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為什麼會讓人變得舒服?

波波桑

  人們總是希望有美好的時光,而美好的時光就是在享受親情、愛情、友情時,在遇到開心刺激的事情時,在這個時光裡,身體美好的感覺,是離不開多巴胺的。說到多巴胺,相信大多數人是陌生的,不知道多巴胺是什麼東西。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衝的化學物質。這種腦內分泌物和人的情慾、感覺有關,它傳遞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另外,多巴胺也與各種上癮行為有關。也就是說沒有了多巴腔的參與,這個世界上也就沒有了酒鬼、癮君子、賭徒、茶仙、咖啡紳士等人群,當然如果沒有了多巴胺,這個世界也就沒有了美好的愛情,人們也沒有了七性六慾,人就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勇氣和力量。多巴胺有積極的一面,當然也有消極的一面。

  那麼多巴胺為什麼能夠讓人有舒服的感覺呢?原因如下:

  一、多巴胺是NA(去甲腎上腺素)的前體物質,是下丘腦和腦垂體腺中的一種關鍵神經遞質,多巴胺的作用是把亢奮和歡愉的信息傳遞,人們對一些事物上癮主要也是因為它。從理論上來看,增加這種物質,能讓人產生興奮的感覺,但它會令人上癮。

  二、香菸中的尼古丁會令人上癮,是由於尼古丁刺激神經元分泌多巴胺,使人感到快感。男女進行性行為的時候,性荷爾蒙會分泌出睪酮和雌激素,會分泌多巴胺和血清胺 ,多巴胺是在愛情中最重要的物質,會讓人處於興奮狀態。

  三、人的生理狀態和精神狀態無時無刻不處於體內各種激素的調控之下,激素們演繹著複雜冗長的劇情,呈現出人生百態,多巴胺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人們總是貪戀美好的感覺,多巴胺帶來的興奮的確可以使人上癮,如同吸菸、酗酒帶來的感覺一樣。


家庭醫生在線

神經元和神經遞質

  圖示左右大腦不同區域大致和哪些功能相關。

  顯然不管要完成哪種任務都是很複雜的,即便基礎的看和聽也同樣如此,都不是一個神經元能夠完成,而是需要一大群神經元按照恰當的方式組合在一起,才能完成這些任務。人類的大腦大約由100億個神經元組成,這些神經元通常組成不同的核團,進行功能上的分工。那麼神經元彼此之間如何組織在一起呢,這是當今大腦研究中的關鍵問題之一,被稱為大腦連接組學。而這個領域的研究者認為,每個不同的個體的差異,歸根到底是大腦中神經元的連接方式有所差異。

  如果我們繼續追尋到更微觀的層次,我們會發現兩個神經元彼此之間並未直接接觸,這導致在神經元中傳導的電流(神經衝動)並不能直接傳遞給別的神經元,兩個神經元之間要傳遞信號,需要通過化學物質進行中介,這些中介化學物質我們就稱為神經遞質。神經元彼此之間的突觸聯繫異常眾多,平均而言每個神經元與大約其它10萬個神經元之間存在聯繫,而這正是前面連接組學想搞明白的問題。

  而多巴胺作為最古老的神經遞質之一,廣泛的參與著大腦中各項功能的正常運作。目前為止,神經科學家在大腦中發現了四條涉及多巴胺的神經通道:中腦—邊緣多巴胺通路、中腦—皮質多巴胺通路、黑質—紋狀體多巴胺通路、結節—漏斗多巴胺通路。

  這四條通路中的多巴胺多了或者少了,都會引發疾病。其中最知名的疾病有兩種:精神分裂症與帕金森病。目前認為,精神分裂症與中腦—邊緣多巴胺通路中

多巴胺過多&中腦—皮質多巴胺通路中多巴胺缺乏有關,而帕金森病則是由於黑質—紋狀體多巴胺通路中生產釋放的多巴胺能神經元的過度死亡有關,換句話說就是在特定位置釋放的多巴胺太少,引發了帕金森病。所以,簡單的說多巴胺的多或少意義不大,我們的大腦是個相當精密並複雜的儀器,而如多巴胺這樣基礎並重要的神經遞質,擁有眾多的功能,它也參與了大腦的獎賞通路,因為演化讓我們去追逐社會地位\性\戰利品的手段就是通過在特定的神經核團處釋放多巴胺,作為對我們行為的反饋。總的來說,我們被設計成了近乎完美的傳播基因的機器,而我們的行為如果偏離了傳播基因這條路線就會被懲罰(多巴胺分泌下降)反之就會被獎勵(多巴胺釋放增加)。但人類早已經找到了作弊的辦法,繞過大腦內置的獎賞評估系統,直接拿到獎勵,但這種行為非常的危險,即便是正當的藥物也需要在精神科醫生指導和評估下服用。因為,這很容易把大腦給玩壞了,而我們尚不知該怎麼修復一個壞掉的大腦。


 


三思逍遙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它在人的大腦中產生。像許多神經遞質一樣,多巴胺擁有幾個不同的功能。多巴胺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中起到關鍵作用,它也與大腦複雜的動機與獎賞系統有關。多巴胺水平的改變會引起一系列的症狀和問題,從帕金森綜合徵到注意力缺失症。

在大腦中,神經遞質釋放並不會引發感覺(反之亦然)。神經遞質釋放是理解大腦中正在發生什麼事情的一種非常低水平的描述,而感覺和行動則是更高水平的描述。感覺是一種複雜的過程,不單單是神經遞質(如多巴胺)釋放的問題。

事實上,多巴胺的釋放是與意想不到的獎賞有關。多巴胺的機制如下:當人選擇某種行動時,大腦會重新連接自己,以獲取新的信息。如果大腦的目標狀態值和行動優先級獲得更新,就會引發一種令人驚訝的獎賞。然而,一旦大腦的環境模型得到更新,獎賞就不再令人驚訝,而短暫的多巴胺釋放也就隨之消失。

這就是為什麼多巴胺被認為是一種獎賞機制,而不是讓人感覺良好的原因。並不是多巴胺引起了動機,而是多巴胺的釋放是一種潛在的行動優先級的機制,這是動機的基礎。科學家認為,多巴胺被送往前額皮層和基底神經節能夠做到這一點。

在前額皮層中,多巴胺可能改變了價值觀和目標,讓人“渴望”去尋找一個特定的目標。在基底神經節中,多巴胺改變了自主活動來重新引導行動。於是,這些機制共同把行動導向獎賞活動,從而讓人產生滿足的感覺,這是人們所貪戀的。


火星一號

作為一個比較熱門的詞彙,“多巴胺”到底是什麼東西呢?人類生活的世界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刺激,當任何一種刺激作用於神經時,神經元(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單位)就會有比較靜息的狀態轉化為比較活動的狀態,這就是神經衝動。人體內的神經衝動分為兩種,一種是電傳導,一種是化學傳導。而化學傳導是藉助神經遞質來完成的,不同的神經遞質,會使人產生不同的反應。多巴胺就是一種神經遞質,然而多巴胺到底使人產生何種反應、有何種作用一直以來都是科學家們研究的重點。

大部分人都認為多巴胺可以使人產生快感,讓人感到舒服並沉迷其中。但是,有科學家已經做出實驗發現增加或者減少多巴胺並不會改變人們對某物的快感體驗,反而會改變人們的動機,也就是說多巴胺會使人對一些正常的行為產生強烈的慾望。比方說,如果喝水會讓人分泌多巴胺,則水喝的越多,多巴胺就會讓人對水的慾望越強。而一些成癮類藥物會控制多巴胺的分泌,使人對該藥物產生強烈的慾望。例如,某些感冒藥按照醫囑少量吃的人不會產生成癮性,但是增大劑量或是重複使用,就會使人產生成癮性。這就是因為感冒藥中的某些成分會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增大劑量或重複使用時,導致多巴胺分泌增加,改變了人們對該藥物的動機,使人對該藥物產生不可控制的佔有慾,也就是上癮。如果減少上癮者體內多巴胺的分泌,他們甚至連喝水吃飯的動機都沒有了。

總之,科學家認為多巴胺並不會直接讓人產生快感,感到舒服,但是與動機和學習有關是科學家們普遍認可的。既然多巴胺會使你產生對某件事物的強烈動機,若你恰好在做相應的某件事或接觸相應的某人或物,那麼自然有可能產生類似於“舒服”、“過癮”等感受了。我們應該感謝多巴胺,讓我們可以時常通過做喜歡的事情而讓自己感到舒服,人生的美妙之處,不正是在於此嗎?


鵜鶘心理夯小七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神經遞質指的是在突觸(神經元之間在功能上發生聯繫的部位)傳遞中擔當“信使”的特殊化學物質。神經科學家克努森曾用實驗證明:多巴胺會促使人們期待得到獎勵,但不能感覺到獲得獎勵時的快樂。也就是說,多巴胺控制的是行動,而不是快樂。

當大腦發現獲得獎勵的機會時,它就釋放出多巴胺這一神經遞質,其產生的效應包括尋覓、希望、渴望和慾望。任何我們覺得會讓自己高興的東西都會刺激獎勵系統,比如美食、漂亮的衣服、他人的微笑和讚美等。大腦正是靠對快樂的承諾讓我們不停地去行動,以獲得快樂的感覺。因此,多巴胺的分泌會讓我們去不斷尋求滿足感、去追求快樂,感到有慾望。

但多巴胺也有其陰暗的一面,當我們有所渴望的時候,獎勵的承諾帶給我們的壓力和快樂幾乎不分上下。渴望並不是總能讓我們感覺良好,有時也會讓我們感到自己墮落了。當獎勵系統釋放多巴胺時,同樣也向大腦的壓力區域發出了信號,刺激了壓力荷爾蒙的釋放。因此,在我們期待目標的時候,也會感到焦慮。

回到題主的問題,多巴胺並不是讓人變得舒服,大量的多巴胺並不能產生快樂的感覺,那種感覺更像是一種激勵。研究表明,即便摘除了小白鼠大腦中的多巴胺系統,它們仍會在吃到糖果時露出傻傻的笑容,但是它們不會為了獎勵而努力。也就是說,即便小白鼠喜歡糖,但在吃到糖之前不會想要糖。因此可以看到,沒有了多巴胺,也就沒有了慾望、失去了動力。而沒有慾望的生活,可能也不能稱之為生活了。


鵜鶘心理

多巴胺傳遞快樂

說一些直接的吧,多巴胺是大腦中的一種化學物質,主要是神經傳導物質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衝的。神經脈衝可以理解為就是神經細胞之間的一種交流。

多巴胺就是傳送在這些細胞之間的一種“信息”的一種物質。而主要傳遞的就是興奮和愉快的信息,而這種物質會直接影響人們的情緒。

多巴胺這種物質會再某些情況下被刺激,這種腦內分泌物和人的情慾、感覺有關,它傳遞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另外,多巴胺也與各種上癮行為有關,而諾貝爾獎得主Arvid Carlsson 正因確定多巴胺為腦內信息傳遞者的角色,使他贏得了2000年諾貝爾醫學獎。

香菸中的尼古丁會令人上癮,就是因為尼古丁刺激了大腦中的神經元釋放更多的多巴胺,讓抽菸的人感覺一種快感,也有研究表明,愛情的產生也是因為多巴胺給戀人帶來了“粉紅色“的感受。

從理論上講增加這種物質,就會讓人興奮,事實上人們也將多巴胺應用在醫療上。

現在已經有多巴胺的藥物,不過口服無效,需要靜脈滴注時在肝、腎及血漿中,這樣單胺氧化化酶和兒茶酚氧位甲基轉移酶迅速降解為無活性化合物,作用時間短暫。約25%劑量可在腎上腺素神經末梢代謝為去甲腎上腺上腺上腺素,但大部分轉化為多巴胺相關性代謝物,經腎臟排洩。

奇幻科學城

我研究戒色,也研究過戒毒、戒菸、戒酒,戒網癮,戒購物癮,這些我都研究過,成癮這個現象如同過敏,可以有各種刺激物和源頭,所以,給自己一個無毒環境很關鍵。成癮現象按性質分,可以分為生理成癮和心理成癮。人的成癮機制和多巴胺密切相關,多巴胺是負責在大腦細胞之間傳遞信息的一種遞質,是大腦快感中心的源泉之一,因為它主要負責傳遞亢奮和快感的信息,成癮者的多巴胺分泌往往處於失控狀態。戒色必須糾正這種失控狀態,戒色就是戒性癮,很多人戒不掉就是心癮太重,潛意識深處有太多的黃毒,要清除掉這些黃毒唯有徹底改造思想,否定那些讓你上癮的內容。看到美女如果第一反應是起邪念,那就完蛋了,如果第一反應是白骨觀和不淨觀,那就對了,久而久之,你的定力自然會變強。

“新奇,新奇,更多的新奇!多巴胺會因新穎的事物而急升。一輛新車、一部新電影、最新的電子產品......都會讓我們對多巴胺上癮。所有新事物的刺激感都會隨著多巴胺下降而消失。”最初用大白鼠進行的實驗程序如下:把一隻公鼠和4、5只處在發情期的母鼠一起放到一個封閉的盒子裡。公鼠馬上會和所有的母鼠開始交配直至最終精疲力竭。雖然母鼠會繼續觸碰向公鼠求歡,但公鼠不會有響應。然而,如果新的母鼠放入了盒中,公鼠又會變得警醒,再次煥發能力與新的母鼠交配。柯立芝效應是這樣運作的:雄鼠的大腦對舊的雌鼠所釋放的多巴胺越來越少,但是當新雌鼠出現,它就會急升。

就像很多人沉迷邪淫,其實也是如此,是一個不斷尋找、又不斷厭倦的過程。獲得新的刺激後,多巴胺急升,當逐漸厭倦後,就進入了“不應期”,這時候就需要新的刺激來重新激發。男性的本能就是需要不斷新鮮的刺激,特別是看到新奇的誘惑圖片,很多戒友就無法自控了,新鮮感具有一種魔力,能夠讓人深陷其中,其實我們只是被多巴胺愚弄了!從心理層面的來講,那就是被心魔附體了,從生理層面來講,那就是被多巴胺控制了。爽的感覺來自於多巴胺的升高,空虛的感覺來自於多巴胺的回落。在一升一落之間,迷失了自己。多巴胺的瘋狂分泌就像一場頭腦風暴,給人帶來爽的體驗,但是請記住,風暴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這種爽為身心健康埋下了極大的隱患,很多人只看到短暫的爽,卻看不到由之引發的無量痛苦。


氣宇非凡

1.人只有活著時候腦子裡的各種神經介質、各個區域的神經細胞才能發揮不同功能和作用,但是人的腦子是人體中唯一不能做活體病理杆查的器官。人死亡後不會留下任何認知、意識、思維、記憶等痕跡。這就是為什麼涉及到精神、心理、思維、藥癮等的研究進展甚慢,有些甚至水遠無法徹底解決的原因。

2.多巴胺也好,其他神經介質也好各有已知和未知的幾十種亜型,不同的亜型有不同的功能,至今人類對它們的認識很膚淺,況且不同神經介質中不同亞型的排列組合又會產生各不相同的疾病和症狀。多巴胺由於不同亞型水平低下可以表現為不同的疾病: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綜合症、抑鬱等。所以不要簡單理解為多巴胺是人興奮的物質,那麼大惱中的內啡肽呢?這是公認最能使人興奮的介質!


又一個門外漢

多巴胺能使人感到愉悅,其本身並非很神奇。作為大腦中樞來說,完全可以是一些糖,或者是一些鹽的成分釋放,而使人的大腦中樞產生愉悅的情感,只不過現在剛好是多巴胺讓人感到愉悅而已,是人類進化的主宰選中了多巴胺。現在多巴胺已經可以人工合成,通過注射來醫治一些其他的疾病。作為多巴胺來說,最神奇的還應該是它的腦血屏障。所謂的腦血屏障就是指血液內的所有成分是有選擇性地進入腦內,屏蔽掉了許多對大腦會產生影響的物質,其中就包括多巴胺。正是因為有了腦血屏障的存在。才使得人類不能主宰自己的慾望。因為如果沒有了腦血屏障,人類完全可以通過注射來使得自己的所有慾望得到充分的滿足。為了阻止人類能夠獲得主宰自己慾望的這條捷徑,主宰人類進化的力量,就通過腦血屏障這一手段切斷了人類的這條捷徑。多巴胺是人類所有快樂愉悅習慣成癮性的源頭,最直接的定義——人類其實就是為了多巴胺而活,人類所有的努力堅持付出,只不過是為了得到腦內多巴安的獲得而已。所以多巴胺這個問題值得大家深入思考。


杭燃王少府

那必須的,就是大汗淋漓的時候,比如跑步,運動,嗷嗷累的時候,再堅持十分鐘,突然不累了,可以嗷嗷繼續,越來越happy,這就是多巴胺。

還有就是make love,秒射當然沒有多巴胺,必須大戰三百回合,精力全部釋放差不多了,共同高潮,才是high啊,這就是多巴胺的魔力。

親,去猛幹,人生苦短,及時多巴胺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