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南斯拉夫到底有多強大,它憑什麼會被稱作“巴爾幹之虎”?

雲石君

歷史長河裡,巴爾幹半島長期處於歐洲天主教、新教文明,俄羅斯東正教文明,以及西亞伊斯蘭文明三大勢力的逐鹿場。地處三大勢力的夾縫中心,且巴爾幹半島本身的地緣實力不足,難以整合出一個強大的本土勢力與其它三方勁敵對抗。在夾縫中的巴爾幹半島只有自身整合為一體,成為一支有實力的區域性勢力,才能謀取最大的利益,在三大勢力博弈中,有施展縱橫之術的空間,左右逢源。

而這支區域性勢力終於在20世紀出現了,它就是南斯拉夫。

一戰後,奧匈帝國瓦解,1918年,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聯合組成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1929年定名南斯拉夫王國。雖然,巴爾幹半島是一個獨立的整體,但是其內部山地縱橫,區域分散,沒有一個強大到可以壓制四方的中心勢力。而南斯拉夫本身就是由眾多地區拼湊而成,文化、民族和宗教異常複雜,就如同一鍋大雜燴。這樣的國家,要維持穩定,是一件大難題,更何況還影響了歐洲,甚至世界地緣政治格局。在鐵托的領導下,南斯拉夫成為了巴爾幹半島上的區域大國,有“巴爾幹之虎”的美譽。

在外部虎狼環伺,內部四分五裂的局勢下,南斯拉夫卻實現了崛起,擺脫了長期受到外來凌虐、戰亂不堪的宿命。

那麼,為什麼是南斯拉夫改寫了巴爾幹的命運呢?雲石君將做具體分析。

首先,來看當時近東的地緣政治格局。

19世紀, 巴爾幹半島還在日趨衰落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統治下,不過,也僅僅是全力撲在伊斯坦布爾一隅,無力於巴爾幹半島其它部分的統治,這為巴爾幹本土勢力崛起提供了戰略空間

與此同時,民族主義興起、傳播,1878年,巴爾幹半島中部佔相對優勢的塞爾維亞民族在俄國的協助下獲得完全的獨立,1882年成立王國。

此階段,東正教系統的沙皇俄國,以及天主教系統的奧匈帝國,也處在混亂之中,實力不濟。沙俄在兩次工業革命中都被西歐國家甩在了身後,再加上,1853年,沙俄在克里米亞戰爭慘敗,國力損失很大。在崛起後的普魯士壓制,以及內部嚴重的民族矛盾之下,奧匈帝國也是搖搖欲墜。

三大勢力都自顧不暇,塞爾維亞便趁機發展壯大。而西歐的英法,為了維持近東的均勢制衡,遏制三大勢力,有意扶持塞爾維亞。因英法與巴爾幹半島的地緣疏離關係,決定了他們不能直接佔領巴爾幹半島,只能通過地中海戰略通道,來加強對巴爾幹的影響力 。有英法撐腰,塞爾維亞腰桿也直了,還有能力挖奧斯曼土耳其的牆角。

而一戰後,作為協約國成員的塞爾維亞又抓住了千載難逢的良機,獲得了不錯的戰爭紅利。一戰後,奧匈帝國消失,奧斯曼帝國國力大衰,基本無力打巴爾幹半島的主意。而俄羅斯在戰爭中損失慘重,新生的蘇俄紅色政權更是受到西方細節的圍追堵截,內憂外患,自顧不暇。

對於塞爾維亞來說,真是千載良機,乘勝追擊下,巴爾幹半島上多個地區被塞爾維亞收入囊中,南斯拉夫王國順勢成立,地盤大了,看上去有一個看上去總算有了區域性大國的樣子。

不過,這畢竟是華而不實的。

巴爾幹半島內部四分五裂的地緣結構,難以有效實現政治整合;同時巴爾幹半島地緣實力有限,本土文明並不強勢,被伊斯蘭、東正教、天主教三大主流文明同化成為了主調,民族眾多,民眾信仰不統一,語言多樣,人文結構錯綜複雜。怎一個亂字了得。

雖然,塞爾維亞民族是主要的統治族群,但其並沒有絕對壓倒其它民族和勢力的優勢,不足以形成主體性。

南斯拉夫四分五裂的地緣結構和高度撕裂的人文結構,決定了南斯拉夫王國自誕生之日起,就和分裂相伴。

那如何才能避免分裂呢?顯然,在政治和文明體系上,主體民族融合、同化邊緣民族是上策。

不過,前文也提到,作為主體民族的東正教系的塞爾維亞,相較於其他民族和勢力只有微弱的優勢,沒有個九牛二虎震懾之力,其他民族和勢力又怎能甘願臣服於塞爾維亞。況且,塞爾維亞有來自東正教系統俄國的支撐,其他的族群也會找到強勢的外部勢力做支撐,如果非要硬來,內亂就不可避免,那麼南斯拉夫也就會打回未曾統一時的原形,仍然繼續其淪為列強的逐鹿場的宿命。

既然同化行不通,那就只能靠鼓吹“南斯拉夫”族系的認同感,來增強各民族間的團結統一。

雖然,巴爾幹半島上的族群關係錯綜複雜,但是,從族群起源上,都可以追溯到南部斯拉夫人族系。通過族系認同,來弱化民族、宗教、語言、地緣的矛盾,看上去是一條不錯的紐帶,於是,有了南斯拉夫王國的成立。

不過,這個紐帶看上去很美好,實際上一點也不結實。在現實激烈的民族、宗教、語言、地緣矛盾之下,誰還會有心思去想到那幾千年前遙遠時代的“祖宗們”,畢竟過去是用來追憶的,把握現在才最重要,從務實的角度來看,誰讓他們日子好過,誰就是祖宗。

只能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無論把“南斯拉夫”族系吹得像花兒一樣,可是那也只是一朵看不見摸不著的花兒。在民族存亡,國家發展大計上,虛無縹緲的血脈聯繫太單薄,太無力。

雖然,一戰後,南斯拉夫有了希望,不過,分裂因子就像是粉碎機一樣,使得希望呈現出碎片化。

隨著納粹德國的崛起,巴爾幹半島又面臨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還要強大的威脅。二戰爆發後,南斯拉夫王國身陷內憂外患。1941年,納粹德國橫掃南斯拉夫,宣佈塞爾維亞被佔領土,在克羅地亞人和波斯尼亞人聚居區建立傀儡政權克羅地亞獨立國,南斯拉夫其餘領土為德國盟友瓜分。

在南斯拉夫共產黨及其領袖鐵托的領導下,抵抗組織利用巴爾幹半島多山的地貌,跟德軍及偽政府大打游擊戰,逐漸發展壯大起來。1945年,在鐵托領導下,戰後重建南斯拉夫聯邦,1946年,更名為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

雖然,南斯拉夫得以重生,但是,內部地緣結構分裂、人文結構撕裂依然存在。而且,二戰後,近東乃至世界地緣政治格局發生鉅變,美蘇爭霸拉開序幕,巴爾幹,成為二者爭霸的一個焦點,南斯拉夫面臨著嚴重的外部威脅。

在巨大的內憂外患下,鐵托領導下的南斯拉夫該如何應對?


雲石君

斯大林去世後,蘇南恢復了正常關係,但是南斯拉夫吸取了“一邊倒”的教訓,在冷戰對峙的情況下,南斯拉夫與埃及、印度等國共同發起了不結盟運動。

1961年,第一次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籌備會議在開羅召開,提出參加不結盟國家會議的五項條件:1、奉行以和平共處和不結盟為基礎的獨立的外交政策;2、支持民族獨立運動;3、不參加大國軍事同盟;4、不與大國締結雙邊軍事協定;5、不向外國提供軍事基地。1961年9月1日至6日,第一次首腦會議在貝爾格萊德舉行了,25個國家的政府首腦齊聚一堂,正式宣告了不結盟運動的誕生。

鐵托指出,不結盟的實質在於反帝反霸,既不是所謂中立主義,也不是謀求建立所謂第三集團,更不會成為任何人的工具。

隨著尼赫魯、納賽爾去世、蘇加諾下臺,鐵托成為了不結盟運動的當然領袖。1979年,不結盟會議在古巴召開,卡斯特羅雖然有意競爭領袖地位,但是並未能得到各國同意,諸多國家依舊支持鐵托。

採取不結盟政策的南斯拉夫,國際聲望持續提升。為了遏制蘇聯對南歐的滲透,南斯拉夫也因為地緣因素成為一個西方國家阻止蘇聯南下的一個重要屏障,西方一改之前的敵視,開始在經濟上支援南斯拉夫。1951年,杜魯門採取對南斯拉夫的軍事援助,這一政策在艾森豪威爾上臺後也保持不變,到1959年,美國給予南斯拉夫大約十五億美元以上的經濟援助和大約七億多美元的軍事援助。到1961年,美國給南斯拉夫提供的援助己經超過了印度,僅僅次於希臘和土耳其,用西方資本主義的“小麥”建設社會主義。蘇南關係恢復以後,南斯拉夫則在力圖既用資本主義又用社會主義的“小麥”建設社會主義。鐵托說:“那些懂得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人可以用美國的小麥,也可以用蘇聯的小麥建設社會主義。”

在經濟管理體制上,南斯拉夫一改蘇聯模式,逐步實行“非國家主義化和分散管理”,擴大自治職能和權力,從1952年到1965年,社會產值增長1.75倍,年均增長8.1%,工業產值增長3.37倍,年均增長12%。這段時期是南斯拉夫的“黃金時代”,是當時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1950年至1980年,南斯拉夫GDP總量增長了5倍,1960年至1980年,GDP 年平均增長率為6.5%,遠高於當時西歐的資本主義國家。南斯拉夫社會穩定,民族和睦,經濟發展,人民幸福,文化繁榮,國家強盛。人民生活水平趕上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臘等國。在社會主義國家中,南斯拉夫是佼佼者。

南斯拉夫在蘇南衝突後走不結盟之路,南斯拉夫自不結盟運動興起特別是上世紀60年代中期至整個70年代充當不結盟運動代言人的角色。正式因為如此,南斯拉夫這個面積只及蘇聯八十七分之一的巴爾幹小國在當時國際舞臺上起到了同它的幅員、人口、經濟和軍事實力不成比例的作用。可以說,從1948年共產黨情報局糾紛起,在世界各國政治集團中,南斯拉夫佔據了一個獨特的地位。南斯拉夫的不結盟使其成為了“世界政治的最大半強國”。而其領導人鐵托則由於積極獻身於不結盟運動被譽為“不結盟運動之父”。

德國前總理科爾曾向當時的南斯拉夫領導人表示,德國的國土面積、人口數量、經濟實力、科技水平等,都是南斯拉夫的數倍,但德國的國際影響和地位遠不如南斯拉夫。凡南斯拉夫在國際上想做的事情,基本都能成功,他非常羨慕南斯拉夫!


魚兒讀書會擺尾

1918年12月1日,在貝爾格萊德正式宣佈成立"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1929年亞歷山大親王任國王后,國名改為南斯拉夫王國。

1945年11月29日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成立,實行聯邦制,由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波黑)、馬其頓、黑山共和國組成(面積25.58萬平方公里,1983年人口2285萬)。

1963年通過新憲法,改國名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由塞爾維亞、黑山、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黑(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馬其頓6個共和國及科索沃、伏伊伏丁那(伏伊伏丁)兩個自治省(屬塞爾維亞共和國)組成。

南斯拉夫實行社會主義,鐵托出任總統,1949年後與蘇聯保持距離,堅持獨立自主和不結盟運動,這使得南斯拉夫變成歐洲唯一沒加入華沙公約組織的社會主義國家。努力發展經濟,使南斯拉夫在東歐國家裡成為比較富有的一員。

自與蘇聯分裂,南斯拉夫走上一條擺脫蘇聯模式的束縛的道路,建立一套符合自己國情的經濟工業道路,自50年代政治和經濟改革,南斯拉夫人民生活上明顯自由化,西方文學電影都被允許傳播到南斯拉夫,每年超過600萬遊客進入南斯拉夫。

到1976年,全國有36%的人民擁有自己的汽車,每1.8個家庭擁有一臺電視,每2.1個家庭擁有一部冰箱,所有7歲到15歲兒童都可免費受8年義務教育。雖然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是落後些,可相比同時期的社會主義國家,南斯拉夫人民的生活是充裕的。

但南斯拉夫貧富分化問題一直非常嚴重,最發達的斯洛文尼亞與鄰國奧地利、意大利經濟水平相近,馬其頓、科索沃則是歐洲最貧窮地區之一。這是後期南斯拉夫解體的重要原因。

南斯拉夫總統鐵托。

也因為如此,南斯拉夫一直遊走於美蘇之間,得到大量免費軍事裝備。1950年美國將南斯拉夫納入"馬歇爾計劃"名單之後,各種援助源源的不斷流入南斯拉夫。尤其1951年兩國簽署"軍事援助協定"後,以150架F47"雷電"戰鬥機為代表的大量美式武器極大增加了南斯拉夫的軍事實力。1953年6月9日,首批8架F-84G"雷電"戰鬥機運抵南斯拉夫,開始接替之前交付的F47"雷電"戰鬥機。

所以到八十年代中期,南斯拉夫人民軍擁有現役和預備役75萬,200輛m84坦克,50輛t72坦克,800輛t54/55坦克,250輛t34坦克,60輛m47坦克,400輛m4,原有m18/36自行火炮已處於淘汰的邊緣。除此以外還擁有各式裝甲車約2000輛。火炮超10000門,反坦克導彈有at3/4,防空導彈有sa2/3/6/7/8/13等型號。

要知道,世界上唯一擊落隱形戰機的戰例就發生在南斯拉夫。

也因此,南斯拉夫在解體前擁有的強大武裝力量令人畏懼,1999年戰爭期間,以超級大國為首的北約只能先在安全距離外發動進攻,在安全距離外打掉南聯盟防空力量,然後發動無休止的空襲,甚至空襲民用目標和新聞機構。接下來策反其地面部隊,最後才進入其領土。從頭到尾都沒敢與南聯盟地面部隊正面交手。


張勇達州

南斯拉夫所在的巴爾幹地區,一直是不同民族、宗教、文化和政治勢力博弈的不安之地,被稱為“火藥桶”一點也不為過。

一戰中奧匈帝國的失敗和分裂為南斯拉夫的形成提供了土壤,1918年,黑山併入塞爾維亞。接著,以塞爾維亞為主,與周邊的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聯合組成新的王國,次年更名為南斯拉夫王國。同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一戰中的失敗為新成立的南斯拉夫王國提供了喘息和發展的空間。1929年,馬其頓併入南斯拉夫。

由於巴爾幹地區並無大國,南斯拉夫在這裡有很重要的地位。全勝時的南斯拉夫包含6個共和國(現在多分出了科索沃地區),面積25.58萬平方公里,人口1991年有2300萬人,其中塞爾維亞族為主體民族。這面積與人口與巴爾幹地區的另一大國希臘相比,佔據絕對優勢。希臘面積僅有13萬平方公里,2016年的人口也僅有1075萬。單以體量來看,南斯拉夫在小國林立的巴爾幹地區優勢明顯。

但是說南斯拉夫強盛,也是不準確的。自成立之初,國內一直被各種問題困擾。因為民族、文化、宗教組成較為雜亂,同時這裡也是各種政治力量博弈的地方,南斯拉夫始終很難形成一種強烈的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這也是導致南斯拉夫最終分裂的根本原因。

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南斯拉夫逐解體,境內各共和國紛紛宣佈獨立。

對於一個國家來講,有一種全國上下統一的民族或文化認同感極為重要。身為華夏後裔,對中華文化倍感自豪,同時,我們更應該維護和發揚中華文化。


考研小哥哥


歐陽老師廣州

一戰中奧匈帝國的失敗和分裂為南斯拉夫的形成提供了土壤,1918年,黑山併入塞爾維亞。接著,以塞爾維亞為主,與周邊的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聯合組成新的王國,次年更名為南斯拉夫王國。同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一戰中的失敗為新成立的南斯拉夫王國提供了喘息和發展的空間。1929年,馬其頓併入南斯拉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