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大陸保存的唯一一份殿試狀元卷真跡,明朝的,看這字是種享受

從隋朝到清末,歷朝歷代共產生了592名狀元,這些狀元的試卷的確有流傳下來的,大陸保存唯一的真跡是明朝趙秉忠的狀元卷(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宮廷檔案中含有幾份清代狀元卷),而且是殿試試卷。殿試是科舉考試的最後一關,殿試第一名才是狀元,下面來看看趙秉忠的試卷:

這是大陸保存的唯一一份殿試狀元卷真跡,明朝的,看這字是種享受

趙秉忠試卷真跡

這是大陸保存的唯一一份殿試狀元卷真跡,明朝的,看這字是種享受

上面第一張圖片是真跡,第二張圖是現代圖書狀元試卷大全裡的內容。這個狀元卷現藏在山東省青州市博物館,價值連城。這個殿試試卷是趙秉忠寫自明朝萬曆二十六年,這年年僅25歲的他成了明朝萬曆年間的狀元。這篇試卷填補了我國宮廷檔案空白,是研究我國科舉制度和明史的重要文獻。這字體堪比印刷體,看這些字體簡直是種享受。不僅是趙秉忠,清朝末年狀元劉春霖的試卷字跡也非常優美,請看:

這是大陸保存的唯一一份殿試狀元卷真跡,明朝的,看這字是種享受

這是大陸保存的唯一一份殿試狀元卷真跡,明朝的,看這字是種享受

其實,古代讀書人的字跡都不差,因為古代讀書人要想進仕途,只是單純的學問好是沒有用的,寫字不好看,考官都不會看試卷的內容,因為字是讀書人的臉面。而且古代科舉考試對要求非常嚴格,不僅要字跡優美、工整,文章還要極有文采。在殿試上也就是皇帝眼皮底下答題寫文章,考生的心理壓力可想而知,能成為狀元實屬不易。

這是大陸保存的唯一一份殿試狀元卷真跡,明朝的,看這字是種享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