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張三丰,活了212歲

歷史上的張三丰,活了212歲

歷史的張三丰,生於南宋,成名於元朝,死於(或者叫羽化昇仙)明朝中期明英宗年間。

他的歷史形象我就不介紹了,這裡說一說他在金庸小說中的小說形象。

張三丰出現在金庸作品中,是《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裡面。《神鵰俠侶》驚鴻一瞥,略過不提。《倚天屠龍記》比較多,我們就介紹它了。

下面勁爆的來了。張三丰的武功究竟有多高!

《倚天屠龍記》第二回,描寫郭襄去少林寺打探楊過下落,偶遇崑崙派高手何足道。

這個何足道武功高的異乎尋常,少室山半山亭中,何足道右手彈琴,低頭吹弦,只用左手使劍,便把和少林方丈同輩的三名高手打敗。

和何足道對陣的那三個俗家弟子聯手,武功等級差不多是少林方丈、羅漢堂首座、達摩堂首座聯手的威力。何足道像玩一樣就打敗了他們,這武功可以想象有多高。

之後何足道上少林,方丈已經知道了何足道的戰績,不得不把壓箱底兒的人物請出來。何足道不過露了一手在青石板上畫棋盤的功夫,便鎮住了整個少林高手,逼得少林方丈天鳴開口認輸。

之後何足道對陣覺遠,張三丰看見覺遠危急,冒然出手,和何足道定下十招之約。

歷史上的張三丰,活了212歲

此時張三丰還叫張君寶,年紀十六七歲。中間繁花似的招式我們不說了,只看最後一招:

何足道身子向前一撞,臉上變色,喝道:“只剩下一招了,你全力接著。”踏上三步,坐穩馬步,一拳緩緩擊出。

這時少林寺前數百人聲息全無,人人皆知這一拳是何足道一生英名之所繫,自是竭盡了全力。

張君寶第三次再使“偏花七星”,這番拳掌相交,竟然無聲無息,兩人微一凝持,各催動內力相抗。說到武功家數,何足道比之張君寶何止勝過百倍?但一經比拚內力,張君寶曾自“九陽真經”學得心法,內力綿綿密密,渾厚充溢。頃刻之間,何足道便知並無勝他把握,當即縱身躍起,讓張君寶的拳力盡皆落空,反掌在他背上輕輕一推。張君寶僕跌在地,一時站不起來。何足道右手一揮,苦笑道:“何足道啊何足道,當真是狂得可以。”向天鳴禪師一揖到地,說道:“少林寺武功揚名千載,果然非同小可,今日令狂生大開眼界,方知盛名之下,實無虛士。佩服,佩服!”說著轉過身來,足尖一點,已飄身在數丈之外。他停了腳步,回頭對覺遠道:“覺遠大師,那人叫我轉告一句話,說道‘經書是在油中’。”話聲甫歇,他足尖連點數下,遠遠的去了,身法之快,實所罕見。

此時的張三丰內力恐怕已經不次於何足道,這是什麼境界?

接著我們跳到第十回,張三丰百歲壽宴的時候,張翠山自殺,張無忌被玄冥二老其中一人挾持。且看張三丰是如何救回張無忌的:

便在此時,廳口長窗外一個孩童聲音大叫:“爹爹,爹爹!”第二句聲音發悶,顯是被人按住了口。張三丰身形一晃,已到了長窗之外,只見一個穿著蒙古軍裝的漢子手中抱著一個八九歲的男孩。那男孩嘴巴被按,卻兀自用力掙扎。張三丰愛徒慘死,心如刀割,但他近百年的修為,心神不亂,低聲喝道:“進去!”那人左足一點,抱了孩子便欲躍上屋頂,突覺肩頭一沉,身子滯重異常,雙足竟無法離地,原來張三丰悄沒聲的欺近身來,左手已輕輕搭在他的肩頭上。那人大吃一驚,心知張三丰只須內勁一吐,自己不死也得重傷,只得依言走進廳去。

我的天,直接秒殺!

歷史上的張三丰,活了212歲

即使他不過是玄冥二老其中一個,即使他心無鬥志,轉身逃走,去掉這些,他在張三丰面前逆天發揮,也走不出十招。

反觀張無忌幾次對敵玄冥二老,都沒有打贏過,還有兩次受了傷。

所以金庸在世紀新修版的《倚天屠龍記》中,把對張無忌“天下第一高手”的評價,改成了“天下罕見的高手”。

至於張三丰還有什麼逆天的表現,歡迎各位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