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琴打譜連載」大禹治水 重整神州——《襄陵操》

「胡思琴打譜連載」大禹治水 重整神州——《襄陵操》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曾經歷過許多次的浩劫,第一次的生死大劫無疑要數堯帝時代的滔天洪水。中華文明在上古時代的大部分文明成果都被這場波及世界的大洪水洗劫一空,只留下少許的文明碎片在世間流傳,比如《易經》、《河圖》、《洛書》之類。而解救這場華夏巨難,重整神州山河的正是後來接受舜帝禪讓的大禹。

考之中華文明的歷史,上古時代的許多制度與文化器物,非是始創,而是一種非常成熟的文明形態。他們大部分都是洪水之前文明的延續,只是相對於洪水之前的文明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而神州的地脈地形也因大禹治水而發生巨大的改變,禹又重新劃分命名天下為九州,並鑄九鼎以紀之。並用從《洛書》中領悟到的《洪範九疇》來治理國家,由此中華文明又重新開始發展興旺起來,所以大禹對中華文明的貢獻殊為巨大,恩同再造。

“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面對滔滔的洪水,整個天下都泡在其中,非普通人力所能為。即使用今天的高科技,也是一件曠日持久之事。先前禹之父親鯀因治水無功而被流放,禹又毅然的扛起了治水的重任,踏上了艱難的征程。他率領伯益、后稷、棄等人翻山越嶺,披荊斬棘,走遍九州,13年裡三過家門而不入,嚐遍萬般艱辛,鑿通山河,引水入海,終於平息水患,讓中華民族又得以生息繁衍。

「胡思琴打譜連載」大禹治水 重整神州——《襄陵操》

為了慶賀治水大功告成,大禹命皋陶作大麴《夏籥》九成在祭壇上演奏,以昭明治水的功業。這就是赫赫有名、流傳後世的《大夏》,是上古的六代樂舞之一。水患得平,莊嚴的《夏籥》在夏都的祭壇上響起,竹管制成的龠發出奇妙的樂音,直上九霄。天地淨默,在宏麗廣大的雅樂聲中,人神共鑑:大禹治水,功業齊天!中華文明翻開了新的篇章。

後世對大禹的評價極高。孔子: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季札:“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誰能修之?”司馬遷:堯遭鴻水,黎人阻飢。禹勤溝洫,手足胼胝。言乘四載,動履四時。娶妻有日,過門不私。九土既理,玄圭錫茲。《太史公自序》:“維禹之功,九州攸同,光唐虞際,德流苗裔。”

大禹在治水期間,也不忘操琴。宋代朱長文在其著作《琴史》中載:大禹悼鯀績之不成,而哀堯民之墊危,於是乘四載,歷九州,過家不入,以平水土。觀洪水襄陵泛丘,乃援琴作“操”,其聲清以溢,志在深河也,名曰《禹操》,或曰《襄陵操》。及嗣舜之業,當作《大夏》。夏,大也,言治水之功為大也。

「胡思琴打譜連載」大禹治水 重整神州——《襄陵操》

聖人操琴非為娛樂,乃是理氣調息,通明府而致神思。禹見洪水滔滔,援琴而作《襄陵操》,以寫其景其心。幸而此曲並沒有失傳,曲譜記載於《西麓堂琴統》第十三卷。曲譜後記雲:“書曰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襄山陵,浩浩滔天。古今樂錄曰禹治洪水至會稽而作此。”

雖然《夏籥》已失傳,但神奇的《西麓堂琴統》卻為我們保存了這首寶貴的樂譜,讓今天我們能有幸能聽到這首《襄陵操》,感受一下那個洪荒時代的氣息,感受在滔天洪水面前聖王的憂心。樂曲書中標為角調,共八段,打譜定為F調。

樂曲第一段開始,以強有力的散音彈出。1-6小節,茫茫神州,一片洪荒。7-11小節,大禹王登高四望,悲欣交集,嘆息連連。12-14小節,回想治水以來的艱辛,不禁感慨萬端,沉入無邊的思緒。此段音樂需要彈出洪大的氣勢來。

第二段1-7小節,大禹王邁著沉重的步伐,懷著堅定的信念,在神州大地上四方奔走。春夏秋冬,風霜雪雨,勇往直前,氣貫長虹。8-12小節,像是描寫治水工地的忙碌,大禹帶領人們揮動各種工具,挖山填土,日夜奮戰。

「胡思琴打譜連載」大禹治水 重整神州——《襄陵操》

第三段1-3小節,上接第二段的勞作場面,深水流聲,漩渦翻滾。4-7小節,一條一條的河流被疏通,一片片的積水被引入江河。8-9小節,此句音樂畫面感極強,像是一浪一浪的洪水在衝擊高山丘陵。亦像是描寫大禹王對滔天洪水的萬般憂心,心牽天下黎民的安危。10-13小節,面對洪水,大禹心底升起平息水患的堅定信念。

第四段,音樂切換成氣勢宏大的場面,大禹率領眾人鑿山分河,築堤通淤,積石山、開龍門、通黃河。無數龐大的治水工程在廣袤的神州大地鋪開,氣象宏偉、震撼人心。舞蹈性的節奏亦像是在描繪人群排成方陣向天而舞,祈求神靈助力,幫助大禹完成治水的千秋偉業。古代巫舞同源,舞蹈具有某種溝通神靈的功能。

第五段以泛音寫成,點點的泛音,如長夜的星光,指引著大禹前進的方向。大禹治水,日夜兼程,他們乘四載,歷日月,在神州的汪洋裡,似飄蕩的一葉葉小舟,四方奔波。十三年的時光融入歷史,成為治水輝煌的見證。有堅定的正念支撐,才可以完成天地間的偉業。

第六段、第七段音樂基本上重複了二、三段的旋律。登高遠望神州的大禹收回了無邊的思緒,治水大功未竟,又要面對眼前的洪水。過去已成往昔,未來依然需要堅定的信念才能完成治水的宏業。

「胡思琴打譜連載」大禹治水 重整神州——《襄陵操》

第八段音樂進入尾聲,懷著不變的信念,邁著堅定的步伐,大禹又出發了,繼續帶領民眾投入到治水的偉大事業中去。日落西山,大禹的身影慢慢消失在遠方。最後的泛音,前三音稍需強奏,似蒼穹旋轉,後一句幽深無際,指向那一片永恆的星空。

胡思琴

2018年4月29日記於合肥

小結

本連載至此共九篇,將反應堯舜禹三代聖王時期的琴曲作了一次縱覽,也對這段歷史作了一次瀏覽,讓我們感受到了中華音樂文化的高雅與古老。接下來我們的連載將休息一至兩週,然後進入西周時期的琴曲連載與欣賞。歡迎大家對本連載提出寶貴的建議。

「胡思琴打譜連載」大禹治水 重整神州——《襄陵操》

「胡思琴打譜連載」大禹治水 重整神州——《襄陵操》

「胡思琴打譜連載」大禹治水 重整神州——《襄陵操》

「胡思琴打譜連載」大禹治水 重整神州——《襄陵操》

「胡思琴打譜連載」大禹治水 重整神州——《襄陵操》

「胡思琴打譜連載」大禹治水 重整神州——《襄陵操》

胡思琴,安徽合肥人。幼慕雅道、好書愛樂,長而喜讀經典、多方涉獵,博採眾芳、以養素志。遊心於千載之下,流連於翰墨之間。雖居市井一隅,長以山林為念。閒來吟詠春秋、醉意古典,以翰墨寫心、詩詞養性,於音樂尤為屬意。早年用功於笛、簘,後潛修西樂十餘載。然數藝之中,最喜古琴之幽靜深遠、道通天地。曾隨諸城派宗師劉赤城先生習琴,後又受教於當代名家龔一先生。二十年來用功不輟、操習不倦,復留意諸家、浸淫古譜。自以恢復中華傳統琴道精神為己任,於閒時開舘授徒,傳習古琴技藝,兼從事古琴音樂的創作與教學研究。願結交同道,為古琴藝術的發展,貢獻一份微薄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