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词最是朦胧最是缠绵,读来让人不知为何而忧

冯延巳 ,又名冯延己、冯延嗣,字正中,五代江都府(今江苏省扬州)人士。五代十国时南唐著名词人、大臣,仕于南唐烈祖李昪、中主李璟,三度入相,官终太子太傅,卒谥忠肃。他的词近于花间派,多写闲情逸致,情词悱恻,可群可怨,而且文人的气息很浓,钟爱缠绵之辞,与温庭筠和韦庄只在伯仲间。他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有词集《阳春集》。以下列举冯延巳四首经典词略。

他的词最是朦胧最是缠绵,读来让人不知为何而忧​​​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敢辞 一作:不辞)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这是一首表达孤独惆怅之词,全词抒发个人惆怅忧愁之情,多愁善感的人伤春悲秋,这情的忧愁多是无缘无故,无事忧愁的情绪是难以抵制,莫名其妙难以说清道明。上片起句便以反问道处情困久抛之不去,为何却在闲逸时来纠缠困惑。春来忧愁依旧,这莫名其妙的就感伤起来,时常花前月下饮酒解愁绪,久成病态,却也不敢对揽镜照这消瘦愁容。下片第一句写眼前堤上柳,整首词中唯一完整描状景之句,柳多以象征离愁别恨,词人见此景又添新仇,年年无休止,独立小桥,寒风袭满袖,月上柳梢头,日向晚霞,路上行人渐断,已是寂寞人归后。词人最终还是没能表达出,到底为何而忧,想要吐露情感,又露还藏,真是让人琢磨不透。)


他的词最是朦胧最是缠绵,读来让人不知为何而忧

菩萨蛮·画堂昨夜西风过

画堂昨夜西风过,绣帘时拂朱门锁。惊梦不成云,双蛾枕上颦。

金炉烟袅袅,烛暗纱窗晓。残月尚弯环,玉筝各泪弹。

(这首词几乎都在状景,夜深人静,梦中惊醒后的孤独凄凉。上片画堂昨夜西风过,这西风吹彻灌满画堂,珠帘被这西风吹的时不时的敲打着朱门锁,美梦未成凄风吹醒,枕上美人双眸不停的眨着眼睛。“惊梦”一词遍能确定感情基调,闺中只独一人,梦中惊醒的美人不免失落感伤,西风凋零夜静清寒,美人枕上颦,一句隐约刻画出美人此的时是担惊受怕孤独寂寞的。下片:金炉的青烟慢慢的回旋升腾,纱窗外的天色渐亮照进闺房中,显的残烛火光暗淡失色。天上的半月像弯环,弹着琴不觉泪已滑落。晏殊《蝶恋花》之句:昨夜西风凋碧树,似有从中而来的感觉,画堂昨夜西风过。)
他的词最是朦胧最是缠绵,读来让人不知为何而忧​​​​

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这也是一首闺情词,可见冯延巳对缠绵悱恻的辞钟爱有加。上片:起句几日行云何处去,写出女主对流连忘返的夫君思念,他到底走到了哪里呢?难道忘了归来,他不可知这春天欲将到了劲头。百草千花寒食路,猜想此句女主似有担心丈夫去沾花惹草,而更加着急生恨,心中不停的发问。风餐露宿在长满野草闲花的路上,他的马车又会系在谁家的树旁?下片:泪眼倚楼频独语,痴情的人儿对夫君在外为何迟迟不归而感伤难过,频频独个自言自语顾影自怜。双燕飞来,陌上是否有见到过他?可惜这燕子怎么知女主为何而忧愁。缭乱的情绪如空中乱飞的柳絮,既然燕子无言,女主又百般思念丈夫,于是就在那悠悠的梦里去追寻他的足迹吧!)


他的词最是朦胧最是缠绵,读来让人不知为何而忧​​​

谒金门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这首词: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传为千古佳句,也引起一段小故事,李璟问:吹皱一池春水于爱卿何干。冯延巳说:未若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也!”于是君臣皆欢!这句表面写景,实则写人心,风突然吹起,把湖水吹的波澜起伏,这一吹把人的情绪都吹的起起伏伏。手捋着红杏花,闲引鸳鸯在小路上。手捋红杏花女主是把这怨恨殃及到杏花的身上,捋花泄气。独倚栏杆看双鸭戏斗,看着入神,在一旁助威使劲,不知这碧玉搔头都斜坠下来。终日望着君去的方向,始终未能见到君归来,惟有抬头仰望鹊鸟双宿双飞的嬉戏欢笑。)


他的词最是朦胧最是缠绵,读来让人不知为何而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