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院士:慢阻肺成慢病防控突出短板

王辰院士:慢阻肺成慢病防控突出短板

成人慢阻肺患病率超8%,40岁以上逾13%,患病人数约1亿

研究显示,我国20岁及以上成人的慢阻肺患病率为8.6%,40岁以上则达13.7%,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已超过27%,年龄越高,慢阻肺患病率越高。男性患者数为女性的2.2倍。全国总患病人数为9990万,即约1亿人。慢阻肺已经成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最常见慢性疾病,构成我国重大疾病负担。

吸烟是慢阻肺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研究显示,吸烟者慢阻肺患病风险显著高于不吸烟者,60岁以上吸烟人群患病率超40%,且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慢阻肺患病风险越高。

此外,低教育程度、高PM2.5浓度、幼年期慢性咳嗽、低体重、呼吸疾病家族史与慢阻肺患病率相关。在不吸烟者中,高PM2.5浓度与慢阻肺发病相关性更为显著。吸烟与高PM2.5浓度两因素叠加更会增高患病风险。

可以预期,由于我国较严重的老龄化、吸烟和空气污染问题,未来慢阻肺发病形势将更趋严峻。

我国慢阻肺知晓率低,肺功能检查率低,诊断率低。

该项研究还显示,我国慢阻肺知晓率及肺功能检查普及率极低。研究的受访者中,仅约10%知道慢阻肺这一疾病;不足10%的受访者曾接受过肺功能检查。在所有慢阻肺患者中,不足3%知道自己患有慢阻肺;近90%此前从未得到明确诊断。特别需要引起关注的是,60%的慢阻肺患者没有明显的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说明普及肺功能检查对实现慢阻肺早诊早治的重要性。

今天同期发表于《柳叶刀》子刊《柳叶刀·呼吸病学》的中国居民慢阻肺监测调查结果亦得出了相仿结论,印证了我国慢阻肺巨大的疾病负担与严峻的防控现状。

控烟与普及肺功能检查为慢阻肺防控的关键

“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负责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主任王辰院士指出,这项研究结果充分说明我国慢阻肺流行状况的严峻性,而我国当前对呼吸疾病的防控体系与能力建设严重不足,在公众认识、卫生政策、医保政策、业界能力等方面远远落后于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作为,成为"四大慢病"防控的突出短板,亟需政府、卫生界及公众大力提高对慢阻肺防控的重视,尽早采取综合性防控策略以降低慢阻肺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推动控烟工作是包括慢阻肺在内的慢病防控的重中之重。同时,早诊早治是慢阻肺防控的关键,应积极落实在40岁以上人群中普及肺功能检查的国家政策,此举刻不容缓。

本研究将对全球慢阻肺流行状况评估及防治方略产生重要影响

本项研究结果对全球慢阻肺防控方略制定亦有重要意义。王辰院士指出,本次研究首次基于严格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人口调查数据对我国慢阻肺患病人数进行准确测算,明确我国有约1亿患者。而此前我国的患病人数主要出自国际学者依据分散的流行病学数据综合分析得出的全球疾病负担(GBD)数据,该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的慢阻肺人数为5300万人,而本研究得出的确切患病人数较之提升了近一倍。由于中国的人口地位,本研究结果对全球患病人数会产生重大影响。

在人口排名全球前十的国家中,有7个在近10年内未开展全国性的慢阻肺流行状况调查,全球的慢阻肺疾病负担很可能因此被严重低估。本研究结果的发布,提示世界各国——尤其在人口多的发展中国家——亟需开展流行病学研究,更新慢阻肺流行状况数据,据以对全球慢阻肺流行与防治状况重新进行评估,为制定全球防控方略提供科学依据。

据了解,“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始于2010年,采取严格的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具有全国代表性的10省(区市)5万余名城乡居民,进行细致现场调查及严格肺功能检查,结合我国2015年人口调查数据,可以准确反映我国慢阻肺等呼吸疾病的流行状况、患病人数与患病影响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