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專家如何破解農民的“小”之痛

在現在的新聞中,我們常常聽到不少的“大”,比如大市場、大數據。

而與之相對的,我們也聽到了許多“小”,比如小農戶,小規模。

看專家如何破解農民的“小”之痛

據統計,我國農戶平均佔有耕地為8.8畝。廣東、北京等地農戶平均佔地規模甚至不足全國平均佔有耕地的一半。耕地規模小,往往意味著生產規模和經營規模小。

而中國農村經濟專家柯柄生指出:在農業生產方面,小,就是痛。

首先,這是農民之痛

規模小,意味著收入水平低。因為耕地規模小,可以種植的作物自然而然就會減少,那麼在痛疼生產水平和售價的前提下,收入自然也會減少。

看專家如何破解農民的“小”之痛

規模小,意味著滯銷風險大。小規模生產很難與大企業形成合作,同時也不具備大數據規劃等極具市場前瞻性的策略,當農民對市場需求的數量與品質一無所知。那麼盲目跟風種植,豐產卻又滯銷這樣的難言之痛也就成了必然。

規模小,意味著生產成本高。規模過小的耕地不利於農業機械化的運用和新技術新成果的推廣,在購買農資的時候因為數量相對較少,也不利於獲得更多的價格優惠。

其次,這是消費者之痛

農產品價格上,因為耕地規模小,機械化難以實現,其結果便是勞動力成本相應的提高,繼而導致農產品的成本也在不斷增加,再經由流通渠道的"加碼",消費者自然要花更高的價格去購買。

看專家如何破解農民的“小”之痛

農產品安全上,還是因為生產規模小,因此為了彌補需求,產於生產的農民數量自然就多,而以此為基礎建立的追溯體系就更加複雜甚至難以完全實現全程的追蹤和標識,繼而在農產品安全上遺留漏洞和隱患。

農產品質量上,小規模生產難以同大市場對接,如今隨著廣大消費者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市場對農產品的質量要求也隨之水漲船高,小規模生產出來的農產品已經難以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的追求,這種對接上的不對等也為滯銷埋下了隱患。

第三,這也是國家之痛

群體基數大、生產規模小,導致了我國制定的多項強農惠農補貼分散到每家每戶只能說是杯水車薪。小規模生產的弊端也導致農產品產量跟不上的同時質量上也沒有足夠的國際競爭力,使得我國在自由貿易的大趨勢下,即便想要保護好小農戶也舉步維艱。

看專家如何破解農民的“小”之痛

諸如大豆等農產品也由於產量和質量雙重不足而不得以需要靠從國外進口來滿足國內的需求,進而使我國的國際貿易更容易受到國外的掣肘。

如何破解農民的“小”之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