得以解脱;而另一个笼子里的狗却只能苦苦嚎叫,别无他法;

当这样的实验进行了一个月以后,心理学家又找来了另外一只狗,他们把三只狗放在没有笼子的电网上,当被通电后,那只新的狗立刻跑开了,那只曾经被关在有开关的笼子里的狗,也立刻跑开了,只有那只被关在没有开关的笼子里的狗,还在那嚎叫,以往的经验告诉它,无论它自己怎样挣扎,都无法逃脱被电击的命运。

这就是“习得性无助”,而事实上,只要它放弃以往的思维,就可以立即获得自由身。

动物如此,我们人类也是如此。

电视剧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剧情,母亲曾经在爱情里受过伤,于是对恋爱中的女儿说,“你不要相信男人的甜言蜜语,男人没一个好东西。”

事实上,世上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婚姻或者爱情,遇到渣的概率只是微乎其微,每一段情感只要用心去经营,总会留下幸福的痕迹。

3、 现在不幸,未来幸福;忍辱负重型的人即是如此,每一个今天对他们来说,都是无比痛苦,总以为,等我将来怎样怎样后,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而实际上,

任何希望通过改变外部环境来改变自己幸福状态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

4、 现在幸福,未来也幸福;既能为未来而努力打拼,又能享受当下的快乐,我们可以有欲望,但是不要被欲望折磨。

无论是怀念过往,还是憧憬未来,都不如当下这一刻,当你能够感受到每一步的快乐时,在你人生的相册中,所有留存下来的都是快乐的记忆,而不是痛苦的回忆,

如果你当下这一刻没有过好,那么,未来,当你回想起此刻,脑海里充斥的怕就只有遗憾和不甘了。

03

幸福有多远,看看你就知道了……

那么我们该怎样获取幸福的方法呢?

建立一个新习惯,并将它持续下去。

托尼·施瓦茨说过:“微小的成果要比野心勃勃导致的失败好得多,不要着急,成功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人生就像跑马拉松一样,不在乎你前面跑得有多快,重要的看你如何将这段路程坚持下去,每一个跑到终点的人都是胜利者。

每天用一点时间记录下当天的生活,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那些获益在未来但我们并不享受的事情上,或是做了太多既没意义又不快乐的事情,据此,我们可以为自己的生活做出更好的规划,我们可以从记录每天的事项开始,写下它们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意义。

幸福的失去源自于一些内在或外来的干扰,而这些往往是我们可以控制的,比如习惯、恐惧、他人的期望,我们唯有学会向一些没那么重要的的事情说“不”时,才能对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说“是”。

快乐是满意生活的先决条件,如果要幸福,我们就必须体验积极的情绪或情感。

一个幸福的人也会有情绪上的起伏,但会在整体上保持一种积极人生态度。他经常被积极的情绪所推动着,如欢乐和爱,很少被愤怒或内疚这些负面情绪所控制。快乐是常态,而痛苦都是小插曲。

要想获得真正的幸福,我们必须明白无论我们遇到怎样的悲伤、考验还是波折,我们都应该为活着本身而感到由衷的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