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爲何要殺死太平公主?

賤賤的凡想世界


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在政治領域,太平公主和唐睿宗父子可並不是兄妹姑侄。況且,太平公主也沒幫過他們父子。

八世紀初的唐代宮廷政治是非常波詭雲譎的,先是李顯在五大臣的幫助之下發動政變逼迫武則天禪位,不久後他自己又被他的老婆韋后和女兒安樂公主毒死,權力陷入真空。而在這個時候,太平公主開始參與到又一次政變了。

韋后和安樂公主的政治水平雖然比武則天差之遠已,但是她們卻做著和她們的婆婆/祖母一樣的夢——當女皇帝。為此,她們又開始架空李唐皇室,企圖要再來一次大清洗。而其中最為代表的,就是議政王李旦被架空為太子太師。

在這個條件下,已經被逼得不得不反擊的李旦的兒子李隆基和他的姑母太平公主聯手,為李家子嗣的生存權抗爭。不久,李隆基和其表兄弟薛崇簡(也就是太平公主的兒子)一起,誅殺了韋后和安樂公主,把他的老爹李旦推為了唐睿宗。

睿宗一生都不想當皇帝,兩次當皇帝都是被逼的(第一次被他媽,第二次被兒子)。他只好在兒子和妹妹之間尋求政治平衡。太平公主自然很享受這種待遇,但是她的野心也隨之膨脹,而且她也逐漸放心,阻止自己野心膨脹的,是那個自己以為只是個娃娃的李隆基。

太平公主逐漸圖窮匕見,數次向皇帝提出要更換太子李隆基,甚至還當街攔住宰相的車馬,要求他們換掉太子。當宰相們拒絕的時候,她乾脆用自己的權力換掉了宰相。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旦頂住壓力把帝位傳給了兒子李隆基。而李隆基上位的那一刻,就標誌著他和姑母之間已經不可能有什麼親情,只有你死我活。

當然,天家父子尚無親情,更遑論姑侄了。只不過,李唐皇室的親情尤其淡泊罷了。



青言論史


最是無情帝王家。一句話道出了中國曆代皇族內部的因爭奪權力而帶來的親情反目、兄弟相殘的宮廷內鬥。唐玄宗李隆基殺害太平公主便是因宮廷爭鬥而引發的。



李隆基:生於公元685年,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之孫,其父親是兩次登基為帝的唐睿宗李旦,李旦是武則天與唐高宗李治的第四個兒子。

太平公主:生於公元665年,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之女,也是武則天最小的孩子,因此太平公主從小便受到了來自父母和兄長們的寵愛。

太平公主一生權勢很強。對權力充滿慾望,這點頗有其母親武則天的風範。為何她能夠如此有權有勢吶?其實很簡單

。畢竟最寵她的這六個人,分別為四個皇帝(唐高宗李治、女皇武則天、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以及兩個太子(太子李弘和太子李賢)。這樣的家庭真的令人羨慕吶!

那麼太平公主又是怎樣得罪了李隆基?並被李隆基賜死的呢?故事要從神龍政變所起。

神龍元年(公元705年),武則天病重,張昌宗,張易之兄弟二人侍奉左右把持朝政,宰相張柬之聯合一幫武將以及當時的太子李顯發動神龍政變,進入皇宮,殺死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二人。並且逼迫病重中的武則天還政於太子李顯,第二天李顯繼位為帝,恢復大唐祖制。



然而唐中宗李顯生性寬厚仁義,而其正宮韋皇后出身名門貴族。比較強勢奪人,頗有其婆婆武則天的遺風。(唐朝貴族女性好像都不是吃素的)公元710年,韋皇后與其女兒安樂公主合謀殺害了唐中宗李顯,立了一個小皇帝——唐殤帝李重茂。韋太后臨朝聽政。大有武則天第二的樣子。

韋太后不斷利用韋氏集團的人開始了奪權運動,在李唐集團有可能再次被趕下臺的局面下,李旦的三子李隆基和其姑姑太平公主組成了利益共同體,為了維持住李唐的江山發動了唐隆政變。一舉消滅了韋太后及其背後的韋氏集團勢力。重新奪回了李唐的統治權,並且迎立了曾經作過皇帝的唐睿宗李旦,也就是李隆基的父親,太平公主的四皇兄。


然而當李唐集團再次見到權力的巔峰時,唐隆政變中的兩個功臣太子李隆基與太平公主開始為了權力之爭互相攻擊。太平公主仗著其皇兄唐睿宗李旦的寵愛,不斷在唐睿宗李旦面前詆譭太子李隆基,並試圖誣陷李隆基。更是聯繫宰相宋璟請他代表百官請唐睿宗李旦更換太子,遭到了宋璟的嚴詞拒絕。在這樣的情況下,唐睿宗李旦十分擔心太平公主與太子李隆基的矛盾會激化。

於是唐睿宗李旦禪位於太子李隆基,自己做起來太上皇,但朝中三品以上官員的任命還是掌握在太上皇唐睿宗李旦手中。太平公主依舊在太上皇李旦面前詆譭唐玄宗李隆基,但唐睿宗李旦不為之所動。見陰謀不能得逞以後,太平公主暗中聯絡自己的實力,會同朝臣竇懷貞、岑羲、蕭至忠、崔湜、薛稷、雍州長史李晉、中書舍人李猷、右散騎常侍賈膺福、左羽林大將軍常元楷、知右羽林將軍事李慈、左金吾將軍李欽等人合謀發動政變,推翻唐玄宗李隆基。甚至已經規劃好了軍隊進入皇宮後的進攻路線。為了保險起見更是買通了宮女打算在飯菜中下毒。



好在有人在唐玄宗李隆基面前洩了秘,唐玄宗李隆基決定下先手為強。召集弟弟岐王李範,薛王李業以及將軍王毛仲、王守一、李守德、高力士等人發動了剿滅太平公主一夥叛黨。太平公主見大勢已去躲進了寺廟中。太上皇李旦親自向李隆基代為請罪求其放太平公主一條生路,被李隆基拒絕後賜死於家中。一代女皇武則天的寶貝女兒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一生。世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珞珈山的貓


正如被挾持的皇帝要想有作為必須誅殺廢罷權臣一樣,太平公主不過是貼有女性標籤的另類權臣,她身份高貴,父皇帝母皇帝兄皇帝侄皇帝,太平原是她的道名,武則天生有六個兒女,太平公主是唯一存活下來的女兒,備受寵愛。又是中宗李顯和睿宗李旦的妹妹,童蒙時依慣例出家當道士,號太平。


太平公主才智過人,連武則天也認為她象自己,在所有的子女中最喜歡她,讓她“每預謀議”,據說很多重大策劃籌謀都有太平的參與,只是在武則天嚴命下,不敢對外宣揚。(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武周後期,神龍元年,宰相張柬之率領眾臣發動兵變,誅殺張昌宗張易之,逼武則天遜位給太子李顯。太平公主由於參與誅殺二張兄弟有功,受封“鎮國太平公主”。


韋后亂政,太平又與侄子李隆基一道剷除韋后安樂公主一黨,廢掉李重茂擁立相王李旦,李旦在太平的支持下坐上帝位,因她是唯一妹子而寵溺她,又敬她功高勞苦多謀善斷,經常同她商量朝政大事,有時太平公主沒去上朝,李旦便派宰相到她的家中徵求意見,官員奏事必先問“公主知道否”才准奏。朝中文武百官的升遷或降免,全在太平公主一句話,權傾朝野內外畏懼。

睿宗立三子李隆基當太子後,姑侄各有手腕,都是稜角崢嶸,明爭暗鬥便開始了,對太平言聽計從的李旦在儲君問題上卻異常堅定,經常在姑侄二人面前和稀泥,雖暫時表面無事,卻導致了後來你死我活的結果。(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712年,並不真正讀懂兄長李旦的太平公主,走了一步致命的昏招,指使太史官以彗星出現為由,說必須破舊革新,立新君以應兆。本意要逼李旦父子相殘,誰知睿宗並不貪戀帝位,表示要傳位給太子,大驚失色的太平公主苦勸無果,當年八月,李隆基即位。

713年,李隆基以太平公主涉嫌謀反,將她賜死於家中,朝中勢力也被瓦解。從另一角度看,唐玄宗與太平公主之爭,是改革勢力與反改革勢力的交鋒,他們在廢除斜封官、整頓吏治、禁建寺觀、抑制佛道勢力、限制宗室諸王公主權勢、鞏固皇太子地位等問題上,均存在激烈衝突。

讀史鑑今,修心明性,歡迎關注南方鵬共同探討。


南方鵬


提到太平公主和唐玄宗李隆基的恩怨,可能很多人會聯想到電視劇《大明宮詞》,然而電視劇中太平公主,與歷史上真實的她相去甚遠。在電視劇中,太平公主簡直愛情至上、不慕榮利、人見人愛,最後為了成全李隆基,也為了難得的天下太平而選擇了自盡。

可惜實際上,太平公主並不是這樣的一個完美人物,真實的她是被李隆基逼迫自殺的,其根本原因就是她的野心


太平公主其人,有非凡的政治才能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所生的小女兒,如同電視劇所演的一樣,從小備受寵愛。但是這位公主絕非不諳世事的“傻白甜”。

《舊唐書》記載她“公主豐碩,方額廣頤,多權略,則天以為類己,每預謀議,宮禁嚴峻,事不令洩。

說的是她長相豐腴,大方臉,有福相,而且有智謀,跟武則天很相似,所以武則天經常跟她商量一些秘密。

這樣的人物,有著天生的政治才能,再加上耳濡目染其母親武則天在政治海洋中的縱橫捭闔,就註定了不可能當一個淡泊明志的“太平”公主。

應當說,太平公主對於李家復辟,是有功勞的。

武周之後,李家之所以能夠重新坐回並且坐穩龍椅,太平公主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主要包括兩件事:

1.神龍政變

神龍元年(705年),大臣張柬之策動兵變,誅殺了武則天寵愛的張易之兄弟倆,並且脅迫武則天退位,李顯復位。在這次行動中,太平公主選擇站在本家這邊,因此進號鎮國太平公主

2.唐隆政變

李顯復位以後,其妻韋后、其女安樂公主開始膨脹,想要掌握權力,於景龍四年(公元710年)毒死了李顯,又是一出人倫悲劇!

於是當時還是臨淄王的李隆基發動政變,清除了韋后的勢力,並且擁立自己的父親李旦當了皇帝,這就是唐睿宗。

在這次行動中,太平公主又出了力,故而被重重獎賞。

地位的提升,讓太平公主走向毀滅

早在神龍政變之後,太平公主就開始膨脹,她有專門的公主府,而且構建自己的集團,史書記載:

公主日益豪橫,進達朝士,多至大官,詞人後進造其門者,或有貧窘,則遺之金帛,士亦翕然稱之。

看到了吧?她開始收買人心。因此,儘管韋后、安樂公主十分驕橫,但心裡還是畏懼太平公主的。

誅殺韋后之後,太平公主的權力上升到了頂峰。史書記載:

每入奏事,坐語移時,所言皆聽。薦人或驟歷清職,或至南北衙將相,權移人主。軍國大政,事必參決,如不朝謁,則宰臣就第議其可否。

朝廷用人,以及軍政大事,全都是公主說了算,如果她不入朝,那麼大臣們就要去她家請示。

這還把皇帝放在眼裡嗎?


在這裡,我們還可以看看當時幾位主要人物的年齡:

太平公主生年不詳,有人推測是公元665年,也有人認為是664年,唐睿宗李旦生於662年,李隆基生於685年。

因此在唐隆政變(公元710年)時,李旦48歲,太平公主大約45、46歲,李隆基只有25歲。

跟太平公主相比,李隆基年齡小,政治資歷也淺。

不過,李隆基能力卻很強。說實在的,沒有李隆基的努力,也就沒有李旦的上位,對此李旦心知肚明,李隆基的大哥李憲也是心知肚明,因此身為老大的李憲早早主動讓位,讓李隆基做了太子,也就避免了又一場可能發生的玄武門之變

(李憲死後被諡為“讓皇帝”,葬於陝西蒲城)

太平公主當然也發現了李隆基太強大了,自己難以控制,跟李隆基之間的鬥爭愈演愈烈。

李旦一看,我妹妹這是要學我媽啊!這可不行,乾脆直接禪讓,把位子傳給了李隆基,自己當太上皇。

李隆基登基了,太平公主心裡更加不滿,據說是密謀造反,終於被李隆基一網打盡。

公主遽入山寺,數日方出,賜死於家。


實際上,不管太平公主最後是否真的想要謀反,都無法保全自己了,因為她的權勢太大,人脈太多,而且正值盛年,有著雄厚的政治資本。

只要她在,唐玄宗就無法安心做皇帝。


考古軍中馬前卒


太平公主幫助李隆基,只是因為兩人有共同的敵人韋后和安樂公主。

太平公主也是一個充滿野心的女人。當韋后一派死去後,自然也就和李隆基爭權奪利。

奈何李隆基計高一籌,將自己的姑姑送上了西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