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產能大背景下部分製造業工人“變身”外賣騎手

近日,美團外賣發了一份基於旗下幾萬名送餐騎手的調研報告,裡面可以發現不少數字亮點。

外賣小哥的工作城市和戶籍分佈是呈反比的,在一線城市裡,有九成的送餐騎手都是外地的,但在五線城市裡,85%的送餐騎手都是本地的。但是因為訂單數量主要還是集中在一二線城市,所以承擔了高達81%的運力資源,這種工作機會繼續把青壯年勞動力從鄉鎮吸往城市。

在去產能大背景下部分製造業工人“變身”外賣騎手

河南、安徽、四川構成了送餐騎手的主要人力供給來源。1985年到1995年之間出生的年輕人佔到送餐騎手年齡分佈的半壁江山以上,達到54%,這和體力勞動行業的人力特徵大抵相仿,較為依賴吃青春飯。

在去產能大背景下部分製造業工人“變身”外賣騎手

在工作經歷這項指標上,非常突出的一個數字是有高達31%的送餐騎手原本是“去產能產業”的工人,是他們親自承擔了經濟結構轉型的痛苦和代價,而跑腿技能的零門檻成為了再就業的首選目標。

在去產能大背景下部分製造業工人“變身”外賣騎手

全職的送餐騎手有超過半數的每個月可以拿到約為6000元到8000元不等的收入,相比之下,兼職的就會差一些,多數都是把送餐當作第二份職業,每個月的收入在4000元以內。超過六成的送餐騎手已婚,在已婚騎手裡,又有87%已經有了孩子,其中二胎比例達到32%,這個方面倒是要比中產階級積極太多。

什麼是“去產能”?

用總理的話講,去產能,即化解產能過剩,是指為了解決產品供過於求而引起產品惡性競爭的不利局面,尋求對生產設備及產品進行轉型和升級的方法。現在要推動去產能,就涉及到重化工企業,很多這樣的企業用人過多,需要把富餘的員工轉崗,而新動能發展起來就可以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這也使我們可以較大力度去推動去產能。

用我們行業的話講,一些行業已逐步發展為夕陽行業,尤其是一些重工行業,他們的產品過剩、汙染嚴重、流通成本高、技術滯後……已經不再適應市場需求,國家不僅不做重點發展,還會關停,人員轉崗或者下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