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大板整治,这回“狼”真的要来吗?

17.5大板整治,这回“狼”真的要来吗?

自带话题自带流量 17.5米大板的神奇之处

卡车人总是“17.5大板,17.5大板”的叫,其实人家的学名是“低平板专用半挂车”。但这名字太长,所以下面我们还叫它“17.5米大板”。17.5米大板一开始作为特种车出现,长17.5米宽3米的标准尺寸,使其运输不可拆卸的大件货物更加方便。

17.5大板整治,这回“狼”真的要来吗?

然而,人有多大胆,车有多大产,市面上用超长超宽17.5米大板拉普货的案例不胜枚举。凭借装载量占优,17.5米大板极大的挤压了13米挂车的市场,同时压低了运价。2007年,工信部取消了其生产公告,但并未起到实质性作用,17.5米大板依靠套牌10多年来依然“生生不息”。

一方面是,13米挂车车主极力叫嚣着取缔这批不合规车辆,另一边的17.5米大板车主却打死也不承认是自己扰乱了市场,并诉苦自己是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夹缝中求生存。 口水战一触即发,让每一次关于17.5米大板的讨论都自带话题性,自带流量。

保有量巨大 17.5大板治理需要缓兵之计

17.5米大板进入运输市场已有10余年的时间,据不完全统计,其保有量在20万左右,庞大的用户基数证实了市场对其的依赖性。盲目整治必将引发大批车辆无法上路,司机失业甚至还会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17.5大板整治,这回“狼”真的要来吗?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货运与物流处处长战榆林曾表示:“大板车在市场上的现象太过普遍,治理起来将会十分困难,在此实施的新版GB1589中不正面讨论。后续的会有专门的政策标准来针对,其市场境遇严峻,不能一蹴而就”。

最终,在2016年10月18日交通运输部联合公安部印发的《关于规范治理超限超载专项行动有关执法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对于低平板半挂车(17.5米大板)运输普通货物的整治工作另行部署,重点查处大板车货总质量超过限载标准和假牌套牌违法行为。

17.5大板治理之三大迹象

有人说,此举是对17.5米大板治理的知难而退,但事实证明国家在这两年确实在按照步骤落实治理承诺。2017年12月,河北省下发通知停止对17.5米大板异地年检,意在遏制省内套牌、手续不全或者手续过期这三种17.5米大板逍遥法外。除河北省外,上海、成都也出台过类似规定。

17.5大板整治,这回“狼”真的要来吗?

2017年6月,交通部联合交通部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在安徽合肥进行了17.5米大板的治理调研工作,由此交通部治理三部曲显现: 第一步轿运车治理,第二步高低板治理,第三部非标集装箱整治。

这两年,国家集中精力办了一件大事——整治违规轿运车。7月1日后,不合规轿运车将全面禁行,国家又可以“腾出手”再干下一件大事了。下一件大事是什么?很可能是“三部曲”的第二步——治理17.5米大板。

自2016年9月分阶段将不合规轿运车清出市场,给国家大规模治理不合规车辆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基于这点猜测,17.5大板的整治也会分步进行,很可能又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渡期。

17.5大板整治,这回“狼”真的要来吗?

此外,最近有关部门下发了落实挂车购置税减半的政策。做一假设,17.5大板的整治必将带来挂车需求激增,国家下调挂车购置税,是不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家可以自己思考。

上文中我们提到,2007年开始工信部就已经取消了17.5米大板的生产公告。按照国家15年强制报废的政策,即便不进行专项整治,17.5米大板也是“秋后的蚂蚱”,早晚是要全部淘汰的。

17.5米大板,货运市场一个神奇的存在,有人喊打有人叫冤,整治的雷声大雨点小,十多年生生不息。最近又有人喊“狼来了”,所以,这次“狼”是真的来了吗?(文/张雅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