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迷回憶錄》第61期:殲20如此“強”,為何還要引進蘇35?

《軍迷回憶錄》第61期:殲20如此“強”,為何還要引進蘇35?

彎彎全程掌握

據臺媒報道,5月11日,解放軍出動轟炸機、偵察機從南北兩個方向繞飛臺島,完成了首次雙向繞島巡航。其中,蘇-35戰機首次與轟-6K戰機編隊飛越巴士海峽。臺軍11日回應稱“全程掌握”解放軍此次行動,並罕有公佈臺軍F-16戰機和轟-6K“合影”等。一時間,讓中國空軍蘇35再次走上前臺。作為軍迷大家都知道,蘇35可能是我們進口的最後一型主力戰機了!那麼,蘇35到底有什麼優秀的地方,讓已經裝備殲20的中國空軍再掏腰包?

《軍迷回憶錄》第61期:殲20如此“強”,為何還要引進蘇35?

中國空軍裝備的蘇35

公開資料顯示,蘇霍伊蘇-35戰鬥機,北約代號“側衛-E”或“超側衛”是俄羅斯蘇霍伊設計局在蘇-27戰鬥機的基礎上研製的深度改進型單座雙發、超機動性多用途戰鬥機,在世代上屬於第四代戰鬥機改進型號,即第四代半戰鬥機。該型戰鬥機除了用三翼面設計帶來絕佳的氣動力性能外,真正的重點在航電設備,提升自動化、計算機化、人性化、指管通情(C3I)能力等,與同時期西方開發中的新世代戰鬥機的航電設計理念相同。大幅提升航電性能的結果是重量增加,必須有其他改良才能避免機動性、加速性、航程的下降。因此除了以前翼提升操控性外,還裝備更大推力的發動機,此外,主翼與垂尾內的油箱也予以增大,油箱總容積達13000公升,因而可達到近4000km的無外援航程。故蘇-35無論在機動性、加速性、結構效益、航電性能各方面都全面優於蘇-27S,而不像其他改型如蘇-30般有取有舍。可以說是近些年俄羅斯航空工業最拿得出手的產品了!俄羅斯媒體甚至吹噓:蘇35曾今和F22單挑而不落下風!對於這種傳聞聽聽就好。

《軍迷回憶錄》第61期:殲20如此“強”,為何還要引進蘇35?

首批引進

作為重型戰機,蘇-35掛載能力可謂“變態”來形容!該款戰機兩翼各加一個外掛點,共有12個外掛點,採用多用途掛架可有14個外掛點。武器搭載量提升為8000kg。理論上蘇-35能發射所有俄製精確制導武器如Kh-29反艦導彈、KH-59巡航導彈、KH-31反輻射導彈與KAB-500、KAB-1500系列制導炸彈等。包括R-27系列、R-73系列、R-77、KS-172等及Gsh-30-1單管30mm機炮。

《軍迷回憶錄》第61期:殲20如此“強”,為何還要引進蘇35?

度娘上的基本數據

還有其最新款相控陣雷達!蘇-35航電系統的核心是全新的“雪豹”-E相控陣雷達。該雷達是季霍米羅夫儀器研究所的產品,具有超群的目標探測距離。“雪豹”-E是一種X波段的多模被動相控陣雷達,相控陣天線安裝在雙軸電液驅動的平臺上。在平臺固定時,天線的電子波束掃描角度為60度,此外平臺可進行60度的偏轉和120度的旋轉,這意味著兩者配合使用時,天線波束的掃描角度可達到120度。“雪豹”-E雷達可同時探測和跟蹤30個空中目標,並對其中的8個目標發起攻擊。對雷達截面積3平方米的目標迎頭探測距離為400千米。雷達在對空警戒的同時還能對地掃描、可選擇並跟蹤4個地面目標。雷達具有多種地圖測繪模式以及多種分辨率,最大地面目標探測距離400千米。

《軍迷回憶錄》第61期:殲20如此“強”,為何還要引進蘇35?

看著就想扛回家

發動機!發動機!發動機!

蘇35裝備了AL-41F1S發動機,也就是117S發動機。可以說是毛子最先進的發動機,對中國航空發動機工業有比較大的借鑑意義。網上很多傳聞說買蘇35就是為了這款發動機,其實真相我們也不知道,至少蘇35到中國沒多久,咱們自己的推力矢量發動機就裝上殲10試飛了。所以。。。。。。

《軍迷回憶錄》第61期:殲20如此“強”,為何還要引進蘇35?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

《軍迷回憶錄》第61期:殲20如此“強”,為何還要引進蘇35?

蘇式最強者

所以,即使中國空軍已經裝備了殲20戰機,蘇35的作用也非常重大。中國作為蘇式戰機的裝備大國,而且還在不斷對其進行改進,未來的天空仍將會有更多的蘇式系列戰機在中國天空上巡航(別懟,殲11、殲16再怎麼國產化,還是人家蘇霍伊的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