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用到這些藥需要了解小兒的生理特點

小兒機體組成特點

小兒,尤其是新生兒及嬰幼兒,其機體組織中水的比例比成人高。水分作為機體的基本成分,其百分含量隨年齡的增長而減少,正常人成人為60%,新生兒為70%,而早產兒可高達85%以上。小兒過多的水分主要存在於細胞外液,水在體內轉換也較成人快,但調節水和電解質代謝的功能較差。由於體液及細胞外液容量大,使用水溶性藥物的分佈容積增大,導致血藥濃度降低,並使藥物消除減慢;同時由於新生兒細胞內較少,藥物在細胞內濃度較成人高。

小兒用到這些藥需要了解小兒的生理特點

小兒用到這些藥需要了解小兒的生理特點

小兒體內脂肪含量多少隨年齡增長變化,早產兒一般消瘦,脂肪僅3%,足月新生兒為12%,以後隨年齡增長逐漸遞增到青春期,體脂含量的變化影響脂溶性藥物的分佈與再分佈,由於體內脂肪含量低,使脂溶性藥物分佈容積變小,血中游離藥物濃度高而易中毒。

小兒用到這些藥需要了解小兒的生理特點

新生兒及嬰幼兒血漿蛋白濃度低,結合力較差,再加上新生兒體內存在許多能與血漿蛋白競爭結合的內源性物質如激素、膽紅素和遊離脂肪酸等,影響藥物與血漿蛋白結合率,使血中結合型藥物較少,遊離藥物濃度明顯增加。新生兒對阿司匹林和地西泮敏感的原因可能與腦組織中游離藥物濃度增加有關。特別在應用與血漿蛋白結合率較高的藥物如阿司匹林,苯妥英、苯巴比妥等時,較易引起藥效增強而中毒。此外,新生兒膽紅素與血漿蛋白親和力比成人低很多,要等到出生後5個月才能達到水平,與血漿蛋白結合率高的藥物,如磺胺藥、阿司匹林和合成的維生素K等可將已以血漿蛋白結合的膽紅素競爭性置換出來,增加的遊離性膽紅素可透過血腦屏障引起腦核黃疸,故出生一週內的新生兒應禁用上述藥物。

小兒用到這些藥需要了解小兒的生理特點

小兒水鹽代謝

小兒調節水和電解質代謝的功能較差,對可引起水鹽代謝紊亂的藥物如瀉藥、利尿藥等特別敏感。小兒鈣鹽代謝旺盛,極易受藥物影響,如苯妥英影響鈣鹽吸收,皮質激素影響鈣鹽吸收外還影響骨鈣鹽代謝,雄激素及同化激素可加速小兒骨骼融合,均能抑制小兒骨骼生長,影響生長高度。七歲以下兒童牙齒和骨骼生長旺盛,四環素類能與鈣鹽形成絡合物,除使牙齒黃染外,還易致齲齒,並影響骨質生長。

小兒用到這些藥需要了解小兒的生理特點

小兒內分泌與營養利用

小兒的正常發育依賴於內分泌的協調和營養的充分供應、吸收及利用。許多激素及抗激素抑制劑都能干擾小兒內分泌平衡而影響生長髮育,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中藥如人參、峰皇漿等也可興奮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使小兒出現性早熟。對使用影響食慾、營養物質吸收、利用和代謝的藥物也應注意,較長時間使用這些藥物將使小兒的營養缺乏,影響小兒身體和智力的正常發育。如有引起噁心影響食慾的抗膽鹼藥、苯丙胺等,可致腹瀉等不良反應而影響營養的吸收;藥用炭等吸附藥,礦物油及抗菌藥等可影響維生素的吸收;異煙肼影響維生素B6的利用;抗葉酸藥、苯妥英、乙胺嘧啶等可影響機體葉酸代謝。

小兒用到這些藥需要了解小兒的生理特點

小兒遺傳缺陷

許多有遺傳缺陷的小兒表面看來發育正常,但對某些藥物的反應異常。如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症患兒對多種磺胺藥、抗瘧藥、碸類抗麻風藥、氯丙嗪、維生素C、阿司匹林、硝基呋喃類抗菌藥等可出現溶血反應,病常較成人嚴重。如溶血發生在新生兒期,會加重本來已有黃疸。一些遺傳缺陷可影響藥物生物轉化,如乙酰化酶缺陷導致異煙肼滅活減慢;對位羥化酶不足致苯妥英滅活減慢;血漿膽鹼酯酶缺乏雖較少見,但當此類病兒應用琥珀膽鹼時,可致呼吸肌產生持久性麻痺而發生致命性呼吸停止;新生兒紅細胞內高鐵血紅蛋白還原酶活性低,甚至缺乏時,一旦應用磺胺類、對乙酰氨基酚等藥物即可引起高鐵蛋白血癥。

小兒用到這些藥需要了解小兒的生理特點

小兒神經系統

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健全,尤其血腦屏障通透性高,很多藥物易通過血腦屏障,使中樞神經系統易受藥物影響。如小兒對異丙嗪及氯丙嗪較敏感,易致昏睡;嗎啡較易使新生兒呼吸中樞受抑制;長期應用抗癲癇藥如苯巴比妥,其中樞抑制作用會影響小兒智力發育及性格成長;皮質激素、四環素、維生素A、氨硫脲等可引起腦脊液壓力增高,致嬰兒滷門飽滿隆起,甚至腦水腫。

小兒用到這些藥需要了解小兒的生理特點

小兒胃腸道

小兒用到這些藥需要了解小兒的生理特點

小兒肝臟

小兒肝臟功能尚未完善,尤其新生兒肝微粒體酶發育不足,肝內藥物代謝酶活性低,藥物清除率下降,易造成藥物在體內的蓄積而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隨年齡增加,肝內藥物代謝酶系迅速發育,一般約6個月即可達成人水平。隨後代謝能力繼續增加而超過成人水平,約在2-3歲時降到成人水平。小兒肝重相對偏大,肝血流量相對較多,微粒體酶易誘導增生,一般1個月即可達到成人水平。臨床上給產前母體或給新生兒用苯巴比妥防治新生兒核黃疸,就是通過肝藥酶誘導作用,加速膽紅素代謝。

小兒用到這些藥需要了解小兒的生理特點

新生兒因葡萄糖醛酸結合酶不足,服用氯黴素易蓄積中毒致“灰嬰綜合徵”,故新生兒禁用此藥。磺胺藥與生理性溶血產生的大量膽紅素競爭與葡萄糖醛酸結合,致使膽紅素不能迅速排出體外,通過血腦屏障而致腦核黃疸。新生兒肝臟生物轉化能力低下,一般可使地西泮t1/2延長為25-100h,苯妥英t1/2延長為30-60h,氨茶鹼t1/2為24-36h。然而,兒童肝微粒體酶活性旺盛,對安替比林,保泰松、地西泮、苯妥英等代謝速度均超過成人,故用藥劑量相對較成人大,如茶鹼需用到每天24mg/kg時方能與成人每天13mg/kg量的濃度相同。

新生兒有些藥物生物轉化途徑和產物也與成人不同,如在新生兒有相當量的茶鹼轉化為咖啡因,而在成人並不產生這種轉化。

小兒腎臟

新生兒腎小球濾過率和腎小管分泌功能不全,按體表面積計算分別為成人的30-40%和20-30%,藥物消除能力較差。尿液PH值較低,多數弱酸性藥物如青黴素等經腎臟消除排洩慢,半衰期明顯延長。

小兒用到這些藥需要了解小兒的生理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