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敗在不會說話上,職場中怎樣溝通最有效?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意識的流通,雖然每天都在進行,但要做得好並不容易,因為溝通不良所造成的摩擦或是衝突,天天、處處可見。

多少人败在不会说话上,职场中怎样沟通最有效?

職場裡,我們與他人的溝通是否順暢、感覺是否愉快,直接影響我們在工作上的表現與成果。我們的人際關係,也要仰賴好的溝通技巧才能得以維繫。

01

什麼才是“好的溝通”

一個人必須具備強大的思考能力和清晰的表達邏輯,才能駕馭語言,精準地表達自己。

大家都喜歡“言之有物”的人,所謂“言之有物”,並不是指說話人誇誇其談,而是指一個人能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傳達自己的豐富見解,同時還要使聽者能理解說話人想要傳達的內容。

說的人說得清楚,講得明白,聽的人聽得懂沒誤解,如此才算完成了一個有效率的“溝通”。

簡單地說,“好的溝通”包含雙方經過表達、傾聽、觀察、解讀、準確分析信息並及時回饋意見。也就是說,“溝通”是雙方“動態傳遞與接收信息”的過程。

一個銅板打不響,溝通不順暢或是誤會,絕不是單方面造成的。溝通的雙方要共同承擔溝通結果及質量是否優良的責任。只有通過良性的互動,雙方才能爭取達成原定的溝通成果。

多少人败在不会说话上,职场中怎样沟通最有效?

我在職場上經歷過的溝通挑戰或困擾,多數與內部的同事和主管相關,很大的原因來自與內部人說話時,由於彼此較熟識,心神容易鬆散,有時會不自覺地跳脫邏輯講話,忽略溝通的完整流程。

這一疏忽,忘了及時回饋,就可能大大削減溝通的效果。在與外部人(例如客戶)溝通時,由於警覺度提高,溝通時反而會更關注自己表達的完整性。

02

職場上最常見的溝通困擾

記得剛入職場時,最常發生的溝通困擾,就是發現主管有了新想法,我心裡納悶兒:“先前根本沒說過要這樣安排啊!”結果主管點評:“沒有事情是主管沒說的,只有你沒問的。”

譬如,負責聯繫一個商務餐會,客戶方有三人參加,但公司除了主管,會不會有其他同事同往,這應該是主管告訴你還是由你主動發問?主管事務繁忙,當然是你應該設想,並且提問確認。

後來做了幾年事,有了些經驗,開始懂得把意見與主管再核實一下。偶爾有些疏忽,主管點評:“沒有事情是主管聽錯或理解錯的,只有你沒說清楚的。”

譬如,負責完成一件招標說明書,其中有些法規風險,需要內部先行確認。結果,主管給客戶彙報時,才驚覺自己忘記和公司法務同人先確認。你說這是誰的責任?是主管忘了提醒你,還是你認為主管能頂住客戶的提問,不關你的事?

跟主管有不錯的默契了,以為自己可以掌握主管對事情發展風向的判斷。結果主管說:“沒有事情是你可以自己以為的,只有你忘記確認的。”

多少人败在不会说话上,职场中怎样沟通最有效?

情境是主管對某一家客戶的態度不友善,說過不想與他們做生意,於是你就不再跟進了解這家客戶的商機潛力。

有一天,主管聽說這家客戶被競爭對手搶到大訂單,你卻說:“我以為我們不跟他做生意呢!”你說誰對呢?是你自己推論主管的一句閒話,還是你沒把一家大的潛力客戶在市場的活動信息及時提供給主管,以便調整更好的商業決策呢?即使你有一定的把握,多問一句總無妨,對吧?

即便認為主管不會調整意見,但在已知市場有重要資訊改變的時候,應該向主管彙報。

03

掌握溝通原則,走完溝通流程

透過這幾個例子,大家應當明白作為部屬與主管溝通,不是件容易的事。這些情境都是職場經常發生的,其原因主要是我們與對方相對熟悉,讓我們很容易忽略或是簡化了“溝通”的細緻步驟。

所以,要儘量依照“溝通”的完整流程走,才可以減少各說各話、各做各的、糊塗錯聽、誤解不休,甚至心口不一的諸般情境。

由此得到幾個職場上溝通的原則:

多少人败在不会说话上,职场中怎样沟通最有效?

(1)反覆校準,確保信息的真實意義能夠精準傳達

說的人不僅要說清楚,還要詢問對方是不是聽得清楚。聽的人不僅要仔細聽,也要確認自己聽的與說的人的本意是否相同。這道程序不能省,也不要擔心對方嫌你麻煩。

(2)不要隨便臆測

公事上,在還沒認知事情全貌之前,不要隨便推論臆測,或是過早下判斷,避免誤己、誤人、誤公事!這是初入職場的人士容易犯的毛病。在查證一件事情的過程中,不要隨便聽到某人的說話就當作是自己的判斷。

心中只要出現疑問,就應該反覆查證,或者向主管提出疑點。部屬的工作是幫助主管做出最好的決策,不是誤導主管的判斷,就算沒有惡意,也要謹慎。

(3)向主管報告或與同事討論時,最好專注在描述自己所知的事實上

即使對特定內容有自己的觀點,也建議等到主管問起任務相關信息時,再闡述個人觀點,避免任性發揮議題外的個人意見。我剛入職場時,曾因急於表現,把查知的事實與自己的論點攪和在一起,彙報給主管與同人,在溝通中也未清楚說明,以致團隊信息傳遞時造成混亂。

多少人败在不会说话上,职场中怎样沟通最有效?

正確的做法,是把“已知事實”與“個人意見”分開表述,才能清晰論理,供主管參考以做出優質判斷。

04

溝通過程中要隨時注意調整角度

我們在表達時習慣從自己的“內容角度”出發,問題是,絕大多數人由於溝通習慣不同,以至於經常在互動時與對方選取的“內容角度”不同。若不經由回饋加以調整,話說得越多,雙方的距離可能越遠,越覺得與對方有“雞同鴨講”的感覺。

因此,溝通中一旦發現對方脫軌,最好耐心地微調自己的表達方式,再試著校準,努力縮小認知上的差異。

溝通產生誤解後,如果雙方願意平心靜氣地修補關係,那麼,在說明自己溝通中的誤會時,可能會說:“喔,我以為……

這“我以為”其實正是誤導自己,導致雙方認知產生歧異的主因。若能在最後多補充一句:“下次我們這樣做好不好?”便可以增強雙方信任,補救彼此關係。

你可能發現有些人老喜歡“翻舊賬”。其實,這是因為前幾回溝通上的歧見還沒消除,不順暢的心結讓對方在心理上依然處於對峙狀態,導致“舊賬”始終浮現於腦海。這是人際關係裡常見的矛盾,在工作關係中應該特別謹慎。

尤其對敏感的話題,溝通時對信息的交換,更該給予更多的耐心加以確認,否則最終雙方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多少人败在不会说话上,职场中怎样沟通最有效?

要知道,有緣分當同事,同在一個公司共事和成長,是件難得的事,那些存心惡意曲解你的人也是極少數的。

作為職場人士,只要你願意將心態調整好,溝通上的誤解都能消除,人際關係也會因此而保持友善愉快的狀態。

這樣在職場上與人互動也能暢通少阻,減少負面情緒,以專注發揮自己的才能。

活動家,一站式會議查詢與報名平臺,讓您參會更放心!

客服:028-69761252

精彩文章推薦

沒有不委屈的工作,只有玻璃心的員工

當領導一定要罵人,還得這麼罵!

交待給你的事情辦完了,就不能回個話麼?

管理者的雙重人格:雷霆手段,菩薩心腸

怎樣成為公司裡不可替代的人?

後臺回覆以下關鍵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