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制引进大牌外援,国内球员如何让成长?

用户67572469

引进大牌外援,对于本土球员的成长是弊多利少,这一点,从中国男篮的发展现状上,就已经给出答案。但这只是针对于本土球员的发展层面上而论的,要是对于CBA联赛的商业价值方面来看,似乎外援越大牌,联赛的商业价值越高。


由此可见,本土球员的发展和联赛的商业价值,还真存在着矛盾的一面。所以说,CBA联赛直到现在,外援问题一直是比较棘手的问题。特别是三外援球队,场上总共才五个人,老外占了三,两个本土球员几乎都是陪衬。比赛的场面倒是火爆了,可本土球员得到了什么?不会只为了甘当绿叶吧?

以前我也讲过,CBA的球队,绝大多数都是外援掌控球队

。外援把持着大部分球权,比赛怎么打,如何选择出手时间,这些都是外援说了算。连最后时刻的关键一攻,也基本都是由外援来完成,本土球员绝大多数已经没有这个勇气了。所以,现在的中国男篮打国际比赛,球员们往往都是出手犹豫,找依靠,自己不敢做动作,而失去机会。


球释体育

在看到题主的问题时,本人的心情很矛盾!

为什么要引入外援?是因为在95/96赛季开始将原来的甲A改成CBA列入职业联赛后由于当时的八一队是整个中职篮里头一枝独秀,其他球队无法和八一抗衡,当时CBA的创始人~李元伟为了平衡各支球队的实力,并具有更好的观赏性,于是就开放了引入外援的政策!

当时的广东宏远,响应最为积极,马上赋予了行动,引入了外援,并尝到了非常不错的甜头,一举拿下了好多总冠军!之后各支球队都在效仿广东宏远的做法,一下子把原来八一一枝独秀的格局开始平衡了起来…并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当年李元伟的本意是:1,平衡各支球队的平均水平!2,给联赛更具有观赏性,使球迷更愿掏钱购票进场看球,不至于空场!3,取到传帮带的作用,学习外援的打球技术,和篮球文化,来提升本土球员的篮球技术和球队的整体水平!

本意是不错的,但是随着CBA联赛越来越深入,各支球队的对比性越来越强烈,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各支球队都会大费周章,想尽一切办法,想买入好外援,而且还不惜重金进行疯抢,这样的做法给好多的外援利用了空隙,赚了钱,却不打球的尴尬处境!是外援狡猾还是俱乐部的老总愚蠢?…总之现在的做法做得越来越变味了…

现在的球队,之所以要请有实力超强的外援,就是想取得好成绩甚至总冠军,所以各支球队的主教练都会以球队取胜为目标而不惜弃用本土球员上场时间,比如广东(最为典型),比如北控,比如广州,比如新疆等等…

那么究竟要不要外援呢?不要吧?球赛真的不好看,没有观赏性,甚至空场!要吧?球赛的质量越来越变味了,有天赋的球员因为没有更多的上场时间而打不出来!这真是左右为难,看来新一代的篮协任重而道远啊…


文香武强

无限制引进外援对国内球员的成长肯定是弊大利小,适当引进还是可以的,所谓过犹不及。CBA联赛的赞助商可能希望引进的外援越多越好,牌越大越好,詹姆斯来了万民空巷才好。联赛越轰动赞助商的利益越多。适当引进外援一是提高了联赛的关注度,利于联赛的推广发展。二是给国内球员请了一个老师,以山东队为例,陶汉林学会了莫泰的本事,就不是国家队打酱油滴了。丁彦雨航达到劳森的水平真的就可以去NBA了。

外援多了弊端也是明摆着的,有的球队3个外援加2个台湾人,还有国内球员什么事。当然这是极端的例子。双外援的队也有死打外援的如上海队,经常是两个外援打三个国内球员看,第四节一个打四个看,国内球员基本不会打球了。大多数球队关键球全部交给外援,国内球员根本没有锻炼机会。到国家队参加大赛,关键时刻没有人敢站出来,怎么能赢得比赛。

建议坚决取消三外援,设立升降级制度,拒绝为了三外援摆烂。限制外援的上场时间,四节四人次,第四节外援不能上,锻炼国内球员的终结能力。不知道网友是否同意这个意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