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与林则徐禁烟

鸦片战争与林则徐禁烟​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英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向中国运来呢绒、布匹,但遭到中国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的排斥,严重滞销。而中国向英国输出的茶叶、生丝等,销路旺盛。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①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②。从18世纪末到鸦片战争前夕,走私到中国的鸦片达40多万箱③,从中国掠走3亿至4亿银元。

鸦片战争与林则徐禁烟

​①出超,又称“贸易顺差”,指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一年)一国的商品出口额高于进口额。如果进口额高于出口额,则为“人超”,又称“贸易逆差”。

②鸦片俗称大烟,是一种麻醉毒品。吸食鸦片又叫“抽大烟”,极易上瘾。长期吸食,不仅耗费大量钱财,最终导致倾家荡产,而且使人变得面黄肌瘦,目光呆滞,有气无力,甚至丧失先天免疫力,患染各种疾病,直至死亡。

③每箱鸦片重50或60千克,40多万箱鸦片共2000多万千克。
鸦片战争与林则徐禁烟

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不但严重摧残了他们的体质,更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这些都引起统治阶级中些有识之士的重视。1838年底,道光帝①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①道光帝,即清朝皇帝爱新觉罗·旻(min)宁,1820-1850年在位,“道光”是其年号。
鸦片战争与林则徐禁烟​臣窃见近来银价递增,每银一两,易制钱一千六百有零,非耗银于内地,实漏银于外夷也。……其初不过纨禱子弟,习为浮靡,尚知敛戢。嗣后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吏,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臣不知伊于胡底。

————黄爵滋《请严塞漏卮以培国本折》

一位英国人也说:“‘奴隶贸易”’比起‘鸦片贸易来,都要算是仁慈的。我们没有毁灭非洲人的肉体……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腐蚀他们的思想,也没有毁灭他们的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他们的肉体…

————马克思《鸦片贸易史》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鸦片走私带来的严重危害

人物扫描

林则徐,福建侯官人。为官正直清廉。在江苏按察使任内,决冤狱,抑豪强,被百姓称为“林青天”。任湖广总督期间,在汉口、长沙等地捉拿烟贩,收缴烟土、烟枪,设禁烟局,配制戒烟药丸,勒令吸食者限期戒烟,取得明显成效。同时,还在给道光帝的上书中指出:如果听任鸦片流毒,“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鸦片战争与林则徐禁烟​林则徐到广州后,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贩。英、美等国商贩被迫陆续缴出鸦片110多万千克。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鸦片战争与林则徐禁烟​相关史事虎门销烟的办法是林则徐经过多次试验后发明的。在海滩高处挖两个15丈见方的池子,灌上水,然后将鸦片投入池中。浸泡半日后,将生石灰抛入,顷刻池水便沸腾起来。工作人员用铁锄、木耙来回翻搅,直到把烟土化尽。退潮时开启涵洞,销毁的鸦片随海浪被送进大海。一位美国传教士应邀参观销烟过程后写道:“我们已反复检查了销毁烟土过程的每一个部分。他们在整个工作中进行的细心和忠实的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料。……我对在沟里销毁烟土的检查,感到非常满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