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被判死刑,行刑前堅信皇帝不會殺他,囑咐兒子準備行李出遠門

宰相被判死刑,行刑前堅信皇帝不會殺他,囑咐兒子準備行李出遠門

首先我們來解釋一下宰相這個名詞,宰相是古代官員官位最高的稱呼,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是除了皇帝以外權利最大的人。

宰相的名稱隨著朝代的改變也發生著改變,於是就出現了:丞相,中書令,內閣大學士,軍機大臣等十幾種官名。在明朝的時候,朱元璋為了中央集權,廢除了宰相這個職位,建立了內閣制,到了明朝後期,內閣大學士成了宰相的新代名詞。

宰相被判死刑,行刑前堅信皇帝不會殺他,囑咐兒子準備行李出遠門

清朝建立了和明朝一樣的制度,沒有宰相,但是內閣大學士有宰相的權利,比如李鴻章就是這樣,我們今天來聊另一位內閣大學士柏葰。

柏葰在咸豐八年的時候當上了內閣大學士,官位從一品升到了正一品,可是他並沒有高興太久,同年,他就因為一場作弊案件被抓進了牢裡。清朝的科舉制度其實是非常嚴格的,可是從清中期以後,花錢買通考官的事情頻頻發生。

有一個叫平齡的考生,有人看見他在考試期間在考場外面看戲,但是發榜以後,他卻考了第七名,這件事情捅到了皇帝那裡,在嚴格調查之下,發現柏葰的家人參與了這次事件,幫考生調換試卷,用這種手段獲取錢財。

宰相被判死刑,行刑前堅信皇帝不會殺他,囑咐兒子準備行李出遠門

雖然柏葰沒有參與作弊,但是他的家人參與了,所以皇帝也要處罰他,而處罰的結果就是以柏葰為首的考官判刑處斬。可是柏葰是正一品大官,又是內閣大學士,所以按理皇帝應該會對他網開一面,最多就是判個流放外地。

於是他在行刑前,還告訴他的兒子讓他收拾好東西,準備去流放了,可是沒有想到皇帝真的殺了他。皇帝其實內心還是很猶豫的,但是為了以儆效尤,只能痛下殺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