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書記”的扶貧情結

換下警服上便裝。初到三陽鎮高峰村,看到這裡的地域分佈和貧困狀況當時就驚訝了,自然村多而散亂,村集體經濟幾乎一張“白紙”,方丹當時就豎起了一個信念:“一定要腳踏實地走高峰村自己的致富之路,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到村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他走遍了高峰村每一處角落,走村串戶拉家常,傾聽村民的意見和建議,宣講黨的新政策,對117戶貧困戶幫扶情況都有了一本明白賬,把村集體及村民所需的摸了個清楚,逐漸地在腦中初步形成了一個發展規劃。

高峰村鄭家溪自然村盛產燕竹,其燕筍味道甘甜鮮美,但村民對燕竹缺少有效的科學技術知識支持,產量低,製作方法陳舊不美觀,沒有統一的銷售渠道等導致價格普遍較低。方丹當即有了“基地+合作社”的想法,於是就和村幹部商量,實地查看,全力打造鄭家溪燕竹基地,村幹部帶頭,貧困戶參與成立了歙縣高升燕筍專業合作社。同時在幫扶單位的大力支持下,積極引進新型企業主體,為燕竹種植培育提供科學技術知識支撐,下一步將引進製作燕筍的新設備,統一品牌、統一品質、統一包裝、統一銷售。“其實我們早就有了這個想法,只是一直找不到帶頭的人,這個城裡派出所下來的警察不簡單,做事實在,思路清晰,一心為村集體和老百姓著想,我們大夥都願意幹”,這是村幹部柯桂娟的肺腑之言。

是騾子是馬總要拉出來溜,做事誠不誠,幹事真不真,老百姓一眼就能看出來。方丹說,如今鄉村旅遊發展的如火如荼,村裡也看到了一些“商機”,發展“基地+合作社”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下一步高峰村將依託三陽鎮湖田山、燕窠大峽谷得天獨厚的自然旅遊資源優勢,引進外來資金,聯合村民打造屬於自己的農家樂(民宿)品牌,以“協會+農家樂(民宿)+合作社”的新路子,強化村集體發展能力,和實現集體經濟的新跨越,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在高峰村這張“白紙”上畫上濃重的一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