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為什麼最終選擇北京,而不是西安或者其他城市?

建國之際,關於定都何處的問題擺到了領導人們的面前,南京、北京、西安、洛陽、上海,甚至延安和哈爾濱的方案都被提了出來。經過多番論證、篩選,北京和西安這兩座城市成為最後的競爭者。

首都為什麼最終選擇北京,而不是西安或者其他城市?​先說說被篩選下來的幾個攪局者,它們各自都有哪些優劣勢:

南京,作為六朝古都,又是民國首都,經濟發達,又有很多前政府僱員可以利用,這些都是它的優勢;劣勢在於國統區人民對新政權的支持力度成疑,歷史上以南京為首都的朝代又多是分裂小朝廷,關鍵是下場又不太好。排除。

首都為什麼最終選擇北京,而不是西安或者其他城市?​​

上海,中國最繁華富有的城市,經濟發達是它最大的優勢;劣勢也是長期處於國統區,國際勢力、買辦資本家、幫會組織各方勢力糾纏,會給新生政府帶來嚴峻挑戰。從地理位置上來講,上海屬於沿海城市,缺乏戰略縱深,不符合首都定位。排除。

首都為什麼最終選擇北京,而不是西安或者其他城市?​延安,新政府的福地,從這裡走出的人民軍隊最終解放了全中國,群眾基礎深厚;劣勢是經濟太困難,交通不便利,作為首都確實有礙國際觀瞻。排除。


首都為什麼最終選擇北京,而不是西安或者其他城市?

哈爾濱,是解放戰爭中最先解放的城市,工業基礎好,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上距離蘇聯很近,這是它獨有的優勢;反過來,地理條件也成為它致命的劣勢,一是位置太靠北疆,不易輻射全國,另一方面,今天友好的老大哥蘇聯,明天未必不會撕去溫情的面紗,不可不防,這也是領導人們心照不宣的共識。排除洛陽或開封,雖然頂著多朝古都的名號,但地處中原大地,經濟落後,民生凋敝,又時常面臨黃河水患的考驗。排除。


首都為什麼最終選擇北京,而不是西安或者其他城市?

最後來說說西安,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合適做首都的城市,漢唐盛世無論從經濟到文化到國力,都是中國歷史上的相對巔峰時刻。地理位置居中,交通便利,國防方面有很大的戰略縱深可以利用。

首都為什麼最終選擇北京,而不是西安或者其他城市?​西安的主要劣勢有三點,一、漢唐盛世之際,中國的經濟發達地區在中原一帶為主的北方,現代中國的經濟中心早已經轉移到了華東華南沿海地區,西安所在的陝西的工商業和農業與之相比,實在相形見絀。二、近一千年來,西安並未做過首都,底氣不足。三、還是地理位置(這是個成也蕭何敗蕭何的命題),與經濟發達地區相距他太遠不說,從交通便利程度,遠不能與北京相比。只好忍痛排除。

通過排除法,北京站到了最後。北京的優點到底在哪裡?

一、元、明、清三大統一王朝的故都,多有王者之氣,自帶首都光環。

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輻射面廣。

三、相對其他,城市保存完好。

四、北方地區成為解放區時間比較早,有濃厚群眾基礎。

五、接近華東、東北經濟發達地區。

六、有一定地理縱深,利於國防。首都為什麼最終選擇北京,而不是西安或者其他城市?​個人覺得很可能還有一點原因,這座古老的城市,曾經見證過開國領袖的青蔥愛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