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瞼、雙腿、全身水腫=腎臟病?

眼瞼、雙腿、全身水腫=腎臟病?

水腫,是指人體組織間隙有過多的體液積聚使組織腫脹。輕者積聚在局部組織間隙,呈局部水腫,如眼瞼、面部、雙腳、雙腿,重者可出現全身性水腫,甚至出現胸水、腹水。若手指按壓水腫部位出現凹陷,為可凹陷性水腫,如果不會,則為非凹陷性水腫。

眼瞼、雙腿、全身水腫=腎臟病?

其實,許多疾病都能引起全身水腫或者局部水腫,不同病因的水腫有著不同的特點,切不可一概而論。患者朋友不妨學習一下如何鑑別水腫的常見原因:

1.腎源性水腫 多表現為晨起眼瞼及面部水腫,隨著水腫加重,可發展為全身水腫,發展較迅速,多為可凹陷性水腫,水腫嚴重時可出現胸水、腹水及生殖器水腫,常有尿檢異常、腎功能損害、高血壓等表現。

2.心源性水腫 首先出現身體下垂部位的水腫,如腳踝內側,行走活動後明顯,夜間休息後緩解或消失,經常臥床者以腰骶部明顯。同時又有心臟病其他表現,如心悸、氣短、呼吸困難,甚至有胸水、腹水。

3.肝源性水腫 主要表現為突出的大肚子(腹水造成),也可首先出現踝部水腫,逐漸向上蔓延,頭、面部及上肢常無水腫。多見於肝硬化失代償期、肝癌患者。

4.黏液性水腫 小腿脛骨前水腫,以非凹陷性水腫為特點,皮膚乾燥、粗糙,常伴有怕冷、反應遲鈍等症狀。常見於甲狀腺功能減退症患者。

5.營養不良性水腫 多見於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常伴有營養不良的症狀,如體重下降、肌肉消瘦、全身乏力、精神不振等。水腫常從足部開始逐漸蔓延至全身。

6.特發性水腫 幾乎只發生於女性,主要表現在身體下垂部位,從輕度腫脹感到嚴重可凹性水腫都可出現。

7.藥物性水腫 一般用藥後出現,停藥後可消失,較常見的藥物有糖皮質激素、硝苯地平、胰島素等。

眼瞼、雙腿、全身水腫=腎臟病?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水腫都是病理性水腫,還要考慮如長時間站立、行走、下蹲或坐位習慣、睡前大量飲水、平常飲食習慣口味重、經常熬夜、女性經期前水腫、化妝品過敏等與生活方式、生理變化,或是接觸過敏原等因素有關。

綜上,水腫並非都是腎臟病,認真鑑別,早查早醫,避免延誤病情。

腎一科 蘇雯 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