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中哪一個軍事行爲有違軍事常識?

焦澤山


《亮劍》是我國軍事題材電視劇中較為優秀的作品,劇中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和演員超高演技的表演,都給這部劇帶來了不少看點,但是也有軍事專家指出,這部劇中也有一些有違軍事常識的一些軍事行為。

李雲龍帶領的四個炮兵團所配備的裝備是五噸炮彈,而就當時的炮兵裝備來說,炮兵團所配製的炮兵裝備,大多數是從戰場上繳獲而來的美製105mm榴彈炮,一發炮彈的重量就可以達到15千克,所以這樣算來,五噸炮彈相當於300多發的炮彈,這完全不能滿足四個炮兵團所需要的火力。況且,當值的中共軍隊已經控制了日本人苦心經營的大連軍工廠,當時的主力縱隊並不缺少炮彈,尤其是李雲龍所屬的第二野戰軍是絕對的主力,一場戰役動用了4個炮兵團才配發300發炮彈實在可笑啊!

電視劇中,華北日軍組建了一支特種部隊簡稱特工作戰隊,這批特種部隊訓練有素全部都是i經過德國山地作戰訓練的精銳軍人,且裝備精良全部配備了美製M3衝鋒槍,但是根據電視劇的背景時間,結合美製M3衝鋒槍問世的時間,兩個時間是有出入的。而且,事實證明日本為以大規模裝備過的衝鋒槍是仿製德國M18而來的百式衝鋒槍,因此就算是日本要組建全部使用衝鋒槍的特種部隊,也是使用百式衝鋒槍而不是美製的M3。

《亮劍》許多有名的戰役中“和尚”使用捷克式輕機槍,向敵人陣營掃射了很長一段時間、張大彪再撿輕機槍掃射過程中剛才發現沒有了子彈隨手撿起陣亡戰友身上的彈夾。而捷克式輕機槍的子彈容量只有20發,這一點也是有違常理的。因為20發機槍子彈只能連續開火幾秒鐘的時間,幾乎不存在抱著它衝鋒的可能,中國人在仿製捷克式輕機槍過程中引入了30發彈夾設計,增加了機槍的火力持續性但是效果很有限,他只能進行半分鐘不到的連續射擊或者10次3發點射。

在作戰方面,李雲龍指揮自己的部隊在和日本陣地相距80米處挖坑,一直挖到距離敵人30米處。而當時日本部隊所配備的武器是三八式步槍,三八式步槍的射程為2600米有效射程為460米,所以說,當李雲龍部隊和日本敵軍相距80米處,日本軍隊就完全可以把李雲龍的軍隊一舉殲滅。而且當時日本軍隊配備的武器裝備還有投彈筒,投彈筒是完全可以在80米的距離瞄準發射,所以說,這場戰役的作戰策略是不符合常規的。


利刃軍事


我是兵說,我來回答!

《亮劍》無疑是近年來一部出色的有關戰爭題材的電視劇,但是也犯了不少有違軍事常識的錯誤。這裡指的《亮劍》為老版本,也就是李幼斌版的《亮劍》。

違背軍事常識錯誤之一:5噸炮彈。在電視劇中,換李雲龍撤離陣地的是4個炮兵團。當時我軍炮兵團裝備多為繳獲的美製105mm榴彈炮,一發炮彈重達15千克。五噸炮彈也才300多發炮彈,完全無法滿足四個炮兵團的火力輸出。

違背軍事常識錯誤之二:亂入的衝鋒槍。在電視劇中,華北日軍組建了一支特種部隊,大量裝備了美製M3衝鋒槍,時間上卻對不上。這把衝鋒槍最早出現時間為1943年,當時美軍也只少部分軍隊裝備了這款威力強大的衝鋒槍。然而在1941年日本與美國爆發戰爭之後,日本便很難獲得美式武器裝備。

違背軍事常識錯誤之三:捷克式輕機槍無限火力。抗日戰爭時期,捷克式輕機槍成為中國軍隊標配武器。在《亮劍》中也存在著捷克式輕機槍在不換彈夾的情況下,持續保持火力輸出的情況,事實上這款輕機槍彈夾容量只有20發。

以上就是《亮劍》電視劇中的軍事常識性錯誤,當時遠不止這些錯誤,歡迎大家評論補充:《亮劍》電視劇中違背軍事常識的錯誤。


兵說




首先毫無疑問是蒼雲嶺突圍之戰。

當時正值日本人對八路軍根據地進行掃蕩,李雲龍率領新一團負責阻擊日軍坂田聯隊,掩護總部和其他機關撤離。

當總部機關撤退後,李雲龍違抗上級從敵人薄弱環節撤退的命令,堅決從坂田聯隊的正面突圍出去。

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果成功大概也只可能存在在小說和電視裡。

日本的陸軍是當時亞洲最強的陸軍,不僅是他們有配套的炮兵和機槍,更重要的是日軍訓練水平之高,遠超過中國軍隊。


日本陸軍中有一本訓練教材叫《陸軍操練寶典》,基本上人手一冊。它規定了陸軍在作戰中的每一個動作,以及相互之間怎麼配合,還包括槍支的保管和保養。然後就是在平時的訓練和實戰中,把這些規定落實到行動中。

當時八路軍和日軍作戰的實際情況是,上百日本兵就能把上千的八路軍趕得漫山遍野跑。如果李雲龍真的能從坂田聯隊正面突圍,那估計早就把日本人趕出中國了。



然後就是李家坡之戰。

這一戰在歷史上是有原型的,也就是關家堖之戰。

幾百個日本兵歪打正著,闖進了太行山八路軍腹地,甚至襲擊了八路軍的兵工廠,對八路軍總部機關威脅很大。

彭德懷命令劉伯承部,再加上總部的警衛團,合計1萬多人,把這夥日兵包圍起來打。原來計劃是把日軍消滅掉,打擊一下日軍的囂張氣焰。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連續攻打了幾天,八路軍損失了約一兩千人,這夥日本兵仍在堅守,援兵也近在咫尺,八路軍不得不撤退了下來。

也就是說這一場戰鬥,所謂的李雲龍的坑道作戰和幾千顆手榴彈同時扔向日軍,純粹是一場意淫。



最後我們來談一談,李雲龍和楚雲飛去縣城參加平田一郎的宴會,順手消滅掉了小日本和偽軍的軍官,直接粉碎了日軍的作戰計劃。

這個情節明顯是不符合常規的。

不管是國軍還是八路軍,基本上都不會允許自己的團以上軍官去做這樣的事。

隻身犯險,去殺幾個日本軍官,這是軍統和鋤奸小分隊的活。風險極大,搞刺殺的人一般都很難活著回來。

在軍隊中能培養一名優秀的團長是相當不容易的,如果兩個團長在行動中失手被日本人活捉了,這就不僅是笑話,而且成了一出大悲劇。

日本人馬上就會知道他們是誰,並快速派出自己的軍隊去消滅這兩隻沒有軍事主官的軍隊。

同時這也是嚴重違反組織紀律的事,在小說中只是為了突出主角的英雄氣概,看了大可一笑置之。如果相信了,那就變成傻子了。


新知傳習閣


作為文藝作品,《亮劍》無疑是最成功的抗戰片。

但是,無論再優秀的文藝作品,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不合常理的地方。

一、伏擊華北觀摩團。

當時的鬼子意圖很明顯,師長已經強調,有一夥不一樣的鬼子可能會對八路軍總部發動襲擊。要知道,保護總部指揮中樞那是不容半點差池的。那可能關係到整個戰局的成敗。即使是李雲龍膽子再大,再不按常理出牌,在這個問題上作為一個征戰多年的指揮官,我相信此時也不敢有絲毫異想。同時,作為華北觀摩團這麼重要的一個團隊,鬼子的防護卻在李雲龍一個營的攻擊下幾個小時解決戰鬥,這太不合理。要知道,即使是伏擊,在抗戰期間,消滅一個鬼子的小分隊都很困難。別說是一個觀摩團,豈是一小丁點兵力輕而易舉地被消滅。當然,老總在總部危險時堅持不轉移也是一種文學上的渲染,即便彭總脾氣再倔,相信在總部受到危險的時候,也不可能意氣用事。

二、殲滅坂田聯隊隊

一炮幹掉坂田聯隊指揮所,那是亮劍中最大塊人心的。但是想想就好了。

小鬼子並沒有那麼囂張,李雲龍部反衝鋒至鬼子陣地前沿五百米的地方,為了給山炮贏得有效的射擊距離。但是,如果你攻擊到敵方指揮所500米的距離了,而敵人的指揮所還不轉移的時候,這樣的敵人也太愚蠢,莫說坂田聯隊是日寇精銳,就連普通的偽軍也知道,要把指揮所後撤吧。

三、山本無功而返

山本率領特種部隊與八路軍指揮所近在咫尺,而收到觀摩團被殲滅後主動回撤。似乎說的過去。但是如果是真正的戰爭,山本真的會如此輕易放棄嘴邊的肉嗎。不可能,箭在弦上,一個沒有觀眾,不可能成為他後撤的理由。


大嘴大師


亮劍電視劇是由海潤影視製作公司出品發行的一部關於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三個時期一位軍人李雲龍和他的部隊保家衛國的故事,這部電視劇非常好看,當年第一次播的時候,首播收視率為10.3 %,全年收視率為7.883%。而且在2017年,收視率達到了10%,這是很可怕的,因為這是一部2005年上映的電視劇,距2017有12年了,還能取得如此高的收視率,其選材優秀,特效精湛和很大關係,比現在很多抗日神劇好多了。但是畢竟是電視劇,還有很多不科學的,請看下文分析。

最招吐槽的武器就是那日本特工隊的那把美國m3衝鋒槍了。這種槍服役於1942年,而特工隊出現的時間差不多為1941年後期,所以這是一把穿越了的槍。。。。不過比起別的電視劇那把awm狙擊槍,這把誕生於1年後的槍還算靠譜。

在一集中,李雲龍要求部隊在距離日本陣地80米處開始挖坑,一隻挖到30米處,但是,當時日本製式步槍有板38式步槍的瞄準器標尺射程為2600米,有效射程為460米,而80米日本軍隊完全可以輕輕鬆鬆打到李雲龍的軍隊,所以這是不科學的,而且日本軍隊的投彈筒也不是吃素的,30m處我軍可以把手榴彈扔進日本軍隊陣地,那麼日本軍隊也可以吧手榴彈扔進我軍的陣地,所以這是錯誤的。

日軍特種部隊首領山本一木向部下說1939年諾門坎戰役上千輛t34坦克衝鋒,但是t34坦克與1940年才服役,而且在諾門坎戰役中蘇軍才490多輛bt5和bt7坦克,如果一場戰鬥就幾千量坦克,那麼這場戰役應該有上萬量坦克吧。

但是亮劍電視劇在我國電視劇中還是非常良心的,最初的版本值得一看。


諸葛小徹


我是一個退伍老兵,可能是因為當過兵,也經歷過戰爭的原因吧,平時很喜歡看戰爭題材的影視作品。亮劍這部電視劇我至少看了五遍,沒一次看都特別激動。這也許就是亮劍的成功之處。



影視作品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這是影視作品的創作規律。具體到亮劍中有沒有違反軍事常規的情節,我覺得還是有的。我認為其最大的不合理就是殲滅山崎大隊的那場戲。

為什麼這麼說呢?

歷史上殲滅山崎大隊的原型戰鬥應該是源於

1939年10月下旬,日軍第4獨立混成岡崎大隊之600餘人竄犯到我八路軍一處重要的黃崖洞兵工廠附近的關家堖地區發生的。這次戰鬥是八路軍作戰史上最殘酷的攻堅戰鬥之一,雖然殲滅了岡崎大隊的絕大部分500餘人,但是八路軍也付出了一千餘人的傷亡代價,最終由於日軍增援部隊的壓力,以至於八路軍最終未能全殲,遺憾的撤出戰鬥。

電視劇中,當八路軍對死守在關家堖的日軍發起多次進攻受阻,李雲龍率部隊用土工作業的方法,挖掘壕溝挖到抵近日軍陣地30米左右的攻擊距離,讓戰士們集中投擲手榴彈對日軍發起突襲,藉手榴彈爆炸掩護大部隊衝入敵人陣地。


在計劃實施之前,李雲龍曾經說過一句話,意思是就是個娘兒們也可以把手榴彈扔到敵人的陣地上。這句話的意思明擺著八路軍要挖掘的壕溝距離敵人很近。從電視劇的劇情來看,日軍防守的位置在高處,八路軍出於仰攻位置。八路軍要實施的挖掘壕溝的作業,是要在防守嚴密的日軍眼皮底下進行的,這種作業方式顯然會被日軍發現,在實際戰鬥中肯定是行不通的。即便是僥倖挖到了日軍鼻子底下,日軍同樣會把大量的手雷扔進戰壕。因此,從這種情況來說這很明顯不符合事實。如果採取挖掘地道的形式還靠譜一些,不知道為什麼電視劇的導演忽視了這一點。


當然,這點小瑕疵對於亮劍來說無關緊要。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一起交流。


老去的老兵


《亮劍》中違反軍事常識的地方很多。作為藝術加工可以理解。並且《亮劍》是綜合了我軍歷史上很多將領的事蹟加工而成的。相比較當下的包子雷、褲襠藏雷、鐵道飛車等,已經很寫實了。

如果從軍事的角度來講,無論是蒼雲嶺突圍,還是李家坡之戰,都有其不合理之處。

但是最不合理的,卻是伏擊觀摩團的一段插曲。

當時,楚雲飛來到獨立團蹲點,李雲龍想打一仗給他看看,正好部隊也需要冬衣,所以他下了個套,準備伏擊虎亭的鬼子。

沒想到,由於日軍觀摩團的到來,周邊鬼子的第四、第九旅團有異動,只得取消了行動。

此時,獨立團奉命護衛總部側翼,不能私自行動。而李雲龍卻對鬼子的兵力調動產生了好奇,他想看看鬼子要幹什麼?他覺得其中一定有問題。


於是,李雲龍做出了一個違反軍事常識的行動:他讓趙政委帶人保護總部,自己卻帶著一個營潛伏在鬼子的必經之路。

最終,李雲龍“巧遇”鬼子觀摩團,全殲之。


這段劇情,看起來讓人熱血沸騰,感嘆於李雲龍的戰場嗅覺之靈敏。但要是按照軍法條令,李雲龍已經被槍斃了。

置總部安危於不顧,置老總安危於不顧,不服從命令、不聽眾指揮,私自調兵,其心可誅!

這事要是真發生了,他李雲龍有幾個腦袋?部隊軍令如山,容不得半點越線。敢於這麼做的將領,是在找死。

帶兵不是過家家,做為一個身經百戰的老兵,做為一個經歷過AB團的老戰士,他李雲龍會不知道此中的厲害關係?

為了突出李雲龍的牛逼的這段劇情,實際上是最不符合軍事常識的一段情節。


脂肪故事


《亮劍》可以說是近十幾年來,拍攝最為成功的一部抗日劇了。劇中團長李雲龍更是成了大家比較崇拜的對象,這也那些神劇遠不能及的。



我認為“人海衝鋒”有違軍事常識。在電視劇中,我們會看到日軍成群結隊的發起衝鋒,然而真實戰場上的日軍卻是以散兵線向敵方陣地進行推進。步兵以小隊為單位展開戰鬥隊形每個戰鬥隊形之間間隔五十米左右,而每個隊形之間士兵的距離也會在二十米以上,這樣的攻擊隊形才能把敵方炮擊與機槍射擊的威力降到最低。

“人海衝鋒”也是眾多抗日影視劇中出現的畫面,是影視作品為了說明戰爭的殘酷和慘烈的需要。


 MOONLIGHT 


電視劇《亮劍》是大家最愛看的抗戰作品之一。個人認為《我的團長我的團》和《亮劍》是抗戰片中最優秀的代表作。然而金無赤金,人無完人。再好的作品也有瑕疵,並不是雞蛋裡面挑骨頭,只是希望以後的作品能精益求精,更進一步。

1、《亮劍》上過分強調美製M3衝鋒槍比日製三八大蓋好,這兩種槍作用都不一樣,一個是近戰,一個是遠距離,怎麼能比呢?M3衝鋒槍在中國被稱為三七衝鋒槍,即民國37年(公元1948年)引進的,在此之前,中國戰場上從沒出現過,劇中不應該忽視步槍的威力和作用。

2、山本特工隊全拿衝鋒槍,當時德軍特種部隊拿的栓式步槍都佔了很大比例,衝鋒槍射程太近!不知道為何李雲龍,張大彪硬說衝鋒槍比步槍好,翻閱資料記載日本人偷襲八路軍指揮部的是真的,但當時不是特種兵,是化裝成八路軍,但由於口音,及地理通訊等問題這個計劃就半途而廢了。

3、劇中李雲龍是解放軍將領眾多原型的集合體,我軍猛將王近山就是其主要原型,我還是比較喜歡王瘋子這個綽號的,呵呵~,但王近山可是一員儒將,尤其喜讀兵書,戎馬倥傯間也不曾間斷,並且於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參加了上甘嶺戰役。和劇中李雲龍塑造的大老粗形象可是相差十萬八千里!

4、鄭重說明:《亮劍》我只看過老版的,以後翻拍的本人連片花都沒看過,也不忍直視,害怕破壞我心目中英雄形象!


偸芀


大家都說了那麼多,我補充一點個人的觀點:

有一個問題是我們大多數電視劇都會犯的,那就是人員扎堆,衝鋒陷陣的時候恨不得大家抱在一起往前衝,這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的

根據實際的戰術需要,人與人的間距一般都要在10米以上的,主要也是為了減少傷亡,因為比如炮火襲擊的話,人與人離得近就會大面積的傷亡,甚至於敵人狙擊步槍、重機槍都能打個串糖葫蘆,所以說實際作戰中,人和人之間不會那麼密集地行動。

而且一般情況下,進攻的時候是採取交替掩護的方式進行的,比如一個班分三個組,兩個組掩護,另一個組向前移動,而後交替前進,這樣既保證對敵人火力有個壓制,同時能夠保證己方向前移動的安全性。

不過人員密集一些也是電視劇裡面的需要,不然一個鏡頭裡面就能拍到零零散散幾個人,可能視覺效果不好,但是美軍的演習經常都看不到人,實戰中也是這麼一種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