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率极高的产后大出血,通常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范才茂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毫升者,称为“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通常多发生在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小时。

是危及孕妈咪生命的原因之一,在我国目前居首位。

那么产后出血是由什么造成的?下面就来详细说一说。

宫缩乏力

1.正常情况

胎儿娩出后,胎盘自宫壁剥离及排出,母体宫壁血窦开放致出血。

由于产后宫腔容积缩小,肌纤维收缩加强,使交织于肌纤维间的子宫壁内血管被压迫止血。

与此同时血窦关闭,出血停止。

同时由于孕妈咪的血液呈高凝状态,血小板大量聚集形成血栓,纤维蛋白沉积在血小板栓上,形成更大的血凝块。

有效地堵塞子宫血管,使肌纤维收缩后放松时也不再出血。

2.宫缩乏力

若胎儿娩出后,宫缩乏力使子宫不能正常收缩和缩复。

胎盘有部分剥离或剥离排出后,如宫缩仍乏力就不能有效关闭胎盘附着部分子宫壁血窦,而致流血过多。

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软产道裂伤

是产后出血的另一重要原因。

子宫收缩力过强,产程进展过快,胎儿过大,往往可致胎儿尚未娩出时宫颈和(或)阴道已有裂伤。

保护会阴不当、助产手术操作不当也可致会阴阴道裂伤。

会阴切开过小,胎儿娩出时易形成会阴严重裂伤,过早会阴侧切也可致切口流血过多。

阴道深部近穹窿处严重撕裂,其血肿可向上扩展至阔韧带内。

分娩过程中,出血较多的宫颈裂伤发生在胎儿过快通过尚未开全的宫颈时。

严重时可向下累及阴道穹窿,上延可达子宫下段而致大量出血。

胎盘因素

胎盘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包括胎盘剥离不全、胎盘剥离后滞留、胎盘嵌顿、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胎盘和(或)胎膜残留。

1.胎盘部分剥离及剥离后滞留

可因宫缩乏力所致。

2.胎盘嵌顿

偶发生于使用催产素或麦角新碱后引起宫颈内口附近呈痉挛性收缩。

形成狭窄环,把已完成剥离的胎盘嵌顿于宫腔内,妨碍宫缩而出血。

3.胎盘粘连

胎盘全部或部分粘连在子宫壁上,不能自行剥离,称为“胎盘粘连”。

多次人工流产,或其他原因感染易致子宫内膜受损及发生子宫内膜炎,可引起胎盘粘连,易引起出血。

4.胎盘植入

指胎盘绒毛因子宫蜕膜发育不良等原因而植入子宫肌层,临床上较为少见。

5.胎盘残留

较多见,可因过早牵拉脐带、过早用力揉挤子宫所致。

膀胱过度充盈也可阻碍胎盘排出而致出血增多。

凝血功能障碍

较少见。

如血液病(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症,凝血因子Ⅶ、Ⅷ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多在孕前业已存在,为妊娠禁忌证。

重症肝炎、宫内死胎滞留过久、胎盘早剥、重度妊高征和羊水栓塞等,

皆可影响凝血或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引起血凝障碍、产后流血血不凝,不易止血。

孕妈咪一旦发生产后出血,预后严重,即使获救,仍有可能发生严重的后遗症,因此一定要特别重视做好防治工作。


妈咪宝贝传媒

产后大出血是影响产后女性身体康复以及危害产后女性生命的紧急情况,产后大出血应积极、及时处理,否则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什么原因会引起产后大出血?产后大出血的有效处理应尽早消除产生原因,及时予以止血,尽可能地降低不必要的风险。

  产后大出血很容易导致产妇体内的血容量急剧减少,引发休克,甚至死亡,没有及时控制的话,也会因此留下后遗症,降低生活的质量。产后大出血是产后女性健康的元凶,应当积极防治。

  产后大出血主要发生在产后的2小时之内,也可能会发生在产后的24小时之内。不同的时间段,发生的原因也不太一样,造成的不良影响也不同。 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很多,子宫收缩乏力是最主要的原因。

  产后2小时内发生的大出血主要是由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滞留、凝血功能障碍等引起的。避免产后大出血,产妇产前要做好相关检查,对于出血凝血功能障碍的孕产妇应提前入院待产,查好血型,备好血。而且在产后2小时内一定要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征、宫缩情况以及出血量,随时做好抢救的准备。同时应注意孕产妇的情绪变化并及时调节,避免不良情绪引起子宫收缩乏力而导致大出血。

  产后24小时发生的大出血主要发生在剖宫产的产妇,由于子宫切口感染、坏死、裂开或胎盘息肉而引起出血,也可在产后数周至数月内发生。常会反复出血,或量少而淋漓不尽,或突然大量阴道出血。并发感染时,恶露臭、秽污,或有低热。所以剖宫产产妇产后应注意切口的愈合状况,密切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切口敷料要及时更换,积极避免切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伊宁玄雪

产后大出血的原因很多,有胎儿方面的,也有妈妈方面的,一般来说有一下几个原因:

宫缩乏力

胎儿娩出后,胎盘自宫壁剥离及排出,母体宫壁血窦开放致出血。在正常情况下由于产后宫腔容积缩小,肌纤维收缩加强,使交织于肌纤维间的子宫壁内血管被压迫止血,与此同时血窦关闭,出血停止。同时由于孕产妇的血液呈高凝状态,粘在胎盘剥离后损伤血管的内皮胶原纤维上的血小板大量聚集形成血栓,纤维蛋白沉积在血小板栓上,形成更大的血凝块,有效地堵塞子宫血管,使肌纤维收缩后放松时也不再出血。若胎儿娩出后宫缩乏力使子宫不能正常收缩和缩复,胎盘若未剥离、血窦未开放时尚不致发生出血,若胎盘有部分剥离或剥离排出后,宫缩乏力不能有效关闭胎盘附着部子宫壁血窦而致流血过多,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宫缩乏力可由于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分娩过程过多使用镇静剂、麻醉剂;异常头先露或其他阻塞性难产,致使产程过长,产妇衰竭;产妇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子宫过度膨胀,如双胎、巨大胎儿、羊水过多,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产妇贫血、妊高征或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等,均可影响宫缩。

软产道裂伤

为产后出血的另一重要原因。子宫收缩力过强,产程进展过快,胎儿过大,往往可致胎儿尚未娩出时宫颈和(或)阴道已有裂伤。保护会阴不当、助产手术操作不当也可致会阴阴道裂伤。而会阴切开过小胎儿娩出时易形成会阴严重裂伤,过早会阴侧切也可致切口流血过多。 会阴阴道严重裂伤可上延达穹窿、阴道旁间隙,甚至深达盆壁,阴道深部近穹窿处严重撕裂,其血肿可向上扩展至阔韧带内。 分娩过程中,宫颈发生轻微裂伤几乎不可避免,通常裂伤浅且无明显出血,不作宫颈裂伤诊断。出血较多的宫颈裂伤发生在胎儿过快通过尚未开全的宫颈时,严重时可向下累及阴道穹窿,上延可达子宫下段而致大量出血。

胎盘因素

胎盘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包括胎盘剥离不全、胎盘剥离后滞留、胎盘嵌顿、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胎盘和(或)胎膜残留。 胎盘部分剥离及剥离后滞留可因宫缩乏力所致。胎盘嵌顿偶发生于使用催产素或麦角新碱后引起宫颈内口附近呈痉挛性收缩,形成狭窄环,把已完成剥离的胎盘嵌顿于宫腔内,妨碍事宫缩而出血,这种狭窄环也可发生在粗暴按摩子宫时。膀胱过度充盈也可阻碍事胎盘排出而致出血增多。 胎盘全部或部分粘连于子宫壁上,不能自行剥离,称为胎盘粘连。部分粘连易引起出血。多次人工流产易致子宫内膜受损及发生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炎也可由于其他原因感染所致,子宫内膜炎可引起胎盘粘连。 胎盘植入是指胎盘绒毛因子宫蜕膜发育不良等原因而植入子宫肌层,临床上较少见。根据胎盘植入面积又可分为完全性与部分性两类。 胎盘残留较多见,可因过早牵拉脐带、过早用力揉挤子宫所致。胎盘残留可为部分胎盘小叶或副胎盘残留粘附于宫壁上,影响宫缩而出血,胎盘残留可包括胎膜部分残留。

凝血功能障碍

为产后出血较少见的原因。如血液病(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症,凝血因子Ⅶ地、Ⅷ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多在孕前业已存在,为妊娠禁忌证。重症肝炎、宫内死胎滞留过久、胎盘早剥、重度妊高征和羊水栓塞等,皆可影响凝血或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引起血凝障碍、产后流血血不凝,不易止血。


月安母婴照护中心

题主你好,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产后大出血其实并不罕见,顺产概率为4%,刨腹产概率为6%。什么样的人产后容易大出血呢?高龄产妇、子宫收缩不良、上一胎有出血史、子宫内有肌瘤、胎儿过大、前置胎盘、多胞胎、产程较长等,有以上特征的需要注意。定期产检,如发现有胎儿过大,子宫肌瘤的应及时解决问题!



如何预防产后大出血?

从怀孕开始,就要密切关注自己跟胎儿的变化,发现问题就要就医解决,不要觉得是小问题就忽略,因为你以为的小问题可能到了生产那天就成大问题了。其次,要保持好心情,因为孕妈妈的心态决定了胎儿的生长质量,心态好,小毛病也可能会自行消退。对有产后出血、滞产、难产史以及有贫血、产后出血、妊高症、胎儿较大、双胎或羊水过多等情况时,要积极做好预防产后大出血的准备。



在分娩时要听医生的建议,不要消耗体力,一般生完后半小时左右就会回到病房,如果你是属于以上的产妇,应提前告诉医生,产后需要检查两小时,因为产后大出血大多发生在产后两小时内,提前做好检查,防止大出血的发生。最后祝福你,祝好孕,产程顺利!



关注我一起探讨育儿知识,分享育儿经验,如果你是孕妇或新手妈妈,关注我,从怀孕到分娩,从育儿到家庭教育,更多经验分享给大家!


粉色小白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