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聖人孔子,居然對女人有偏見,也會以貌取人

文/臉譜君

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倡導仁、義、禮、智、信,是儒家學派創始人,他的很多思想和言論被其弟子收錄在《論語》一書中,流傳千年,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01

孔子被後人尊為孔聖人,可是這位聖人卻對女人存在著偏見。

一代聖人孔子,居然對女人有偏見,也會以貌取人

《論語·陽貨》孔子的一番話,把他對女子的偏見表現得淋漓盡致,他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則不遜,遠之則怨”。在這段話中,孔子把女子和小人並稱為世上最難以對付的人,說若是靠近女人,她就會對你不尊重,若是疏遠了女人,她又會埋怨你。

一代聖人孔子,居然對女人有偏見,也會以貌取人

有人認為,孔子之所以會對女人有這樣的印象,跟他在戀愛的時候受挫和婚後生活不幸福有關。孔子雖說是滿腹經綸,可是他人長得卻不怎麼樣。據說,孔子的個頭不高,長相奇特,眼睛小,牙縫大,除了自身外貌不怎麼樣之外,孔子的家境也不是很好,這樣的條件下,戀愛中受到女子的嘲諷也不足為奇。

一代聖人孔子,居然對女人有偏見,也會以貌取人

不過具有內在美的孔子最後還是順利結婚了,然而結婚之後,孔子以自身事業為重,並不關心家中事務,妻子不僅要承擔起整個家庭的重擔,還長時間見不到自己的丈夫。日積月累之下,孔子的老婆肯定對他有怨言。在外四處碰壁的孔子,受不了妻子的牢騷,找了個理由把妻子休掉了。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經歷,所以孔子對女人才會有這般看法。

一代聖人孔子,居然對女人有偏見,也會以貌取人

02

孔子不但自己長得不好看,還會以貌取人,讓他失去了一名德才兼備的學生。

據記載,魯國有一個叫子羽的青年人,小孔子40歲,此人其貌不揚,額頭低,嘴巴小,鼻子扁塌,樣子十分不討喜。子羽去孔子門下想要拜師求學,孔子一見到他覺得此人不是成大器的料,冷眼相對,很是嫌棄。

一代聖人孔子,居然對女人有偏見,也會以貌取人

求學失敗的子羽,並沒有因此而灰心,他開始四處遊歷,不恥下問,學問越做越大。後來子羽自己在百花洲辦了一個學校,廣收天下賢才,仰慕他的弟子紛紛上門求學。

子羽不僅是一個學識淵博的學者,還是一個品德高尚的賢人,他沒有因為孔子當時拒絕他而懷恨在心,反而是把孔子當做自己的老師。在他的學堂上推行孔子的學說,給弟子們傳授修身養性、治國平天下的思想。

一代聖人孔子,居然對女人有偏見,也會以貌取人

子羽授予弟子知識之外,還特別注重弟子品行的修養,在他的努力下,培育出了一撥又一撥品學兼優的人才。子羽的美名日漸傳播開來,孔子聽聞之後,悔不當初,對自己當年以貌取人的行為感到羞愧。

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事實上人無完人,即使是聖人也會犯錯。

參考文獻:

《論語》

注: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