琿春中俄邊境線上的土字牌是如何豎的 它包含多少歷史往事

前兩年開通了高鐵的吉林沿邊開放小城琿春,如同插上了騰飛的翅膀,除了區域經濟快速發展,還以其古老的歷史和優美獨特的邊城風光,每年都吸引了眾多人關注和遊覽。

到琿春必到其“防川村”,因為在那裡不僅可以“一眼望三國”,而且可以實際接觸一塊仍然矗立在中俄邊界線上的古老界碑----“土字牌”。

琿春中俄邊境線上的土字牌是如何豎的 它包含多少歷史往事

中國漫長邊境線上,界牌多的是,為什麼這塊“土字牌”這麼有名?

相關史料介紹,土字碑,位於防川村中俄邊界的起點處。於1886年中俄重勘琿春東部邊界時重立。

土字碑東是俄羅斯哈桑鎮,西面不遠是朝鮮豆滿江市,南面約600米是朝俄鐵路大橋。

“土字牌”是一塊高1.44米,寬0.5米,厚0.22米的花崗岩石碑。碑正中豎刻有“土字牌”其左豎刻有“光緒十二年四月立”八個小字,碑俄方一面刻有俄文“T”。

“土字牌”上字雖不多,但一段事關中華民族榮辱的歷史卻深深的刻印其中。翻閱相關史料,可以從看到一些令人幸酸的歷史往事。

1860年,沙俄帝國乘英法聯軍發動侵華戰爭之機,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條約》,割佔了烏蘇里江以東的廣大地區,僅從琿春轄區內就割去了三分之二多的中國領土,從此,琿春失去了沿海地區,始臨俄國,成了一個“望海之地”。

1861年6月,清政府又與沙俄簽訂了《中俄勘分東界約記》,同時簽署了《中俄烏蘇里江至海交界記文》,規定自烏蘇里江口至圖們江設立耶(E)、喀(K)、土(T)等界牌。

按雙方約定,“土”字牌應設在圖們江左岸距圖們江口20華里的地方。但俄方在立牌時將“土字牌”強行設在距圖們江口44華里處,從而侵佔了更多的中國領土。由於戰亂疏於管理,到光緒七年(1881年)時,許多中俄界牌已蕩然無存。

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條約》簽訂26年後,1886年,滿請朝廷派欽差大臣吳大澄,會同琿春副都統依克唐阿,前往辦理與俄國重新勘查東部邊界事宜。

吳、依二人都有愛國情懷,兩人秉持“一寸土地盡寸心”、“應爭者必爭,應辦者必辦”的信念,與俄國勘界委員會主席、濱海省長巴拉諾夫等在俄羅斯進行了3個月艱苦談判。

吳大澄等人在勘界時發現“土字牌”並未按規定位置所立,同時發現“琿春轄境處處與俄接壤”,“自琿春河源至圖們江口五百餘里,竟無界牌一個”。

在談判中吳大澄指出“ 應按照《條約》記文,由海口量準中國裡二十里,即在江邊補立“土”字牌,方可與《條約》相符。”而俄方代表卻說海水倒灌之地為“海河”,除去海河20裡,才算圖們江口。明顯是為‘土’字牌立於44華里處找藉口。

吳大澄毫不相讓,當即回駁說“海口即江口”,“若論海水所灌,潮來時海水進口不止二十里,潮退時江水出口亦不止二十里。所謂江口者,總在海灘盡處,仍須照約由海口量準二十里方為妥治。”

經據理力爭,最終雙方簽訂了《中俄琿春東界約》、《中俄查勘兩國交界道路記》。協議確定將“土字牌”豎立在“沙草峰南越嶺而下至正岡盡處”江岸地方。

此處順圖們江至海口約30華里,徑直至海口27華里。從而收回了俄國侵佔的黑頂子,也就是今天琿春市敬信鎮的全境,等於把“土字牌”在最初設立點向日本海方向南移了16華里,擴大了一些中國領土。

琿春中俄邊境線上的土字牌是如何豎的 它包含多少歷史往事

(吳大澄)

民間對此事則另有傳說。說是當時在吳大澄與俄方談判後,負責立界碑的幾個清兵由於喝醉了酒(一說是犯了大煙癮),把界碑抬到防川后,再也懶得往前走半步。這樣雖然日本海近在咫尺,界碑卻擋住了中國人的出路,讓今人只好有望洋興嘆。

根據史料介紹,琿春之名源自女真語,意思是指“邊地”,而琿春所屬的防川則是“邊地”之邊。

就地理距離而言,琿春的防川是直達日本的西海岸以及北美、北歐的最近點。從防川沿圖們江出海到俄羅斯的波賽圖港僅16公里,距海參崴180公里,到日本的新瀉港也只有800公里。

歷史上的隋唐時期,防川是舉世聞名的“日本道海上絲綢之路”。唐代的經濟文化、民俗宗教由此傳到日本。

這麼重要的一條通道被切斷,難怪今人對這塊見證歷史的“土字牌”這麼感興趣了。甚至有人感慨寫過:“圖們江水向東流,土字牌前路斷頭。站在哨所觀滄海,舊事不堪再回首”之詩···

1993年4月,中俄重新劃定邊界,規定在“土字牌”一側設立了422號界標。至此,“土字牌”已經不再作為國界標誌,而是作為歷史文物永久的保留下來。

1994年12月,“土字牌”被吉林省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3年10月被確定為省級國防教育基地,不久又進一步被確立為國家級國防教育基地。

琿春中俄邊境線上的土字牌是如何豎的 它包含多少歷史往事

如今“土字牌”完全對外開放,供遊人參觀,據說每年遊客接待量都在十多萬人次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