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人”关注中国原油期货上市后美元危机,对美豆影响几何?

2018年3月26日,中国原油期货在上海国际能源中心(INE)挂盘交易,中国原油期货的最大亮点是以人民币计价、可转换为黄金。这样的交易制度对于交易者来说可以避开使用美元、同时又有权拒绝接收人民币,等于变相地把人民币挂钩黄金。

众所周知,石油是美元霸权最大的锚定物,而中国占据着全球近30%的石油贸易量,中国原油期货的上市将使美元减少30%的需求。而美国维持货币霸权的基础则是需求量。

2018年5月4日,铁矿石期货将正式实施引入境外交易者业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材出口国,利用铁矿石期货掌握原材料定价权后,为以后推出人民币结算业务打基础,打压美元的同时,刺激人民币的需求。

“豆粕人”关注中国原油期货上市后美元危机,对美豆影响几何?

也许有人要问,美元需求量减少为什么美指数不跌反涨?美元的关键驱动因素是美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数据之间的差异,目前美国的数据仍相对强劲,而其他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出现下滑;同时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今年将加息四次,紧缩的货币政策将促使美元走强;此外,美国国债收益率上涨。4月24日,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3%大关,同时根据预测,未来3年美债收益率仍会上涨,到2020年可能将突破4%。

种种因素进促使美元指数上涨,并升破92整数关口。美指走强打压大宗商品价格,工业品普遍出现下跌趋势,黄金弱势回调,美原油最高上至69.55美元/桶后也呈现徘徊走弱的状态,相比之下,农产品价格处于历史偏低位,资本介入的风险相对偏低,促使美玉米、美小麦一改颓势、蓄势上攻,联动美豆抗跌偏强。

本周还有一件大事就是美财长将在5月3日至4日访华,就中美共同关心的贸易问题进行磋商。双方作为国际大豆第二大出口国和头号进口国,无论磋商结果如何对豆类产品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此前贸易争端期间连粕受金融资本介入和市场基差点价影响大幅上涨,而豆粕终端需求弱势,现货跟涨幅度不足,使得现货基差一路缩小“豆粕人”贸易商群体在基差缩小、出货缓慢的背景下处境艰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