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军的MG-42有多厉害?

山居学房

有多厉害?看绰号啊。你看叫党卫军元首师的,叫希特勒青年团的,战斗力多强悍就知道了。MG42绰号希特勒的锯子,你便知道它的强大和有名,可以说是二战德军的象征,直到今天还有国家在使用。


三脚架,两脚架兼备

一战失败后,德国为了掩人耳目,模糊概念,研发了通用机枪(先是mg34,后mg42)。通用机枪,又称轻重两用机枪,是一种是可由单人携带.气冷设计.弹链供弹.可快速更换枪管.附有两脚架亦可装在三脚架上或车辆上的中型机枪。它既具有重机枪射程远、威力大,连续射击时间长的的优势,又兼备轻机枪携带方便、使用灵活,紧随步兵实施行进间火力支援的优点的一种机枪,是机枪家族中的后起之秀。从20世纪50年代起,各国普遍用通用机枪取代了轻机枪与重机枪。


德国士兵听到撕油布的声音心里才踏实

对比二战中日军,美军,苏军等国机枪,mg42的射速是最快的。MG42发射7 .92x 57 毫米毛瑟步枪弹,它采用短管退式自动方式和滚柱闭锁机构。枪长1225毫米(1米多一些),带两脚架时枪重11公斤,带三脚架时枪重19.2 公斤,射速1100到1300发/分。其令人人惊叹的高射速,让盟军士兵对于MG42最为刻骨的印象,就是它的枪声。 MG42机枪射速每分钟最低1000发,最高1300发。而机枪射速超过每分钟1000发以后,据说人就无法分辨单个的枪声。


直到今天还在使用

MG42射击声不是如同捷克式或者伯朗宁机枪的“哒哒哒”声,而是类似高速转动的电锯的“嗤嗤嗤”声(声音有点像美军的六管米尼冈重机枪 )也有盟军士兵形容象撕开大片亚麻布的声音。新兵对此还没有什么,盟军的老兵最不愿意听到的就是这种恶魔般的声音,对于他们来说,这个声音就是死神的声音。 因为MG42的高射速,射手每次扣动一下扳机的短点射,也可以射击出五六发子弹。如果一个不幸的士兵被MG42射击,那么他一瞬间就会中弹数发,活命的可能性很低。


经典影片虎口脱险中的MG42

上面说了MG42是通用机枪,如果它使用二脚架,配备75发弹鼓就可以作为轻机枪使用,跟随班排作战。它如果使用重机枪的三角架,配备300发弹箱,就可以作为重机枪使用,成为营连的支援武器。如果装上了装甲车或者坦克,它又是车载机枪,成为盟国步兵的恶梦。


车载状态的MG42

任何经过实战最终检验的,才是可靠的好东西,而MG42,1942年后服役各个德军战场,在战后还在发挥余热,其可靠和精良不言而喻,不愧是“元首的电锯”!


李三万的三万里

MG-42号称“希特勒电锯”是二战期间最恐怖的机枪,没有之一!!!

其射速达1200发每分钟,因此士兵无法分辨出单发子弹的声音,子弹声连成一片,传来的是类似高速电锯的“嘶嘶”声。对士兵来说,听到这个声音就意味着听到死神的脚步声。

因为射速太快,每次扣动扳机都会有十几发子弹出膛。如果不幸中弹,那么一瞬间就会被数发子弹击中,想活命可能真得靠运气了。


MG-42设计亮点众多

它的在设计上有很多划时代的创意,如供弹方式多种多样,弹链、弹鼓均可使用,弹链供弹时左右均可装弹。另外还可以方便的转换为重机枪使用。双联装后甚至还可以用来打击空中目标。

出色的设计竟然是被逼出来的

上述亮点还要感谢《凡尔赛合约》,当时合约规定战败的德国不允许制造重机枪。于是德国人以自己特有的精明巧妙绕过限制,研发了这种从传统眼光看来,与重机枪完全不沾边的通用机枪。

合约不允许制造重机枪,好吧,我配两脚架、75发弹鼓,是标准的轻机枪。一旦开战配上三脚架和300发弹链就能当重机枪使用。架上坦克就是车载机枪,双联装就能打飞机(不要想歪)。一般重机枪为保证射击连续性都采用水冷,好吧,我加两根备用枪管,快速更换同样能保持连续性,还提高了机动能力 。

持续的创新性设计使得MG-42最终成为盟军步兵的噩梦!

“奥马哈海滩之兽”创造了世界单日击杀纪录

1944年6月6日,盟军诺曼底登陆,20岁德军士兵海恩·塞弗罗创造了一项世界纪录:在他藏身的碉堡前,共有4184名美国士兵中弹倒下,而其中几乎半数都是被他的MG-42射杀。

整整九个小时,他打光了所有机枪子弹!又使用步枪坚持到最后。

尽管具体击杀数量已无法考证,但是足以证明MG-42良好的可靠性和可怕的杀伤力。


武器装备秀

MG42是纳粹德国于1942年研发并服役的机枪,它以1500发/分的射速,为它赢得了诸如“撕布机”这样的绰号。当然,让MG42闻名的原因不仅高射速这么简单。


1.易于生产

作为前一代的MG34,虽然有着较快的900/分的射速,但是它使用的是切削工艺,极其费时费料,一挺12.1公斤的机枪,居然需要由一整块49公斤的金属切削制成,况且它使用了很多贵金属,成本也很高。

而MG42则大量采用金属冲压工艺,节省了很多工时,也很节省金属,制造起来要比其他机枪方便得多。

2.结构简单

MG34由于工艺十分复杂,射速却很高,这使得它非常容易枪管过热而且容易故障。而MG42的冲压工艺看似粗糙,实际大大增加了MG42的可靠性,不易故障,无论是冰天雪地的苏联,还是炎热的北非,MG42都能非常得心应手。

另外,作为气冷机枪,在射击300发后机枪枪管就会过热,需要更换枪管,MG42可以直接扳开卡榫,将枪身向右旋转,枪管就可以自己滑出,射手甚至无需用手取出,非常方便快捷。这一点是其他机枪无法比拟的。

3.强大火力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便是MG42凶猛的火力了。MG42高达1500发的射速,仅仅一个短点射就可以打出15发子弹。这对于集群目标是非常有效的。





MG42的高射速也用在了防空上,将两挺甚至四挺MG42放在特殊的枪架上,用来扫射低空的飞机,虽然作用有限,但是足以看出其强大。


为了保证MG42的火力持续,德军给每挺机枪配了300发弹箱和75发弹鼓,有充足的弹药射击敌军,虽然这样的后果需要由额外的士兵背携弹药。

在战场上,机枪的任务就是压制敌方士兵,火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相比起MG42,英国的布伦射速500发/分,美国的m1919射速400-500发,苏联的捷格加廖夫射速600发/分,这些机枪的火力都远远劣于MG42,而且布伦30发弹匣和捷格加廖夫的75发弹盘的火力持续上也不如MG42,因此盟军士兵经常被MG42狠狠地压制。

4.通用性

所谓通用机枪,简单来讲就是轻重两用。MG34可谓是世界上第一种通用机枪,而MG42作为继承者,其这方面的性能更加优秀。

MG42在配备两脚架和75发弹鼓时,可以作为轻机枪使用,方便跟随班排作战。如果使用三脚架和弹链时,就成为重机枪,成为营连支援武器。




安装不同脚架的MG42,注意第二张,射手甚至无需露头射击,使得士兵可以边隐蔽边射击,非常安全。


略显奇葩的“人体脚架”,这种情况还是非常普遍的,因为MG42净重只有11公斤左右,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处理。


被固定在装甲车辆上的MG机枪,不过其被提供给中东国家使用,有可能是衍生型MG1。

当然不仅仅供给步兵使用,MG42还被装在装甲车辆,摩托车和普通车辆上使用,其出色的通用性使得其它轻机枪和重机枪相形见绌。

虽然MG42也有弹药消耗大等问题,但是MG42仍然是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武器,从诞生到1945年停产,在不到3年半的时间里,MG42的产量达到惊人的100万支,这就足够应证那句“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却是最有效的武器”。其衍生型号MG3至今仍在许多国家服役,而它的射击思路扔能在很多机枪上显现。


寻谦

MG-42是纳粹德国于1942年研发并服役的机枪,它以1500发/分的射速,为它赢得了诸如“撕布机”这样的绰号。说MG-42有多厉害,枯燥的数据是毫无意义的,一世明哥私家历史用战例说话。

MG-42是在前一代的MG-34机枪基础上改良的。之前刚好写过一个二战经典案例:

《MG34机枪1分钟1200发射速能抵挡2个师步兵攻势么?》,里面说的是:舍雷尔战斗群”5500残兵105天血与火的地狱。

在这里再次与大家分享一下:

MG34机枪1分钟1200发射速能抵挡2个师步兵攻势么?

MG34机枪1分钟1200发射速能抵挡2个师步兵攻势么?

“舍雷尔战斗群”5500残兵105天血与火的地狱(2)

霍姆尔于1942年1月21日被苏军合围之后,苏军第33步兵师就马上进行了几次小规模的试探进攻,这几次小规模的进攻没有派出坦克等,也没有渡河作战,最主要的是探明此地守军的抵抗决心。

霍姆尔的德军居然连一门反坦克炮都没有,其他的重武器就更不用提了,虽然有一支名为第123炮兵团的部队,可是这支部队在之前撤退中丢弃所用装备,只能充当步兵来使用。

情急之下德军在霍姆尔一主要街道的前端设置了两个路障,并有工兵在路旁设置了简易爆炸装置。但是实际效果如何,德军谁也没谱。

苏军第一轮的猛攻在1942年1月23日正式展开。此时苏军第33步兵师得到了第146独立坦克营(2辆T-34、11辆T-60和3辆自行火炮)的支援,首先在霍姆尔西面发动了坦克攻势。

当第一列苏军坦克纵队出现时,前导坦克冲破障碍物并慢慢将其推到一旁。此时工兵点燃了导火索,火苗迅速沿着长长的引线直奔爆炸装置,一声巨响过后前导坦克被炸毁,因进攻道路被阻,周围是沼泽地带,坦克无法横向展开,而苏军对镇内德军的反坦克能力判断失误,后续坦克撤退回出发阵地。

“舍雷尔战斗群”取得他们第一个小胜利。

撤回坦克同时,苏军炮兵向镇内倾泻密集炮火,苏军指挥官马卡杰夫大校认为将德国人隐蔽及避寒用的房屋通通摧毁后,德军很快就会因为没有隐蔽处而投降。

随后几天的恶劣天气,苏军没有发起进攻,但接连数天的炮击让霍姆尔包围圈的德军苦不堪言。

几天之后的1月28日,霍姆尔的德军守军听到防线外面传来熟悉的德国机枪的射击声。经过激烈战斗一支200人的德军,穿越了苏军的包围圈加入了“舍雷尔战斗群”。

但是这并不是德军的解围部队,这些操着MG34射击的是一个在苏军的冬季攻势中掉队的德军山地机枪营残部。不过他们带来的机枪让“舍雷尔战斗群”的防御火力得到了加强。

1月29日,苏军第3突击集团军的第391步兵师也赶到了霍姆尔地区,联合第33步兵师,两个师规模的步兵攻势从圆形防御圈的四面八方向德军扑来。

由于霍姆尔周围都是沼泽地带,在寒冬风雪天气下,苏军没有出动坦克,距霍姆尔包围圈外的15公里的德军第39装甲军也没有机动支援霍姆尔守军。

苏军步兵进攻的模式一成不变,他们穿着醒目的褐色制服在皑皑白雪中排着密集的队形,端着枪高喊着乌拉视死如归猛冲,面对这种冲锋,之前一天得到机枪主力补充的德军占据了上风,他们躲在筑起雪墙的阵地后冷血地进行点射和扫射。

考虑一下MG34机枪每分钟高达1200发的射速,凶猛的火力所经之处没有人能够再站着,一倒就是一大片......

霍姆尔守住了,但是弹药的消耗巨大,药品、武器弹药补给优先。

德国空军无法承受对霍姆尔空运时运输机的巨大损失,对霍姆尔的德军补给改用成本要比运输机便宜很多的滑翔机运载人员和补给物资。

每当这些滑翔机在空中盘旋准备降落时,德军的斯图卡轰炸机和德军附近的阵地就会对跑道两旁的苏军进行火力压制,以免滑翔机在降落时遭到苏军的地面炮火的射击。

这些滑翔机为守军带来了他们最需要的药品、武器弹药等物资,还有少量增援部队。

在围困期间,包围圈内的德军官兵从上到下没有一个人得到过足额的食物配给,饥饿是他们始终要面对的第二个对手。

改用滑翔机后,包围圈内的伤员无法外运,许多重伤员在医治无效后死去,或是从此留下终生残疾。

尽管苏军战术呆板,舍雷尔不断鼓舞部队士气,但德军的防御面积还是在苏军的第33和第391步兵师连日不断进攻下从2平方公里缩小到了1平方公里。

2月1日,第39装甲军军长阿尼姆将军打算进行激战打通一条道路直抵被孤立的守军。为里应外合与援救纵队取得联通并突围,舍雷尔派出了第8(山地)轻型突击队夺取西面突破地带的旁边一地形优越的小高地。

第8(山地)轻型突击队凭借其专业技能,很快占领小高地。

正当向小高地运送补给及弹药时,暴风雪骤然而至。

天气给舍雷尔的部队带来巨大麻烦,同样影响第39装甲军派出的援军。尽管他们离霍姆尔只有15公里,由于缺少防滑装置,卡车、装甲车及坦克无法在冰冻路面上行驶,救援的重担全部落到了步兵肩上。

救援部队的第一个目标是要先占领代号72.7高地。当2月2日阿尼姆派出的救援步兵发动进攻后,防守的苏军第31步兵旅也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战术价值,与德军展开激战。

这片地区的积雪已经到了士兵们的胸部。德军步兵不但要随时与苏军交火,在雪中前进时还必须要把步枪和机枪高举过头,这样才能避免积雪冻住枪械。

经过了一整天进攻之后,德军援军的先导连终于前进到了靠近72.7高地山顶的位置,被居高临下的苏军火力击退。

后来的每一次进攻都是这样,德军被迫退回到72.7高地的斜坡上的攻击发起线上,疲惫而又失望的躺在雪上休息。

苏军随后的反攻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一批批苏军连续不断的从山顶向半山腰的德军冲下来进行一次次的反攻,精疲力竭的德军此时重新振作,接下来的这场战斗类型,完全属于古代战争中那种两军站立式对射的模式。

德军机枪火力将苏军的进攻队形切断,再扫向最前面,直到再也没有一名苏军士兵能够继续站在雪地中。

最后,山上的苏军投入全部的预备队发动了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反击,德军步兵终于支持不住了,全部士兵被迫退回到72.7高地的山脚下。

德军步兵的努力与牺牲虽然没有打通包围圈,但是为包围圈中的守军赢得了生机:39装甲军在苏军的包围圈中楔入一个浅浅的突出部(霍姆尔镇西面10公里处),重炮可以在这里为舍雷尔战斗群提供远程火力支援,这在随后的战役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援作用。

设在此地的火炮群实际上是设置在德军前线的最前沿,这样的阵地位置导致了炮兵(分别包括第218炮兵团和第536重炮营的部队)的巨大伤亡。但是这样的阵地位置至关重要,火炮群每天要从这个阵地向苏军的进攻队列射出超过1000发炮弹,为守卫霍姆尔包围圈内没有重武器的守军提供保护。

尽管得到了火炮群直接强有力的支援,霍姆尔被围困的德军依然减员严重。

经常是一个营的苏军步兵朝着德军阵地艰难的跋涉而来。在猛烈的机枪扫射下,在最前面的一排步兵很快栽倒在雪地里,但后面剩下的人群继续毫不畏惧的跨过同伴的尸体前进,进入密集的火力网中,在德军远程炮火的支援下更多的人倒下,他们的尸体重叠在以前进攻中死亡的步兵身上。

一线战斗人员的不断减少迫使舍雷尔准将做出艰难的决定,将其剩下的人员撤退到一个更小防御圈内。

德军主动缩小了防御面积之后,越来越多的肉搏战在镇内的房屋废墟间上演。潜伏在雪地里的苏军西伯利亚狙击手用精准的子弹将被困德军一个个的狙杀。

德军在战斗中阵亡率高达25%,伤员数量就更大了,约为2200人(最少占总人数的40%)。

尽管如此,苏军在霍姆尔的进攻没有取得多大的进展,此时德军得到重要情报,苏军要在2月23日“苏联红军节”这天动用一个整师的步兵在坦克的配合下发动一场大规模攻势。

1942年2月23日上午9时左右,天气晴朗。苏军步兵出现在霍姆尔镇东面德军哨兵望远镜中,他们如蚂蚁般从远处密密麻麻的向德军阵地地逼近。

突然,苏军步兵冲锋队列的正面分开一个缺口,一支坦克纵队从后面通过缺口,变成典型的苏军步坦协同进攻队形更进一步逼向了德军阵地。

苏军只需进行最后一搏就能够把整个霍姆尔镇都拿下。

MG-34已够厉害,它的后续升级产品MG-42有多厉害,相信各位读者可以自己脑补了。


读私家历史,品黔台美酒


一世明哥私家历史

要说二战德军的MG-42有多厉害,看两组数据及其浑名,即可说明问题:MG-42最高射速1500发/分,平均射速1200发/分;MG-42用作轻机枪时有效射程800M,用作重机枪时有效射程1000M,史称“撕布机”、“希特勒电锯“、“人体蜂窝制造机”!……可以想象出,MG-42有多厉害了吧。

MG-42,是二战时期德军制造并使用的一种机枪型号,其前身为MG-34机枪,也可称其为MG-34的升级加强版本。

该枪1934年设计定型,1942年又根椐实战表现及更高需求加以改进,由著名的毛瑟兵工厂生产,采用和毛瑟步枪相同的弹药(7.92×57毫 米子弹)。它有很多划时代的亮点之作,如既可用弹链供弹,又可换装75弹鼓供弹,使用弹链供弹左右都可进行,能双枪联装使用(可对付飞机);主要零部件都很容易装卸,操作简单;可迅速转移阵地(机枪能够迅速转移阵地在实战中 特别重要);该枪理论射速为 800-900发/分,最快时可达1500发/分,达到了单管机枪的巅峰,碗口粗的大树都能打断;有两根备份枪管,一旦枪管过热可迅速更换。作为轻机枪使 用时,有效射程为800米;作重机枪使用时,其有效射程为1000米。

MG42平均射速为每分钟1,200发,怎么说都比当时英国的维克斯机枪以及美国的M1919机枪射速快一倍(两者仅有600发/每分钟):你可以听到“啪”或者是“碰”的冷枪,甚至是“咑咑咑咑……”的连贯机枪声,但是你会很难理解,“为什么有人在战场上一直把衣服撕开?”MG42的高射速,使得枪声以非常密集的波频传递出去,过于连贯的音源使得个别的枪声无法被区隔,因此在人类的耳中听起来像是布匹被撕破的声音。如果德军的射手只扣了一下下扳机,哪怕只是一下下,就是20发子弹上路飞奔而去。


盟军对于熟悉的布匹撕破声,也有自己的定义与看法,因此给予MG42各种浑号,例如“希特勒的电锯”;也有的官兵恶毒粗鄙地形容MG42是“希特勒的拉链”(Hitler's zipper,意思指希特勒在拉拉链掏生殖器但是掏不著……);苏联大兵比较朴实,算是文雅地称MG42为“亚麻布剪刀”("linoleum ripper");连德国大兵自己,也称它为“希特勒的锯子”("Hitlersäge")或者“骨锯”(Bonesaw);英国大兵则以MG42材料的制造产地“史潘朵”为名称之。可以说,使用MG-42无需克意瞄准,只要朝向目标范围射击,有一发子弹命中,几乎同时,就有5—15发子弹接踵而至,打成马蜂窝,是无法逃避的。

二战后直至60—70年代,MG-42一直是单管机枪最高射速的顶峰,始终保持着领先地位,并被许多国家的军队装备和使用。后来的美国M-60,MG-3等现代化多用途机枪,仍或多或少都有着MG42的身影。
所有这一切,都无可争辩地说明,MG-42作为二战时期的通用机枪,它的厉害和高明之程度,是同时代其他任何机枪,都无法比拟的。


飞龙岭品味生活

MG-42通用机枪,二战时纳粹德国陆军主力装备,以射速极快闻名于世,被称为“希特勒的电锯”。

通用机枪的出现非常体现德国在武器研发上的智慧。德国一战的战败国,因为《凡尔赛条约》的限制不能装备重机枪,因此研发了一种从传统眼光看来,完全不是重机枪的机枪。这种枪,若使用两脚架,配备75发弹鼓就能当轻机枪使;若使用重机枪的三角架,配备300发弹箱,即可作为重机枪使用;若装上坦克等装甲车辆,它又是车载机枪。因为哪都能用才叫做通用机枪,而MG34机枪及其后续型号MG42机枪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最先装备的MG34机枪由著名的毛瑟兵工厂生产,在实战中MG34的可靠性和出色的射击性能,都得到德国军方的相当肯定,它是德国步兵的火力支柱。但MG34结构较复杂,生产起来耗时耗力,难以应对二战时的大规模战事装备,因此德军方要求改进,在德国金属冲压专家格鲁诺夫博士的主导下出现了经典名枪MG-42通用机枪。

MG-42通用机枪在保留了原本MG34机枪的优点基础上,实现了金属冲压工艺生产,既节省时间又节省原材料。它的造价只有MG34的百分之七十,所费工时和材料只有MG34的百分之五十。整个二战中,MG42生产了约100万支,被后世轻武器评论家用三个最高级的形容词词组:“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但却是最出色的武器”。

无论在苏联的冰天雪地,诺曼底的灌木丛林,北非炎热的沙漠等各个战场,MG-42通用机枪都是盟军士兵的噩梦,一听到类似电锯的“嗤嗤嗤”声的枪声,就是百战老兵都害怕。

MG42是所有机枪中射速最快的,可高达每分钟1500发,同时也是难得的可靠、耐用、简单、容易操作以及成本低廉的德国武器。

性能数据

生产厂商——德国毛瑟公司

口径——7.92毫米

初速——755米/秒

理论射速——1200-1500发/分

自动方式——枪管短后坐式

闭锁方式——中间零件(滚柱)式

发射方式——连发

供弹方式——50发或300发弹链

容弹量——500发

全枪长——1219毫米

枪管长——533毫米

膛线——4条,右旋

全枪质量(含两脚架)——11.05千克

瞄准装置——机械瞄准具

配用弹种——毛瑟98式7.92×57毫米枪弹

有效射程——800米(轻机枪);1000米(重机枪)


当狗容易做人难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伤亡最为惨重的战争,其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是极其庞大的。然而,在二战中,随着战争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式武器应运而生,而其中不乏某些相当优秀的存在。今天,笔者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二战中最为声名显赫的机枪之一:德国MG42通用机枪。

MG42机枪诞生于1942年,是纳粹德国研制并大规模投入使用的一款班组用通用机枪,被誉为“二战中最好的机枪”。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涌现出了数量惊人的优秀武器,MG42能在这样的环境下获得如此评价自然有其独特优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战败,迫于凡尔赛条约的压力德国无法制造和拥有重机枪,为了绕开凡尔赛条约,德国另辟蹊径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款通用机枪:MG34通用机枪。MG34机枪既可以如轻机枪一般使用两脚架进行射击并快速机动又能加装三脚架作为重机枪使用,而且MG34机枪可以使用弹鼓和弹链两种方式进行供弹,甚至还能进行两枪联装以充当防空火力,其多样化的用途和简单快捷的操作方式深受德军喜爱。然而,MG34机枪结构复杂,其零件难以加工,而战时的德军又迫切需要大量机枪,无力制造大量MG34的德国只得在其基础上进行改进并最终研发出了MG42机枪。

与MG34机枪不同,虽然同为通用机枪,但MG42机枪采用了与众不同的金属冲压工艺加工而成,在缩小了制造难度的同时更大幅度节约了制造成本。而且,更为重要的是,MG42机枪的出现极大的迷惑了同盟国方面的情报人员,在他们看来MG42机枪是一款“粗制滥造”的武器,是德国资源极度匮乏的直接表现。然而,在实际交战中,盟军士兵惊悚的发现无论是西伯利亚的严寒还是北非的沙漠,即便是再恶劣的环境MG42都能发挥其强悍的火力优势。而且,作为二战中射速最快的机枪,MG42有着高达最高每分钟1500发的恐怖射速,在这样的火力面前盟军士兵举步维艰。在诺曼底登陆时,甚至有德军士兵靠一挺MG42机枪射杀了两千余名美军士兵,每当盟军士兵听到MG42如同撕裂布片一般的射击声都如同死神降临一般,也正因此,MG42被盟军士兵称为“希特勒的电锯”。

除了在二战中大显神威,MG42在二战后的多年内仍旧声名远扬,凭借其优秀的可靠性和无与伦比的射速,MG42非但没有随着战争结束而退役,反而继续服役甚至还衍生出了包括MG3、MG74在内的几款优秀机枪。时至今日,仍旧有部分国家和地区仍旧在装备使用MG42机枪,甚至连我国也曾在一定时间内部分使用过MG42机枪(我军也曾在短时间内装备MG42)。作为一款二战时期诞生的机枪,MG42能在科技含量日渐增加的现代化战场上存活至今已经很明显的说明了其优越的性能。


雇佣兵

MG-42型通用机枪的厉害可以从两方面来描述:


一、机枪的性能

MG-42机枪是MG-34型机枪的改进版,大量的使用冲压件而降低成本,同时继承了MG-34型机枪的既有优点。操作简单,拆卸方便,即使是新手在经过简单的训练后也可胜任;射速最快达1500发/分,一旦碰见危机时刻,其猛烈的火力可以产生巨大的杀伤和威吓;枪管更换非常方便,这在实战中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尽可能的缩小机枪停火的间隙时间,保持火力的持续性。

最为重要的一点,这是世界上第一款大规模使用的通用机枪,装上弹鼓便是轻机枪,安装弹链和枪架后便是重机枪,其巨大的通用性在实战中转换迅速,适用性极强!


二、机枪的战术使用

德军步兵大部分装备的是毛瑟步枪,冲锋枪的比例也不大,所以德军步兵单位班排级的进攻和防御全是围绕着MG-42型通用机枪为中心编排火力计划。所以盟军经常遭到德军机枪火力的猛烈杀伤,正是德军对该型机枪的火力的充分发挥,成就了它的美名。

三、机枪的普及度

无论是德军的步兵单位,还是装甲车辆,几乎全部装备的MG-42/34型通用机枪。无论是东线战场,还是北非战场到后来的意大利战场、西线战场只要有德军的地方,就有它的身影。


一定程度上它的威名远扬出于德军强悍的战斗力

MG-42成就了德军,德军也成就了MG-42!


小小狼王

在战场上上,士兵在战斗中射击中每时每刻都是再用秒来计算,比对方快一秒出手射击就能活下来,和获得胜利!在这个原则下,MG-42孕育而生了,元首的电锯出现了!MG42的出现无疑给德军在火线上增加了巨大的有效的火力。这使得在战场上的德军充满了获胜的信心!

纳粹德国委派派维纳.吉诺博士在MG34的基础上进行升级研发,他成功了,成功的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款自动通用机枪-MG42!由大脚约翰尼斯金属烤漆厂股份有限公司、毛瑟、古斯洛夫兵工厂开始批量生产。

盟军士兵对于MG42的最刻骨的印象就是他的枪声,MG42的射速每分钟1000发,最高能到达1300发。在射速高时人们的耳朵是听不清没发子弹的发射的声音的,MG42在连续发射时会发出撕裂布匹一样“嘶嘶嘶嘶”的尖啸声,因此MG42得到了“希特勒电锯”的美名,但是这个美名是美军官兵给起了!

因为MG42的高射速,射手每次扣动一下扳机的短点射,就可以发射五六发的子弹。一个士兵不幸被他击中后,最不幸的是不光一发机枪弹会击穿他的身体,而是至少会有5发同时撕碎他的身体!所以MG42机枪对单兵的伤害是恐怖的!实战中MG42因为其具有的超高射速,不但对付小股目标和单个目标游刃有余,尤其是对付集团目标更是非常有效的。

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英雄米勒上尉率领的连队和其他同时上岸的三个连队,作为先头部队抢占滩头,面对他们的只是一个德军加强排的兵力,他们依靠坚固的碉堡和MG42。其中一个机枪班的两挺MG42机枪充分利用地势,对登陆美军造成了极大的杀伤,射手们时而连续扫射,时而精确点射,把美国大兵纷纷击毙于海滩上,在影片中米勒上尉的连队几乎是损失殆尽。但这只是影片展现的一小部分。

20岁德军士兵海恩·塞弗罗是其中一位MG42机枪主射手,他是至今世界上排名第一的“杀手”,在9个小时里,他打光了所有的子弹,据战后统计至少有3000名美军或是死在或是重伤于他的MG42机枪下!他被人称做"奥马哈海滩之兽"。塞弗罗被美军俘虏,并于5天后被押往美国,他在美国的监狱中当了3年战俘。


但是本人对此有疑问,奥马哈海滩有15座碉堡,还有很多的散兵战壕,海恩·塞弗罗就杀伤了这么多,别的德军都在干什么?或者说一挺机枪就杀死了那么多。几十挺机枪应该把登陆的所有美军都打死了!哪里还有登陆成功啊!这个“神话”其实也就是为的宣传MG42机枪的恐怖!是MG42机枪成就了"奥马哈海滩之兽",更是"奥马哈海滩之兽"把MG42机枪的威名更加扩大化!

MG42机枪的压制能力太强了,在与其他机枪相等射程、相等威力的情况下,因为MG42机枪的射速无枪能及,尤其是在对射压制时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可靠的机械性能和极佳的勤务性,是MG42机枪的又一个优点。他能在零下40度的条件下正常使用,在苏联的冰天雪地里MG42机枪挽救了太多的德军士兵。气冷式的设计在寒冷情况下,能够减少更换枪管的频率。
在正常气候下,MG42机枪的高速射击会使枪管快速变热甚至发红,这时候MG42机枪的又一个优点体现出来了,可以说MG42机枪的更换枪管速度至今都是排在第一的。只要搬动枪管的卡锁杠杆,倾斜枪身,枪管就会自动的脱离跳出,不需要副射手用手直接接触炙热的枪管,就这一点美军射手带的必备品隔热手套就是累赘了!

当时很多国家说德国的资源枯竭了,连机枪都是用几块铁板来做了!这正是MG42机枪的又一个优点,冲压件的大量使用,和焊接技术的使用,能够简化制作流程。整个二战期间MG42机枪生产了100多万支!恐怖的数字背后就是证明了他的设计工艺实在是太简单了,太容易制造了!

很多人说过,为啥咱们国内怎么没有装备呢?原因很简单,MG42机枪的耗弹量太大了,实战中的MG42机枪使用75发弹鼓或250发弹链。MG42机枪的一次连射就意味着一个弹鼓的子弹会被消耗完毕!在德军的《战斗条例》中严格规定了MG42机枪的射击频率,50发弹链不能在7次以下点射中打完。对射手的要求很高,受过严格训练的射手能够控制点射速度,节约弹药和控制枪管的变热。

通过机枪枪管和脚架的更换,MG42机枪能够快速的转化使用功能,对大范围来自四面八方的敌人,MG42机枪可谓是游刃有余!

MG42机枪历经了二战、法越战争、越战、中东战争,由于MG42机枪的射击极其的经典,性能极其的优秀,对后来的通用机枪的发展和繁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们也装备过MG42机枪

MG45通用机枪,T24通用机枪,M60通用机枪都延续了他的血脉。尤其是德军现役的MG3更是他的正统血脉的延续!


杜口无言

MG-42通用机枪为二战德国于1942年研发并且股役的一款轻武器,从原理上说是依照使用7.92 毫米子弹的武器作为开发依据,并且准备取代MG34通用机枪,最后是两款机枪一起沿用到战争结束。MG-42通用机枪最大的特点就是射速极快,被称为“希特勒的电锯”,这是它的最厉害之处。

MG42是二战中射速最快的机枪,1200发/分钟,平均20/秒发的射速,说不厉害那是假话。MG42的可靠性和压制能力极高,换枪管非常方便,只需要几秒钟时间。尽管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说耗弹量极大,机枪手往往连续扫射5秒钟125发子弹就打光了,但是德军使用点射的方法,也可以来节省弹药,同时还解决了快速发射带来的缺点还有枪管过热的问题,我们从中也能看出德国人既严谨又聪明。

盟军对于MG42是一种又恨又怕的态度,美军倒是抱持务实的反向思考态度,毕竟“打不赢就加入”也是一种致胜的方式,于是依样画葫芦再搭配自己的0.30-06子弹就可以创造出威力比MG42还强大的机枪,并且暂定命名为T24通用机枪,并由席格诺转轴器(Saginaw Steering Gear)公司负责进行。但在不更动原来的结构与设计下,过多的火药就让T24机枪在全自动射击的情况下比北美野马还疯狂,所以美军很明理以及睿智地将这个计划取消了。

一款名枪美军都想仿制,其厉害程度可见一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