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小铁锤,敲出的是悲与喜,还是银饰的前世与今生?

一把小铁锤,敲出的是悲与喜,还是银饰的前世与今生?

20世纪末,有人在潘家园看见白花花的“银饰”,便问做生意的苗族人,“这是什么银?”“苗银”脱口而出。事实上,它们多是由白铜、锌合金,甚至铅锌合金制成,并非真正的银饰。苗银苗族银饰,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一把小铁锤,敲出的是悲与喜,还是银饰的前世与今生?

“老乡,请问吴水根家怎么走?”

“这条大路一直到头,进寨子,打银声最大的那家就是。”顺着老乡指引的方向一路前行,转过几道弯才看到冒着炊烟的寨子。声音最大、最有规律的那一家就是吴水根的作坊。

一把小铁锤,敲出的是悲与喜,还是银饰的前世与今生?

从学习银饰制作起,至今他已在这条路上艰难地走了34年。吴水根期望有一天让苗族银饰能走向全国,走出国门。1993年,他打破当地“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传统,开始带徒。至今他的徒弟已经遍布黔东南地区。

一把小铁锤,敲出的是悲与喜,还是银饰的前世与今生?

吴水根正在教女儿制作银器

他回望祖辈的坎坷经历,思考着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希望把苗族银饰保护好、传承好的同时,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2007年,他成立了贵州省台江县水根民族银饰有限公司,将接到的订单分散给乡亲们制作,以此带动相亲们一起富。

一把小铁锤,敲出的是悲与喜,还是银饰的前世与今生?

一整套苗族银饰包括头饰、手饰、衣饰……

在吴水根的努力下,仅2015年一个大订单,就订了1000套手工银饰茶具,获利500多万元。就这样,吴水根用手中的小铁锤敲出了一条带领全村人致富的路,用银饰诠释苗族银匠的果敢和执着。

孤独的敲打声

一把小铁锤,敲出的是悲与喜,还是银饰的前世与今生?

在距离塘龙寨37千米之外的雷山县西江镇控拜村,还有一位打制银饰的高人杨光宾。13岁时,杨光宾正式跟父亲学习银饰制作技艺,仅1年就出师。出师后,他开始了“云游银匠”的生活,“走到哪里黑,就在哪里歇”。数十年,走遍了贵州的各个苗族村寨及湖南、广西等地。

一把小铁锤,敲出的是悲与喜,还是银饰的前世与今生?

在贵州除了“云游银匠”之外,还有“走方银匠”和“坐地银匠”的存在。每个苗族女孩在出嫁前必须配备一身传统的银饰穿戴,而这些女孩的银饰大多是交由银匠完成。“坐地银匠”就在家里敲敲打打,承接银饰加工。而“走方银匠”还要跑到周围的村子里进行服务。苗银大多是由“走方银匠”加工制作。

一把小铁锤,敲出的是悲与喜,还是银饰的前世与今生?

正是对苗族银饰的了解,杨光宾一直坚持以纯银为原材料,坚持沿用传统手工制作,坚持使用本民族传统纹样。

一把小铁锤,敲出的是悲与喜,还是银饰的前世与今生?

但是在苗族银饰的创新上,杨光宾不会刻意摆脱苗族的传统纹样。“所谓苗族银饰,不止在技艺,也体现在纹样图案上,必须有苗族的文化在里面。如果完全采用现代元素,那还叫苗族银饰吗?”

一把小铁锤,敲出的是悲与喜,还是银饰的前世与今生?

但是他的儿子杨昌杰则完全没有这种顾虑。他提出了“以大见小、以小见大”的观点。把银饰设计得更细更精,并尝试着与木、珠宝、织绣、染等材质结合,使作品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他希望这些象征性符号慢慢被大众接受后,再把它们还原成大型的工艺品,从而让苗族银饰真正成为高端艺术品。

一把小铁锤,敲出的是悲与喜,还是银饰的前世与今生?一把小铁锤,敲出的是悲与喜,还是银饰的前世与今生?

平面银饰成为苗族银饰一种新的体现形式

但这条传承与发展的路究竟该怎么走,如何保留少数民族鲜明的特色文化,又让它们良好地走进现代生活?全在银匠们如何控制手中小铁锤的力度。而政府也出台了不少举措,让贵州丰富多彩的文化得以传承。

2012年出台《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2016年出台《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2014-2020年)》

贵州雷山县积极推进“非遗文化走进校园”,雷山民族中学将苗族银饰作为雷山县13项国家级“非遗”名录之一编写入《雷中“非遗”校本教材》

2017年初,贵州提出“文化助推脱贫”,出台《贵州省传统手工技艺助推脱贫培训计划(2016-2020年)》

全国率先建立起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研究中心”和贵州传统工艺工作站等;同时贵州还建立了贵州非遗数字化管理系统和全国第一座综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

一把小铁锤,敲出的是悲与喜,还是银饰的前世与今生?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银饰锻制是苗族民间独有的技艺,所有饰件都通过手工制作而成。银饰的式样和构造经过了匠师的精心设计,由绘图到雕刻和制作有30道工序,包含铸炼、捶打、焊接、编结、洗涤等环节,工艺水平极高。苗族银饰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先后经历了从原始装饰品到岩石贝壳装饰品、从植物花卉饰品到金银饰品的演进历程,传承延续下来,才有了模式和形态基本定型的银饰,其品种式样至今还在不断地翻新,由此形成的饰品链条成为苗族社会演进的象征之一。

本文摘自《中华手工》2017年12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