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印度的神话剧总是拍得很唯美?

余坚锐

电影要拍的唯美,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

所谓唯美,除了导演的功力,让电影的氛围充满迷幻和飘逸的气质外,更重要的,是画面。

电影画面由三部分组成:置景、美术、构图。

这三样东西不仅仅是艺术家搞创作一时的灵感乍现,当然灵感也很重要,但如何实现灵感,更重要。

比如《巴霍巴利王》的这张剧照:

说起来,它非常简单:宫殿的走廊,烟雾缭绕,一男一女,穿着印度传统服饰,拉弓射箭。

但是,看一张类似的中国电影的剧照:

有没有感受到什么?

置景方面,印度的传统服饰脉络清晰,层次丰富,弓箭精致合理;中国的服装极尽夸张之能,全身披金,头饰飞扬。

美术方面,印度有足够的纵深,通过烛灯衬托不同的烟雾颜色;而中国这部,北京是统一的金黄色,就连透过的光,都是浅黄色的。

构图方面,印度凸显人物,以大色块区分人和景的关系;中国如大头贴一样,彰显人物脸庞。

其实,到不是有好坏之分,在制作水平上,中国的技术不算差。

但是真正的差距,是工业运用上的理念、经验和成熟度,这些东西都是实现创作者灵感的工具,我国电影工业的落后绝不是一年两年可以做到的,而印度一直都是电影大国,在蓬勃的市场发展下,一直很努力的在做创新、总结和学习。

印度的神话片做到的是让电影工业为电影剧情而服务,而我国的电影工业,还在傻傻烧钱的暴发户阶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