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pu產業在線關注:順風車出事,滴滴的鍋誰背?

5月註定不是一個和平的時期,拼多多懸賞100萬追查謠言幕後黑手,今日頭條與自媒體平臺的糾紛剛起,京東假茅臺又上演掉包戲碼,這不,Kopu君最近又被滴滴懸賞百萬尋兇的消息震驚,雖然新聞最終消息表明,嫌疑人確認落水已經溺亡,受害者家屬的維權之路又該何去何從?儘管滴滴平臺連夜發佈整改順風車平臺,但資料顯示嫌疑人事前有調戲婦女和違章肇事的前科,且註冊滴滴使用的並不是本人駕照等等,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多事實被曝光,事件進入白熱化狀態,滴滴一時間成為輿論的風口浪尖。

Kopu產業在線關注:順風車出事,滴滴的鍋誰背?

滴滴的路,好不好走,且聽Kopu君從滴滴與美團之戰說起。距離滴滴上一次成為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還是在上個月滴滴與美團的打車外賣大戰。滴滴和美團搶佔市場的動機從來是毫不掩飾,從時間上來看,滴滴外賣的火爆上線,實則是對美團打車的倉促回應。失去先機的滴滴,面對美團這個強勁的對手,滴滴首場戰役打得很被動。滴滴認為,美團不安守本分好好做他的外賣平臺,提出“無邊界”的概念,簡直就是“不務正業”。美團直接將火燒到後院,滴滴但又不得不出手反擊,在無錫上線滴滴外賣業務,靠單日近千萬元的補貼拉攏人氣。儘管如此,Kopu君認為滴滴首戰就敗在用戶上。從消費者決策鏈看,滴滴站在消費場景的中間過程,而美團則站在終端消費場景上。舉個例子說明,Kopu君現在想去上海人民廣場吃個炸雞,亦或者去城隍廟逛個街,打車只是一個過程,為了完成Kopu君此行目的的交通手段,Kopu君去上海可以不打車,近則公共自行車,遠則火車高鐵飛機,但需要推薦美食或走心店鋪,哪怕是坐在去上海的車上,也可隨時隨地打開美團。所以,滴滴外賣的上線是對對手擠進自己核心地帶——最核心的用戶群和最有優勢場景的弱勢反擊,簡單來說,滴滴,輸在起跑線上。

Kopu產業在線關注:順風車出事,滴滴的鍋誰背?

滴滴的路,其實也好走。如王興所說,如果美團和滴滴打起來,不會是一場短暫的陣地戰,而將會是一場漫長而殘酷的“戰爭”。此外,美團、滴滴都迫近IPO,這場大戰,無論從時間跨度還是業務邊界,顯然不會潦草收場。企業生存的根本的王道在於抓住核心業務,從消費端和供應端來看跨界競爭。消費端的跨界,是提供一系列的具有互補效應的產品和服務從而增強核心業務的吸引力,體現在降低顧客的獲取成本,通過顧客在不同場景的消費數據更好地提供針對性的有價值的服務。從供應端的跨界是尋找自身技術,資源和數據的新的價值,尤其是可以攤薄固定成本的業務。在網約車市場,滴滴已經建立了絕對的優勢,與快滴之戰,完勝;與優步之戰,又是一次可喜的勝利,但仍然不能放鬆警惕。而美團無邊界的打法實則是對目前主營業務無現金牛的擔憂,眼紅滴滴壟斷出行市場這塊肥肉,想憑藉多年積累的流量和資金衝擊行業龍頭的地位,分一杯羹,Kopu君表示,緊盯對手,不好好做自己,只是徒勞。

Kopu產業在線關注:順風車出事,滴滴的鍋誰背?

這場大戰,美團滴滴如何打,是一方打敗清退一方,還是收購一方,亦或是強強聯手,兩者合併,都是活久見事件,Kopu君並不在意,但Kopu君真正在意的是兩者對於消費者的影響和大眾認知度,這就涉及到企業品牌力量。企業要到消費者靈魂深處去“鬧革命”,在消費者的心中擁有一個相對永恆的差異化。如今,美團、滴滴卻用的是價格戰。殊不知價格戰只能拉來用戶嘗試,卻不能留住用戶。網約車搶市場不能只靠燒錢,燒錢戰術越來越呈現邊際遞減效應,這已成為行業共識。其原因在於,消費者在做消費選擇時,除了要算一筆經濟賬,更要算一筆綜合賬,比如:人身與財產安全、隱私保護、支付風險等。用戶對於企業的認知基本來自於核心業務,隨著多元化業務的融入,會讓用戶迷失心智,核心業務與多元化業務就如同相悖的事物,即標籤越重,用戶心智“錨定”越重,多元化業務對品牌的傷害越大,擴張後的業務越成功,品牌的力量被稀釋得越多。目前來看,美團的蛋糕是很大,但也讓用戶迷失的是,美團到底是個外賣平臺還是團購平臺,美團的品牌力量正被多項分支業務稀釋;再看大戰前的滴滴,專心只做打車市場,延伸出來的順風車、專車等實則是打車的補充,專注開拓縱深市場的滴滴卻在美團的叫囂下,沉不住氣做短板業務——滴滴外賣,實則是傻了。美團滴滴迷失在競爭戰略裡,但始終監督檢驗市場的卻是消費者。今天滴滴順風車出現審核漏洞,導致年輕生命的消逝;明天美團又會發生什麼驚世駭俗的新聞,Kopu君不得而知,但Kopu君相信,只有通過一次次的教訓,更加會警醒世人,辯證明智看待兩者的品牌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場跨界之戰只是兩個國際化水手在部分碼頭的必然交手。但是,如果他們對核心業務的專注也放一部分在商業約束上,擴張業務時也不忘初心,盡職盡責設計好服務環節,最終都將遊向想要到達的港口,贏得人民的尊重與擁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