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回首,難忘汶川!那年的5月12日,你在做什麼?

十年回首,难忘汶川!那年的5月12日,你在做什么?

十年回首,难忘汶川!那年的5月12日,你在做什么?
十年回首,难忘汶川!那年的5月12日,你在做什么?

巨大的時鐘碎裂在地,時針與分針是兩道深深的傷痕,停留在14時28分;時鐘下方的石刻註明著日期:2008年5月12日——這是四川省汶川縣映秀鎮5·12汶川地震震中遺址永遠定格的記憶。

十年回首,难忘汶川!那年的5月12日,你在做什么?

十年前,突如其來的汶川特大地震奪走了數萬同胞的生命。十年間,我們從傷痛中起身,擦乾淚水,堅定信念,繼續前進。而今,十年光陰已如白駒過隙,在網絡上,人們再次集體緬懷,追溯親歷者的故事,歌頌動人的英雄事蹟。5月12日,我們永不忘卻,更無畏前行。

重憶往昔 同舟共濟

十年回首,难忘汶川!那年的5月12日,你在做什么?

在留言區,大家紛紛講起了自己經歷過的場景。每個簡簡單單的講述拼湊起來,是全國人民在災難來臨的那一刻,心與心緊緊連在一起、相互幫助共渡難關的感人畫面。

網友“Hlee”留言說

“十年前我讀高二。記得地震發生那刻,我正在上數學課,課桌搖晃的瞬間,我以為是前桌調皮的同學在搞怪,於是說‘不要亂動’,他回頭望著我說‘我沒有’,也就在剎那間大家反應過來是地震!第一次經歷地震,大家都很慌亂,都往教室外跑,但此時數學老師卻主動往教室後跑去,拉著不小心跌倒的同學向教室外跑去。我永遠記得那刻的場景。感謝老師的大無畏,感謝全國人民對四川人民的幫助,也深切緬懷遇難的同胞。”

像留言中講到的這位數學老師一樣,在災難面前,是許許多多普通人身上閃現出的愛與光輝驅散了黑暗。

網友“十四樓的丸子”說

因為有愛,災難不曾將我們擊倒。

網友“雲水禪心”說

“從那一刻,感受到了祖國在大災大難面前的凝聚力。”

有來自四川的網友說

“2008年5月12日,是我人生第一次領悟什麼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從那時候開始懂得做人一定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相信經歷過5·12的受災群眾心裡都有‘感謝’的種子,感謝我們生在這個時代,感謝我們的祖國,感謝所有幫助過受災群眾的朋友,感謝你們!”

十年新生 致敬英雄

十年前的災難中,有許多畫面讓人熱淚盈眶,至今難忘:3歲的“敬禮娃娃”郎錚被困29小時後獲救;“最美舞者”廖智在地震中失去了寶寶和一條腿……十年過去,他們的人生怎樣了?新京報旗下新媒體“動新聞”通過視頻講述了汶川地震十年後,那些親歷者的故事。

郎錚今年上初中一年級,他的成績名列前茅,還是學校裡的“體育明星”,小時候的“軍人夢”至今也沒有改變。經歷過人生大悲痛的廖智,十年間始終致力於公益事業,而今重新找回幸福的她已經懷上二胎,她想告訴孩子們“別忘了十年前的汶川”。

央視網製作了視頻《一刻十年》,其中採訪了45名來自汶川和北川的9歲到28歲的青少年。當大地震發生時,他們有的人還在母親的肚子裡,有的則被埋在廢墟下。十年間,他們經歷人生鉅變,建立了新生活。

一位9歲的男孩兒,戴著紅領巾,面對鏡頭講著家長告訴他的、他未出生前的故事:“媽媽當時就想著我在她肚子裡面,當時什麼都沒有顧,直接從二樓跳到一樓。”

十年回首,难忘汶川!那年的5月12日,你在做什么?

一名16歲的女生語帶哽咽,講述記憶中的英雄:“我記得有一個解放軍叔叔,感覺他身上都掏不出啥子了,但他還是把身上所有東西都翻了一遍,把吃的都給我們了。”

十年回首,难忘汶川!那年的5月12日,你在做什么?

十年回首 回訪“空降兵十五勇士”

在抗震救災中,英勇的人民解放軍做出了巨大貢獻,人們不會忘記他們的功勳。

十年回首,难忘汶川!那年的5月12日,你在做什么?十年回首,难忘汶川!那年的5月12日,你在做什么?

10年前空降兵15勇士從震區歸來後在機場的合影。從左往右、從後到前依次為——劉文輝、李玉山、王磊、趙海東、劉志保、雷志勝、殷遠、趙四方、王君偉、任濤、李振波、於亞賓、郭龍帥、李亞軍、向海波。

十年後,他們中已有10人退出現役,但那“驚天一跳”迸發的強大能量,卻穿越時光,始終迴盪心間。

生死“盲跳”

5月13日凌晨,時任空降兵研究所所長的李振波受命指揮一支突擊隊空降震區,參加救援。這是當時空降兵成立58年以來,首次以空降形式執行非戰爭軍事行動。

此時,地震災區道路損壞嚴重,地面救援部隊難以抵達,位於震中地帶的茂縣已成“孤島”。空降兵成了進入災區瞭解災情的最後希望。

5月13日早上,他們飛赴震區。此前,空中路線被暴雨和濃雲阻斷,直升機6次試圖著陸,都未能成功。

傘降高度以下有雨,是空降大忌。時隔10年,李振波仍記得那天震區的天空。

當飛機下降到7000米時,飛行員發現,“雨刮器凍住了,什麼都看不見,只能靠儀表飛行”。

由於機身結冰,艙門無法打開,飛機在震區上空轉了一圈不得不返回成都機場。此時,地震發生已將近24小時,災區群眾依然無法與外界取得聯繫。李振波等人苦苦思索下一步的行動方案。最終,指揮部決定由一支小分隊使用翼傘先行空降,偵察摸清災情和地面情況,再引導大規模空降空投。

14日凌晨,李振波和其他14名精心挑選出的傘兵連夜備戰,然後焦急等待著天氣好轉。

這是一場無氣象資料、無指揮引導、無地面標識的“三無”空降。難度可想而知。茂縣為高山峽谷地形,可供空降的地域十分狹小,境內山峰多在海拔4000米左右,他們必須在5000米以上的高度跳傘。對於通常在數百米高空跳傘訓練的傘兵來說,這無異於生死“盲跳”。

14日上午,天氣好轉,一架運輸機搭載著傘兵們飛向震中。11時47分,飛臨茂縣上空,趁著雲層中露出一絲狹小縫隙,李振波第一個躍出機艙。緊接著,15勇士分成兩批紛紛躍入茫茫雲海。

十年回首,难忘汶川!那年的5月12日,你在做什么?
十年回首,难忘汶川!那年的5月12日,你在做什么?

最後一個跳進震中的殷遠永遠記住了那一刻:嚴寒沁入骨髓,缺氧令人眩暈,四周高聳入雲的雪山“讓你像是跳進了一口井裡”。

十年回首,难忘汶川!那年的5月12日,你在做什么?

跳傘後,由於開傘器的工作環境在海拔3500米以下,不少人在空中自由落體下墜了1000多米。李振波和王君偉還遭遇了主傘打不開,啟用備份傘降落的險情。

落地時,由於地形複雜,殷遠落進櫻桃林,傘掛到了樹上;李振波撞到樹上,大腿被樹枝刺穿;雷志勝右腿撞在了石頭上,腫得老高,走路一瘸一拐……

最終,15人還是傘降成功了。14日12時25分,地震發生46小時後,他們作為第一批救援力量跳進了“孤島”茂縣。

十年回首,难忘汶川!那年的5月12日,你在做什么?

讓他們記憶深刻的是見到災區群眾時的情景——

不論他們降落的地點多偏僻,一落地,總有人群呼啦啦圍上來。李玉山記得,當時一位40多歲的男子抓住他的手喊“解放軍來了”時,手一直在顫抖。

舊貌換新 砥礪前行

地震發生後,災區滿目瘡痍的景象令人心痛。十年過去,經過科學救災、科學重建、科學發展,汶川地震災區的城鄉面貌、民生事業、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已然面貌一新,再次煥發勃勃生機。新華網發佈組圖《汶川地震十週年:再還人間一個錦繡巴蜀》,直觀地展現了而今汶川的美麗和諧、山清水秀。

十年回首,难忘汶川!那年的5月12日,你在做什么?
十年回首,难忘汶川!那年的5月12日,你在做什么?十年回首,难忘汶川!那年的5月12日,你在做什么?

不少網友也親眼見到了震區的變化。

網友“星光點點”留言說

“前段時間去新的汶川縣旅遊。這裡有新的學校,新的村寨。雖然不是節假日但還是有很多遊客。導遊是當地人,他感謝了幫助過他們的人,還講了他們現在的生活很好。傷痛雖不能忘,但幸福樂觀更重要。祝他們在那片風情濃郁的土地上依舊灑脫。”

中國軍網發佈評論文章《廢墟上聳立起民族精神大廈》稱,“汶川特大地震後的救災和重建像一部‘精神探測儀’,測出了中華民族在災難面前自強不息、奮然前行的深厚偉力。抗震救災期間,舉國上下患難與共,前方後方同心協力,海內海外和衷共濟,展現出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廣大軍民臨危不懼、捨生忘死抗震救災,帶著傷痛投入艱難的災後重建,表現出壓倒一切困難而不為任何困難所壓倒的勇氣。”

網友“sunshine”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

“汶川大地震不堪回首,但傷痛總是會被歷史所撫平。災難過後的無私與大愛,政府的快速反應,讓外界看到了中華民族的頑強,也激發了我們的愛國情懷,這些留下的精神財富是最重要的。”

逝者安息,生者請繼續堅強,點個心,希望未來會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