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打贏二戰的可能性有多大?

武器裝備秀

個人覺得納粹德國打贏二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很多人會提出反駁意見,理論依據基本是戰爭初期1939年-1941年納粹在歐洲取得的輝煌戰果。但在所有“成就”中,能稱得上巨大勝利的只有征服法蘭西而已。

納粹眼中的主要敵人英國、蘇聯、美國都未臣服。

當法國投降的消息傳到柏林時,希特勒欣喜若狂,誰都沒想到號稱“歐洲陸軍第一強國”的法蘭西在短短一個月內戰敗了。對突如其來的勝利,德國上下並沒有做好準備,完全是運氣好。當時希特勒對內講話時表示,要抓住此天賜良機,迫使英國承認德國在歐洲的領導地位。以求儘快結束戰爭,鞏固既得利益。

誰知道,英國出了個主戰派首相丘吉爾,堅決反對與德媾和。憑藉大英帝國經營了幾百年的海軍繼續抵抗。納粹海軍實力就呵呵了,只能依靠空軍轟炸英倫三島。英國皇家空軍英勇反擊,單憑空襲怎麼可能擊潰英國?陸軍又不能游過去,戰事陷入僵局。

希特勒在戰前曾預言:這個世界上有兩個國家不可忽視,一個是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堅,一個是潛伏在東方的蘇聯。與傳統殖民帝國英法不同,他們領土都連接在一起,是一個完整的帝國,戰爭潛力極其強大。如果德國不抓緊時間在歐洲(主要指西歐)開疆拓土、分庭抗禮,那麼遲早有一天美蘇兩大勢力將在德國會師,瓜分世界。二戰後德國果然被冷戰一分為二,希特勒戰略眼光還是有的。

希特勒帶領德國人走的,既不是資本主義道路又不是社會主義道路。納粹解釋為“第三條道路”——國家社會主義。美蘇都不認為納粹是自己人,甚至相互指責對方。美國人說,納粹是極左;蘇聯人說,納粹是極右。在共同敵人“感召”下,美蘇走到了一起,攜手消滅“第三股”勢力。納粹怎麼可能對抗兩大帝國?

就算納粹在蘇德戰爭初期一路凱歌,兵臨莫斯科城下,但縱觀歷史,俄羅斯人面對強敵時往往採取防守反擊策略,利用廣袤的縱深拖死敵人。拿破崙做不到的,希特勒也做不到。納粹心裡很明白,自己跟蘇聯拖不起,如果在冬季前無法結束戰鬥,時間是站在蘇聯這邊的。所以納粹才會採取突然襲擊的方式,給在沉睡中的蘇聯人最大的打擊,快速結束戰爭。歷史總是驚人相似,當莫斯科保衛戰勝利後,納粹失敗的命運已經註定,總不能納粹每次都那麼好運,遇到法國這樣的對手。

西邊有個搗蛋的英國,東邊有個泥潭蘇聯,外加一個豬隊友日本,為了一己私慾把珍珠港炸了,納粹極力避免的情況出現了:美國參戰。俗話說,雙拳難敵四手,現在是六手,納粹可能勝利嗎?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最後還要提下納粹的兩個主要盟友意大利和日本。

意大利真是個“窮光蛋帝國主義”,明明國力不行,還做著羅馬帝國的美夢,正面戰場不幫忙就算了,在自己的主場北非還被英國人追著打。

日本又遠在東方,總不能指望100萬皇軍在歐洲登陸作戰吧?最現實的一套方案是派遣關東軍從東邊進攻蘇聯,最後和納粹在西伯利亞會師。可在諾門坎被朱可夫一頓胖揍後,皇軍也打消了這個念頭,轉頭去打美國了。

從盟友層面來看,納粹也不可能取得勝利。


我們愛歷史

可能是肯定有的。總結起來,德國戰術上是非常不錯的,但是戰略上有很多問題。總結起來,第一,德國首先要儘量避免兩線作戰,第二,儘可能晚的把美國拖入戰局。第三,德國作戰指揮部協調性應該做調整。第四,核武器也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來逐一分析其可能性。

德國避免兩線作戰的可能性

事實上德國在佔領波蘭後,蘇聯希望德國繼續進攻法國,以至於決戰英倫三島。而英,法所希望的是犧牲波蘭,然後禍水東移。令人遺憾的是,無論英,法還是蘇聯他們的願望都達到了。德國居然兩線開戰了。

蜜月期的德國和蘇聯


如果德國和英,法單獨媾和,未必不能得到他們的支持。當時英,法,美甚至認為蘇聯是比德國更可怕的怪物。美國甚至曾在支持德國還是蘇聯的問題上進行過討論。但是隨著法國的迅速淪陷,這個討論已經沒有了任何意義。

而蘇聯也非善類,蘇德在瓜分了波蘭時,蘇德完成會師,蘇聯還檢閱了德國軍隊。雙方還處於蜜月期。他們也有媾和的可能,而且可能性非常大。以英,法,美對蘇聯的仇視,德國如果能拉攏一番,未必不能進行合作。

所以德國有很大的可能避免兩線作戰,但是很遺憾它錯過了。

儘量晚的把美國拖入戰局

有人說這是日本的問題,也不盡然。日本主動挑起的事端,但是美國卻把歐洲戰場作為重中之重。美國幾乎把所有資源都用於了歐洲戰場,這個德國也是有可能避免的。當時德國外交部長也提醒希特勒,德國沒有對日本的義務,勸希特勒不要對美國宣戰。但是此時狂熱的希特勒不願聽任何意見,一意孤行的對美宣戰。


如果德國不對美國宣戰,美國的重心也沒有理由放在歐洲戰場。日本雖然和美國差距更大,但是日本牽制美國的能力還是非常大的。特別二戰後期,若非原子彈的威脅,日本甚至都要實施玉碎計劃了。

德國各個軍種配合有問題

空軍有納粹二號人物戈林統轄,但是戈林和陸軍的配合實在是不夠好。敦克爾克就是戈林信誓旦旦地保證空軍有能力消滅包圍圈裡面的英法聯軍。而在空襲倫敦還是軍事重地還是登陸海灘的問題上,戈林選擇了空襲倫敦,給英國人帶來恐慌,迫使其投降。結果英國非但沒有投降,德國空軍反而損失慘重,而倫敦的慘案反而刺激了英國人鬥志。


曼因斯坦曾向希特勒建議:“德國出動同時,實施登陸計劃,迫使英國空軍在英吉利海峽和英國沿岸的上空與德國空軍交戰。英國空軍將完全喪失完善的防空體系和本土作戰的優勢。”但是這個方案被希特勒和戈林拒絕了。

核武器研究出來的可能性

毫不誇張的說,這個幾乎可以決定戰局的走向。德國是最早研製核武器的國家,德國又佔領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鈾礦在捷克斯洛伐克。德國還有不遜於世界上任何國家的研究團隊,即便他們趕走了不少猶太人。原子的裂變現象就是兩個德國人——奧托•哈恩和弗里茲•斯特拉斯曼發現的。德國還有在原子能領域最有權威的海森堡,而且也是這個項目的負責人。

所以說,在研製核武器的道路上,納粹是和整個同盟國在競賽爭取時間。但是美國卻集中了除了納粹德國的所有國家的精英,進行這一場競賽。所以這也是個未知數。


漁耕樵讀

德國打贏二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事實上德國和自己的對手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的:德國僅僅只是一個千萬人口級的中等強國,而在其對手中卻有美國和蘇聯這樣洲級大國。1940年的德國大約有7000萬人口,全年鋼產量2150萬噸,發電量630億千瓦時;而同期美國的數據為1.32億、6070萬噸和1780億千瓦時,要知道美國是在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後才加入二戰,換句話說美國在和平年代的工業產能都遠遠高於戰時的德國,那麼一旦美國的戰爭機器全速開動起來就擁有完全碾壓德國的戰爭潛力;同時期的蘇聯儘管在技術層面還落後於德國,但也擁有1.7億人口、1830萬噸鋼產量、480億千瓦時發電量。儘管此時的德國已征服控制了整個西歐,但在鋼產量和發電量上也只是稍微領先於蘇聯,然而後者所擁有的勞動力資源卻是德國根本無法企及的,以致於當蘇德戰爭進入僵持狀態後德國赫然發現自己陷入了蘇聯的人海洪流中——這還不僅僅只是單純指蘇軍在前線拼人海戰術,與此同時在後方蘇聯利用自己充足的勞動力資源源源不斷生產出糧食、被服、藥品和武器並將其不斷送往前線,而德軍的後勤補給很快就隨著戰線越拉越長而日益捉襟見肘。

自此之後德國用了4年時間將自己的軍火產量提高了200%,然而同一時期美國的軍工規模擴張了整整19倍,到1944年美國的軍火產量已是德國的2.5倍、日本的6.7倍,德、日兩國的武器產量加起來還不到美國的零頭。與此同時蘇聯也奮起直追將自己的軍火產量提升至德國的90%,儘管直到此時蘇聯的工業技術仍不及德國,然而僅僅是龐大的體量就給德國帶來了無窮無盡的麻煩:當德軍越過斯摩稜斯克-基輔一線後儘管此時的蘇軍在德軍面前一觸即潰,然而德軍已然因為戰線過長而出現後勤乏力的現象,非戰鬥性減員日益增長。

即使在美、蘇這兩個洲級大國參戰前德國單挑英國也未必有十足的把握將其拿下——儘管此時的英國早已開始走下坡路了,但畢竟得等到二戰後大英帝國才正式解體,此時的英國依然擁有遍及全球的殖民地,這意味著英國可以調動的戰爭資源遠比德國雄厚。況且英國也並非孤軍奮戰——儘管德國征服了整個西歐,但需要對這些地區進行消化,英國則扶植各國的流亡政府和低下抵抗組織同德國對抗。雖然流亡政府和低下抵抗組織實力有限,但也能對德國起到一定的牽制作用。

而當蘇、美相繼參戰後德國戰敗實際上已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了——以德國有限的國力卻要單挑美、蘇、英三個巨無霸,不要指望日本和意大利:日本深陷中國戰場無法自拔,又擅自開闢對美國的太平洋戰場,早已是自顧不暇;至於意大利根本就是一個笑話。如果軸心國真要會師一處相互配合的話,那麼1942年應該是最佳時機:如果在這一年日本在佔領東南亞後向西進軍——自海路席捲印度洋、同時在陸上攻擊印度;德軍則在全力爭奪烏克蘭油田的同時強化在北非的兵力,那麼就有可能將各自的控制範圍聯結起來。一旦德、日成功在中東會師將會使中、蘇這兩個同盟國陣營中的陸權人力資源大國同外圍的美、英這兩個海權經貿大國隔絕開,從而使同盟國的人力資源和經濟資源無法相互配合。然而這只是德、日兩國一廂情願的設計而已,事實上當時德、日兩國都已達到自己擴張的極限:日本不可能在同中、美對抗的同時還有餘力向印度洋方向擴張,德國也不可能在烏克蘭和北非兩個方向同時出擊。所以關於二戰時期德、日中東會師的計劃始終只停留在紙面上。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德國打贏二戰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首先,德國失敗的原因在於豎敵太多。最終,最強大的海軍帝國英國,生產力最強的美國,幾乎無限陸軍資源和廣袤領土的蘇聯,聯合圍剿了德國。

所以按照二戰的進程,即便某些戰役德國獲得勝利,也終究免不了被消耗乾淨。

有人說,如果不去兩面作戰呢?

比如說,在與英國和平解決之前,不去進攻蘇聯。

事實上,這個假設並不成立。1940年6月,法國投降之後英國拒絕承認失敗,德國只能發起不列顛戰役,試圖殲滅英國空軍,再以空軍壓制英國海軍,最後登陸英國。而恰恰就是這場戰役令美國改變了對德政策,租借法案出臺,海量的物資已經確保英國不再可能失敗。

那末,在不能戰勝英國的情況下,德國不向蘇聯進攻,蘇聯的戰爭準備只會越來越強。英國和騰出手來的美國最終依舊會聯合蘇聯圍剿德國,那樣的局面比德國主動進攻蘇聯更糟糕。

對德國來說,這是一個死局。

畢竟,在美英特殊關係的局面下,只要英國願意讓出一部分利益,美國必定參加戰爭。還不要說日本作為德國盟友起到的負面作用。

又有人要問,如果德日意不簽署反國際協定呢?

也不可能。不簽署反CP協議,英美更不會放縱德國了。

德國的地理環境和政治軍事條件太差。想要突破一戰後的和約限制,柏林方面就必須在最初以反CP形象(對內)出現,做出將來要向蘇聯進攻的面目,以逐步武裝起來,否則德國一開始就會遭到英法的打擊,波蘭戰爭時更就不會看著波蘭陷落。

這是一個鏈條。

德國最初反CP,英法放縱,德國逐步武裝,擴張。等到突擊波蘭,英法困於條約宣戰,又在放縱德國,試圖等德國去進攻蘇聯。德國才不會那末傻,我現在和英法處於戰爭狀態,再去打蘇聯,就算獲得勝利,你英法再來輕鬆收拾局面?

還是一個難題。

不殲滅法國,就無法向蘇聯進攻。而殲滅了法國,英國又拒絕停戰。到了這,德國又打不下英國,只能回身去摧毀蘇聯。


張勇達州

德國貪的胃口太大,別和蘇聯和美國開戰,把除了蘇聯之外的毆洲國站領就可以收兵勝祘就是百分之百,非要和蘇聯開戰自取滅亡。日本犯了同樣的錯誤。妄想把中國美國和東亞全部吃掉。按德國和日本的勝祘是百分之百,但是結果是零。假如德日暫時取得了勝利,在群起攻擊之下很難鞏固?


志士明人

可能性可以說是一半,也可以說是沒有。德軍的戰略並不是一定就錯了。人們常把德軍少數的裝甲部隊看成了整個德軍,以為德軍整個接受了坦克裝甲戰術,實際上只是希特勒和少數指揮裝甲部隊的中級指揮官們接受,少數裝甲部隊的指揮官們理解了。但德軍大部分仍是非裝甲部隊,大部分的軍官並不接受和理解坦克裝甲戰術,因為作為傳統的步兵來說,他們的作戰方式決定了他們仍然要使用符合自己作戰特點的戰術去戰鬥,而不是裝甲兵的。而德軍指揮高層的高級軍官們,卻基本上都是傳統步兵出身,從一開始,他們與其他國家的陸軍指揮高層一樣,抱持著傳統的戰略、戰術思維,是坦克裝甲部隊的反對者或不支持者,僅僅因為受到了希特勒的重視,不得不表面接受,但內心仍然是不接受的,而希特勒無法去全面、具體的指揮整個德軍。所以,在戰爭進行的過程中,在裝甲部隊的戰術運用中,來自上級指揮官的限制,往往造成裝甲部隊行動的虎頭蛇尾,貽誤戰機,導致整個戰略的失敗。這從古德里安等人的回憶錄中,是可以看到。比如曼施坦因因為制定了阿登突擊計劃而被髮配到後方的後備軍;敦刻爾克時,古德里安的上司命令他停止前進,並不斷勸說和“恐嚇”希特勒裝甲部隊行動的巨大風險;在東線作戰中,古德里安多次被上級命令停下來等待步兵,裝甲部隊的等待、停滯不前,為潰敗蘇軍提供了喘息之機,令其得以重整軍備,建立起新的防線,在節節抗擊中,阻礙了德軍迅速完成戰略、戰術目標,為蘇軍更好的準備以後的戰爭爭取了時間。裝甲部隊的作戰行動,不僅僅是在戰鬥中消滅敵人,其更大的威力還在於製造恐慌,隨時隨地的突然出現,令敵人膽顫心驚,舉止失措,首先想到的是逃跑,而不是戰鬥,或作出錯誤的決定,導致作戰的失敗。二戰德軍的所謂兩線作戰,與一戰還是有區別。一戰中,德軍不得不在東西兩線同時投入大量陸軍作戰兵力與敵軍激戰,而蘇德戰爭爆發到盟軍的諾曼底登陸前這段時間,西線德軍作戰的主力仍是在東線發揮不了多大作用的德國海軍和北非極為少量的、僅有幾師規模的非洲軍團,及少量空軍,它對東線的影響並不大。巴巴羅薩計劃中,如果德軍三個集團軍群能夠同時發起進攻,而裝甲部隊的行動不受限制,蘇軍不可能在斯摩稜斯克地域重建防禦,德軍將長驅直入,一舉攻向莫斯科,斯大林很難冷靜的處理好,他與朱可夫等高級將領的關係,糾正錯誤,即使他認識到了朱可夫的正確,在莫斯科提前來到的、更為緊迫的危險面前,他將不會派朱可夫趕往列寧格勒,而是留在莫斯科。朱可夫到列寧格勒,對於列寧格勒的堅守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在他到達的那一刻,列寧格勒己到達崩潰邊緣,原列寧格勒的指揮者們己決定鑿沉波羅的海艦隊,炸燬兵工廠、水電站等重要設施,而這些在以後守衛列寧格勒的戰鬥中,發揮了致關重要的作用。朱可夫用極為粗暴的方式,一腳踢開會議室的大門,接管指揮權,命令取消一切原有決定。他在列寧格勒只呆了26天,但他建立的防線,直到列寧格勒解圍,也沒有被突破。他拯救了列寧格勒、拯救了整個北方戰線、牽制了整個德國北方集團軍群,迫使希特勒把中央集團軍群的裝甲部隊調往北方,進行了徒勞的助攻,延誤了中央集團軍群的進攻,為蘇軍在莫斯科方向加強防禦,爭取了時間。如果朱可夫沒有去列寧格勒,整個德北方集團軍群,將參加對莫斯科的進攻,它的實力,遠非北非軍團那幾師兵力可比。同樣,由於德南方集團軍群對烏克蘭的進攻比中央及北方集團軍群晚了一段時間,它對烏克蘭地區蘇軍進攻的突然性喪失了,而烏克蘭恰是蘇軍實力最強大部隊的所在,德軍在此啃上了硬骨頭,也不得不依賴中央集團軍群的協助。德軍在南、北兩個戰場拖延了整個戰爭進程,根本原因不是戰略問題,而是戰術問題。戰略是目標,而戰術是實現目標的具體手段,具體手段錯誤、失敗了,就會導致戰略的失敗。所以說,戰略上輕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才是相輔相乘,缺一而不可能成功。如果德軍沒有犯這些錯誤,它完全可以佔領莫斯科,取得戰爭勝利。可惜,歷史無法改變德軍的錯誤。關於天氣、美英援助、戰略轟炸都不是問題的根本原因。


沉140769451

希特賴發起的二次世界大戰~史學界也稱歐洲戰爭,唯一有種睿智的選擇就是:德軍佔領法國,法國投降,英國國內是戰?是和?還在激烈爭鬥時,就應該放下征服全歐洲的夢想,逼使英國,蘇聯做出更大的妥協和讓步,承認德國在歐洲的領導地位及世界霸權的地位,用同樣的不與英國,蘇聯,美國開戰的方`法,迫使美國做出重大外讓步,歸還一戰德國喪失的海外植民地,停止德國的戰爭賠償,利用斯大林並不想與德國開戰的懼戰心理,簽訂城下盟。這叫不戰而屈人之兵~孫子兵法!可惜的是,希特賴不知道,也沒學過孫子兵法,打下歐洲十多國家,法國投降,以為德軍就是天下第一,頭腦發熱,智商不足,發起針對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希望利用德軍機械化坦克裝甲兵團發起閃電戰,徹底打垮蘇聯,迫使美,英屈服,自己坐世界頭把交椅!沒想到英,美拋棄與蘇聯的政治岐見,全力扶植蘇聯打擊德軍,讓希特賴獨霸主宰世界的想想~便成黃樑一夢!反誤了卿卿性命!


前鋒35

沒有可能,以一國之力挑戰世界幾大強國,這種史詩級副本拼的是實力,不是戰術層面的幾場勝仗能扭轉局面的,也不是有幾個名將就能如何的。實際上在東線戰場高歌猛進的德軍已露頹像,後勤已經不堪重負了,更不要說美國參戰後建立了全球反法西斯同盟,徹底斷了德國的奶,光是在西線修工事就耗盡了德國的建材,德國戰敗是早晚的事。


馬喆700

不請自來,德國打贏二戰的可能性很大,其實只要做一些小的改變就可以了,1942年夏季,按照原定計劃,全力拿下高加索區域,對斯大林格勒只要破壞其港口功能即可,不需要出兵佔領,沒有了高加索 巴庫的石油資源,切斷了黑海的補給線,蘇聯怎麼樣先不說,羅斯福和他的高參就會明白,從納粹和紅色政權選一個應該選誰了,沒有了高加索的石油資源和後顧之憂,德軍可以重新從勒熱夫方向壓迫莫斯科並且可以更輕易的拿下斯大林格勒,即使斯大林退到古比雪夫,也將沒有能力和渠道再過得任何援助,而德軍可以通過土耳其進去敘利亞,和隆美爾夾擊蒙哥馬利的聯軍。


LAndyBonapart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