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02年国足世界杯后米卢下课了?

琴酒and苦艾酒


作为中国足球历史上的绝对功臣,博拉.米卢蒂诺维奇当年为什么会下课?说来很复杂,主观和客观上的原因都有,且听我慢慢道来。

先说主观的。米卢86年墨西哥世界杯临时接过东道主的教鞭,就率领墨西哥打进八强,90年不仅带领哥斯达黎加杀进意大利世界杯,而且小组赛以弱胜强,先后力克瑞典和苏格兰,哥斯达黎加也史无前例的杀进16强,只是后来1:4输给了捷克斯洛伐克,高中锋斯库赫拉维上演帽子戏法。随后,94年的美国,98年的尼日利亚在米卢的带领下同样进入世界杯淘汰赛阶段。自此,米卢成为世界足坛首位连续四次率领不同球队进入世界杯16强的神奇教练。


但是,到了2002年,这种神奇的履历在中国戛然而止。米卢很失望,他身上具有不肯循规蹈矩,喜欢挑战的天性,在他看来,中国队接下来不会再有分组抽签的好运,更重要的,随着郝海东,范志毅,马明宇等一批中坚力量已经过了巅峰期,中国队也不再具备冲击下届世界杯的实力,狐狸的本能告诉他是时候去下一站了。

当然,随着冲击世界杯的成功,米卢在国内的声望也达到了顶峰,“零距离”,走穴,广告……米卢一身不能两用,常常置国足的训练于不顾,这也引起了公愤,对于各种铺天盖地的批评,米卢非常不满,他认为没有得到中国足协的保护。“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来自国人的这种惯性攻击也让米卢的离开成为必然。


再来说说客观的。

其实,米卢上任后并没有进行大刀阔斧的人员调整,而是“态度决定一切”,对敢于直面挑战自己权威的“刺头”孙继海和郝海东,米卢以大局为重,恩威并济。对于每逢大赛就出现心理波动的国家队员,米卢在快乐网球中游戏人生。果然十强赛开战后,解决了心理问题的中国队如同下山猛虎,众志成城,看的球迷热血沸腾。但是,中国足协是不满意的,成绩归成绩,米卢的训练方法让以阎世铎为首的足协领导满腹牢骚,特别是米卢护犊子,冲撞上级的本性让他们大光其火,只是还没找到换帅的借口。

果然,机会来了,国足世界杯小组赛三战皆负,没有完成赛前制定的所谓“胜一场,平一场,负一场”的目标,再加上一球未进,0:2完败哥斯达黎加,大连的李明没有被征召进23人大名单等等,也让国足内部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

每逢大赛失败,中国足协是一定会找出一只替罪羊的,而国足首当其冲的当然是主教练。而米卢此时也已萌生去意,双方不谋而合。如此米卢的离开就成了必然选择。


怪兽小王

我爱大帝!


2002年世界杯结束后,一场有组织的大规模的总结和反思运动在中国足坛内外轰轰烈烈地展开。其中,关于米卢的评价格外引人注目,绝大多数人遵循的是传统思维:成王败寇,认为米卢应该为中国队在世界杯赛上的惨败负主要责任。

各种新文旧事都被翻腾一遍,有人说他训练太业余:他心血来潮,想一出,是一出;也有人说他选人有问题:他不选真材实料,而是“态度决定一切”;更有人指出米卢出名为赚钱:他豁出老脸,变着法子大捞特捞。世界杯上我们输了,他却一拍屁股走人!…… 类似这样的言论大肆出现在报端笔头。世界杯结束后,米卢从中国主教练的位置上黯然离开。

尤其是看到原本与我们水平“差不多”的近邻韩国、日本两队在世界杯上的出色表现,部分人心理愈发地不平衡:与希丁克、特鲁西埃相比,米卢简直不值得一提。现在回头看看,米卢实属“背锅”,毕竟,中国男足是第一次冲进世界杯;更甭提我们小组赛的对手中居然有两支队伍进入4强。客观地说,中国队在3场小组赛中,基本上发挥出了水平。米卢已经尽力了。

当时有一种论调甚嚣尘上,即米卢在技战术方面没有给中国队带来任何积极的变化,这正是其同希丁克、特鲁西埃的差距所在。这在某种程度上或许是事实。问题的关键是,日本足球10余年来的腾飞令世界瞩目;韩国足球则连续多次闯进世界杯。面对水平落后的事实,有些人不愿意承认中国足球已经被日、韩所抛离,但这纯粹是阿Q式的心理。

其实,在中国,比赛失败,罪责主教练来扛已经成了传统。当年施拉普纳刚来时,简直被描绘成中国足球的救世主,就连春晚上也能看见施大爷的镜头。兵败伊尔比德之后,就立刻被描绘成了“卖啤酒的德国骗子”;戚务生呢?临危授命,可一次金州失利,一篇《金州不相信眼泪》马上被唾沫星子淹死,简直在足球圈都抬不起头。甚至优点也能变成缺点:大戚经常严肃的脸还成了心理素质不过硬的典范和反面教材;霍顿来的时候,媒体的吹捧纷至沓来,什么“理论大师”,“战术大师”的高帽子一顶又一顶地戴,可仅仅只是因为冲击奥运会失利就马上千人踩,万人踏,沦落到执教甲A都被人说三道四的地步。

总而言之,球迷和相关人员对那支冲入世界杯的国足实力的预期过高,在进一球拿一分赢一场的冀望落空后,米卢下课成为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作为中国足球历史上的绝对功臣,博拉.米卢蒂诺维奇当年为什么会下课?说来很复杂,主观和客观上的原因都有,且听我慢慢道来。

先说主观的。米卢86年墨西哥世界杯临时接过东道主的教鞭,就率领墨西哥打进八强,90年不仅带领哥斯达黎加杀进意大利世界杯,而且小组赛以弱胜强,先后力克瑞典和苏格兰,哥斯达黎加也史无前例的杀进16强,只是后来1:4输给了捷克斯洛伐克,高中锋斯库赫拉维上演帽子戏法。随后,94年的美国,98年的尼日利亚在米卢的带领下同样进入世界杯淘汰赛阶段。自此,米卢成为世界足坛首位连续四次率领不同球队进入世界杯16强的神奇教练。

但是,到了2002年,这种神奇的履历在中国戛然而止。米卢很失望,他身上具有不肯循规蹈矩,喜欢挑战的天性,在他看来,中国队接下来不会再有分组抽签的好运,更重要的,随着郝海东,范志毅,马明宇等一批中坚力量已经过了巅峰期,中国队也不再具备冲击下届世界杯的实力,狐狸的本能告诉他是时候去下一站了。

当然,随着冲击世界杯的成功,米卢在国内的声望也达到了顶峰,“零距离”,走穴,广告……米卢一身不能两用,常常置国足的训练于不顾,这也引起了公愤,对于各种铺天盖地的批评,米卢非常不满,他认为没有得到中国足协的保护。“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来自国人的这种惯性攻击也让米卢的离开成为必然。

其实,米卢上任后并没有进行大刀阔斧的人员调整,而是“态度决定一切”,对敢于直面挑战自己权威的“刺头”孙继海和郝海东,米卢以大局为重,恩威并济。对于每逢大赛就出现心理波动的国家队员,米卢在快乐网球中游戏人生。果然十强赛开战后,解决了心理问题的中国队如同下山猛虎,众志成城,看的球迷热血沸腾。但是,中国足协是不满意的,成绩归成绩,米卢的训练方法让以阎世铎为首的足协领导满腹牢骚,特别是米卢护犊子,冲撞上级的本性让他们大光其火,只是还没找到换帅的借口。

果然,机会来了,国足世界杯小组赛三战皆负,没有完成赛前制定的所谓“胜一场,平一场,负一场”的目标,再加上一球未进,0:2完败哥斯达黎加,大连的李明没有被征召进23人大名单等等,也让国足内部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

每逢大赛失败中国足协是一定会找出一只替罪羊的,而国足首当其冲的当然是主教练。而米卢此时也已萌生去意,双方不谋而合。如此米卢的离开就成了必然选择。

米卢带了中国进了唯一一次世界杯,下课时就变成了奶带冠的二流教练。 阿里汉算是带着中国队打到亚洲杯决赛,下课时已是酒囊饭袋。 佩兰灰溜溜的下课,大家都忘了现在这形势还是他带着中国队在亚洲杯拼出来的。 高洪波不过赢了只鱼腩部队马尔代夫和几乎全替补出战毫无争胜的欲望的卡塔尔,几乎被吹上天。我承认高指导也算国产教练的佼佼者,只怕到时候吹得越高摔得越重,到时候足球区秋后算账的时候别忘了今天这一出。

现在里皮真的能拯救中国足球吗!那就不一定了!


疯子观世界

跟合同到期没有半毛钱关系,就是“某人"看他不顺眼,在利益面前动了坏心思!

不管是“谢天谢地谢人”还是米卢的运气比执教水平好,反正,人家是第一个带领中国男足冲进世界杯的“神奇教练”,当年我们这些球迷甚至一度把米卢当成了“民族英雄”来崇拜。虽然,现在看来的确有点“过”了!

关于为什么突然下课,有几种说法:

1、合同到期。

哥舒就问一句话:合同到期是可以续约的!为什么就非要米卢走人呢?

2、米卢的快乐足球是骗人的。

足球本来就是一场游戏,我们想要的就是快乐,如果足球带来的都像是“中国男足”给我们的绝望、悲伤,我们还要足球干嘛?当年米卢的快乐足球给我们带了真正的快乐,即便他是一个骗子,也是“偷心”大骗子!我们认了!

3、米卢挣了太多的广告费。

人家米卢凭本事吃饭,他带领中国队出线去了日韩世界杯,把自己这个平台维护的非常超值,厂家找他做广告物有所值,人家挣点钱咋了?人家不像你“某协”伸手要钱,人家按法律交税,你凭什么嫌人家挣钱太多。这只能说明你“眼红”了!我只说一句,你如果能把中国队带进世界杯,老子给你汇过去一万块钱!

说白了,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利益,你眼红你得不到,你就想着法毁掉这一切,就这么简单,洗洗睡吧……


哥舒夜带刀


水军监管大队总队长

亲历者说:米卢下课伏笔早已经埋下,世界杯零进球成导火索

2002年世界杯之后,米卢下课,其实,米卢下课的直接原因很简单:赢一场,拿一分,进一球的三个小目标,米卢的国家队一个都没有实现,3场比赛丢9球而一球不进,也让中国队成为2002世界杯一个不大不小的笑话。

世界杯之后,米卢下课,毫无疑问,世界杯战绩是直接原因,但实际上,在此之前,很多伏笔已经埋下。

老球迷应该都清楚,就在2001年十强赛之前,米卢一度遭遇下课危机:2001年8月3日,中国队2-2平朝鲜,但当时主裁判陆俊的判罚明显不利于朝鲜,赛后球迷高喊米卢下课。

实际上,在十强赛之前,米卢一直存在信任危机,不只是球迷的信任危机,足协方面对米卢也有不少意见,米卢是个情商非常高的教练,但他有自己的坚持,包括对知名球员的“弃用”都引发了极大的争议。

不过,十强赛成功出线,让这一切都变得无足轻重,只是,当2002世界杯败北之后,这些已经被尘封的东西,似乎又被悄然揭开。

真正让米卢走下神坛的,其实不是2002世界杯的三场比赛,而是十强赛结束到2002世界杯之前这段时间,很多纷争都在这段时间产生,包括米卢自身的一些绯闻等。实际上,更重要的是,在十强赛之后,米卢实际上对中国队已经开始失控——球员们的想法也多了。

如果2002世界杯能够取得好成绩,这些事情可能也就烟消云散,但问题是,2002世界杯,中国队一球未进,惨淡收场,那些对米卢的不满也便集中爆发。

客观来讲,米卢有自身的问题,但不能不否认的是,当时的中国球迷,对中国队有了过高的期待,而十强赛出线,让足协、国脚和球迷,都变得浮躁起来,随着2002世界杯战绩不佳,米卢自然成为最好的泄洪口。

只是,我们回过头来看,很多问题绝非米卢的问题,而是中国足球内在的问题——2001年十强赛是中国足球最辉煌的时候,但其实也是中国足球最混乱的时候,假球、赌球、黑哨泛滥,比如世界杯出线的时候,就发生了震惊中国足球的甲B五鼠案。而面对这一切乱象,中国足协监管无力,最终,中国足球由盛而衰,迎来了一段黑暗时代。

米卢下课,说到底,是中国足球乱象的一个产物而已。


足球报陈永

0:2输哥斯达黎加,0:4输巴西,0:3属土耳其,3场连败,净吞9个蛋,还1球未进,让中国队到世界舞台上丢尽了人,米卢有何脸面留下来?如果这种成绩都能留下来,何以服天下?

我相信,若干年后中国队会成为世界杯常客。人们一旦回顾历史就会发现,中国队第一次来到世界舞台,就留下了垫底的成绩。没给大家留下好印象。中国人最喜欢的就是开门红。但这次不是开门红,而是开门黑。这会为中国队造成非常深远的恶劣影响。

这么差的成绩,人家也会怀疑你是如何进入决赛圈的,会不会有暗箱操作等等。这都是在为中国人抹黑。

中国辽阔的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养活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在这13亿多人中,选出的最强11人,居然被哥斯达黎加这种几百万人口的小国按到地上摩擦,成为众多豪强争夺的肥羊。实在是惨不忍睹,会让世界其他国家觉得,中国足球实力确实太差。太丢人了。

造成如此恶劣的影响,负责人总要追究责任。谁来承担责任呢?

球员?开除了他以后谁来踢球,他们可都是中国最强的足球运动员。

管理层?开除了他谁来管理国足?

哦,对了,那个教练似乎长短高矮正合适,就他吧,谁叫他临场指挥无方呢?

于是,米卢下课了!


火影涤生

有多少人还记得2002年世界杯结束后发生的事,如果还记得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已经出来了。

2002年世界杯结束后,一场有组织有规模的总结和反思运动在足坛轰轰烈烈的进行。其中被谈到最多的便是米卢,为什么是他呢,且听我慢慢道来。中国人有个传统思想就是成王败寇,他们认为米卢应该为中国队在世界杯塞上的惨败负主要责任。

当然什么难听他们越说什么。关于米卢的各种旧闻不论好坏一股脑全被人给搬出来了,有的人说他没有组织没有规律想一出是一出,有人说他用人有问题不选实用适用喜欢跟着感觉走 想选谁就选谁;更有甚者说他世界杯输了但他的口袋却装满了,口袋一满人就跑了。

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是在中国比赛成绩不理想罪责主帅似乎已经成为传统。还记得当年的撕拉普纳刚来的时候,夸张的被描述成中国足球的救世主,连当年的春晚都有他的镜头,是不是觉得非常神奇。但是后来,比赛成绩不理想之后,他在人们口中的形象就是卖啤酒的德国骗子。

越是期望大的比赛,在比赛结束后如果成绩不理想那么这个主帅就越有可能被谴责,直至像米卢一样下课也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不足为奇。


霞姐姐摔角娱乐

个人认为米卢还是有一定能力的,只不过当时的足协那帮人太过于好高骛远,以为进了世界杯决赛圈阶段的比赛就很了不起了,中国队就是世界强队了,其实这只是一种表象,以当时的实力在亚洲还是可以的,再加上中国队当时在那届世界杯上的表现,被🐷猪鞋那帮人认为太过于稀烂,所以猪🐷鞋那帮自以为是的人也做了一个让许多人看来都比较不近人情,比较寒心的做法:世界杯一结束就立马让别人走人了!以上仅代表本人观点,谢谢!


杨潇14

02年世界杯,中国队世预赛出线的功臣真的是博拉吗?不,博拉只是执行者,真正的功臣是张吉龙先生。关于博拉·米卢蒂诺维奇先生最终离任国足为什么,我想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合约到期,世界杯的成绩决定他没有必要留任


开头就讲过,02年世界杯,中国队世预赛出线的功臣不是米卢,而是张吉龙。如果不是张吉龙的“签运”,中国队恐怕落入和沙特、伊朗同组,那就不好玩了。事实上,那一年,中国队的实力仅次于韩国、日本、沙特和伊朗之后,位列亚洲第五,所以只要避开沙特和伊朗,中国队基本上可以确保拿到出线名额。因此在时任中国足协的领导看来,世预赛出线其实是理所当然的。而世界杯才是考验。

凭心而论,即使那年土耳其拿了第四,巴西是最终第二,这两支球队和中国队同组,中国队确实毫无胜算。但是面对万乔普领衔的哥斯达黎加,中国队不应该是0-2的结果。那场比赛其实也被很多足协领导所看重,而0-2的结果意味着中国队小组赛已无出线可能,这也是足协高层甚至是总局高层决定不和博拉续约的主要原因。这一点来看,我觉得当时足协管理者的选择是明智的。


二、目中无人,自视清高


这恐怕也是博拉先生下课的一个主要原因。在率领中国队历史性进军世界杯后,米卢和他的经纪团队把自己包装成了“民族英雄”。而在这种吹捧下,米卢也飘飘然起来,不断接各种代言广告,推销白酒、DVD、空调等不同商品,赚得了上百万美元左右的收入,改变了他只拿足协工资的局面。这种情况作为足协聘请的外籍教练来说,实际上已经有些“不务正业”了。

博拉先生从功臣到罪人,其实也跟自己的性格有关系。而他此后一直服务卡塔尔足协,帮助卡塔尔收集中国足球各级国字号,甚至是女足的情报,也为卡塔尔足球在日后击败中国各级国字号立下了汗马功劳。对于中国球迷来说,米卢现在早已不是昔日的英雄,而就是一个路人。


韩国足球新闻

从对待米卢这个问题上可以证明,中国在足球上的步伐还需要走很远。

中国人不懂得感恩,也不知道足球是怎么回事儿。总觉得自己实力差不多,距出线只有一步之差。其实。如果没有米卢的话,2002年中国不可能出线,02年也不会成为中国足球所谓巅峰。

直至今日,中国人总会找许多借口,否定米卢的功劳。比如2002年是最强的球队,像比别的时候强很多似的。再比如2002年,亚洲两个东道主。比如2002年,张吉龙给抽了个上上签。告诉你,这些都是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主要的原因就是有了主教练米卢。他团结了大部分有实力的足球运动员。并且能够保证中国足球稳定发挥。这点是以前历任教练都不能够做到的。以前的教练可能会踢一场漂亮的比赛,那就是黑色三分钟,黑色九分钟,519,滑铁卢。2002年出线之路,你看看有这样的比赛吗?该赢的的都先拿到手了。

解释下2002亚洲出线名额的事。亚洲日韩首先拿走了两个,就还剩下两个半名额。这里边有沙特,伊朗。还有我们的宿敌卡塔尔,科威特,阿联酋等等。这样的阵容只出两个半名额,你觉得我们能出线吗?既然不能保证出线,为什么不能够强调功臣米卢?是因为他是一个外国人?滑稽地找一些,其他的客观原因,可笑之至。

当然,米卢也是急流勇退。看到中国队没有潜力可挖了。是中国人对米卢的态度显然也是米卢走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