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史記丨古老、美麗話禹州磨街黃溝村

村史記丨古老、美麗話禹州磨街黃溝村

文丨張春紅

我第一次踏進黃溝村,就驚豔於它的古老、神秘和美麗。

黃溝位於禹州市西南邊陲,歸磨街鄉管轄,它是許昌市的青藏高原。這裡山勢險峻,峽谷幽深,青龍河兩岸松柏掛壁,白龍瀑下澗水淙淙,自然景色十分優美。古村落,老橿樹,五龍泉,抗戰指揮部,構成黃溝村的幾大看點。

村史記丨古老、美麗話禹州磨街黃溝村

走進黃溝村,我們會被一棵棵奇形怪狀的古樹所吸引,這些樹遒勁的樹根穩穩深植在地下,烏黑粗壯的樹幹,堅硬挺拔,縱橫龜裂的灰褐色樹皮,歷經千百年雨打風吹,不改其色。它們氣質滄桑,神情凝重,堅挺似鐵。

在眾多的古樹中,有一棵被稱為“樹王”的老橿樹,據說已經有一千五百年的樹齡了。老橿樹的樹頸高3米,樹幹直徑1.2米,樹圍粗約3.3米,樹冠的周長約23米。每當春季,米色的小花綴滿指頭,淡淡的清香飄散很遠。夏季,樹葉長出來了,碧綠一團,整個老橿樹,像巨大的傘蓋,巍然屹立。冬季,樹葉落光了,枝條上飄著萬千條紅色的絲帶,那是周邊老百姓求子求福而拴上的平安帶、吉祥帶。

村史記丨古老、美麗話禹州磨街黃溝村

關於這棵老橿樹,還有許多神秘的傳說。據傳,五八年大鍊鋼鐵,有人想鋸掉這棵老樹去燒煉鋼爐,結果,搭上鋸拉了沒幾下,那個村民便手臂麻木,多天干不成活了,連吃飯都拿不住筷子。他心裡很恐慌,到處求醫也治不好。村裡年長的老人告訴他,“這古橿樹是棵神樹,有靈性,你想傷害他,它自然要報復你。你趕緊在樹下燒香禱告,求古樹寬恕吧。”聽長者一言,那個村民如醍醐灌頂,趕忙在樹下襬了香案,燒香叩頭,第二天,胳膊就不疼了。

古橿樹旁邊,生長著一大片仙人掌。這片仙人掌,足有上百片掌葉,它隨意在斜坡上擴散蔓延面積足有十幾平米。它的掌心生長著灰白的針刺,倔強地伸向天空,就像小學課堂上,孩子們爭先恐後搶答問題時舉起的小手,也像一個個武士面對強敵時舉起的盾牌。它們匍匐在古橿樹的近旁,像忠實的奴僕,靜靜地恭候“樹王”的差遣,負責者“樹王”的安保。而老橿樹像一位年逾古稀,卻精神矍鑠的王者,鬍鬚飄飄,神情肅然,它含蓄大氣,無所不知而又守口如瓶,默默地凝視著黃溝村山水和子孫。高大的古橿樹和低矮倔強的仙人掌上下呼應,構成黃溝村原始風貌的一個奇異畫面。

在古橿樹附近,還有很多古樹,據說有72棵,他們歷經自然界的風颳日曬,星輝雨露,呈現出千姿百態的風采。這棵樹屈曲盤旋,猶如蒼龍;那棵樹的木質部已經腐朽,只剩下樹皮,但是,樹冠上依然是青枝綠葉,好奇的遊客雙腳踏進古樹,那中空的樹洞,寬闊的足以容納下我們的身軀。

千百年來,這些古樹巍然屹立在黃溝村的山山嶺嶺、溝溝坎坎,他們觀看著塵世的寒來暑往,見證著時代的滄桑變遷,忠誠地堅守在黃溝這片古老的土地,庇佑著黃溝的百代子孫安康。

村史記丨古老、美麗話禹州磨街黃溝村

黃溝村不僅自然環境獨特,還有豐富的人文資源。村中文化廣場上,不但有以天然石洞做辦公地點的村部,還有一口古井(現已被石板封口保護),被稱為禹州人工鑿井之最。聽村民講,黃溝村地處山區,海拔高,水位低,祖祖輩輩吃水更比吃油難。為了解決吃水問題,1971年春,黃溝村黨員群眾歷時3個月,在原來的泉眼上挖出土石600餘方,鑿井深達85米,終於鑿出了甘甜、清澈的泉水,為了挖這口井,一個村幹部還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這是黃村人戰勝自然,頑強生存的見證。“吃水不忘挖井人”,黃村人對這句話有更深的理解。我們外人聽說此事,也為之感動。

黃溝村有許多古舊的老房子,散發著中原建築簡潔樸拙實用的特色。侯家大院,共有多條窯洞組成,就是禹州西部窯洞建築的典型代表。抗日戰爭時期,皮定均將軍曾駐紮過侯家大院,軍民魚水,親如一家,取得了多次戰役的勝利。現在,侯家大院已作為抗戰指揮部舊址保護起來,成為緬懷先烈、瞻仰抗日英雄的紅色教育基地。

村史記丨古老、美麗話禹州磨街黃溝村

黃溝村道教文化底蘊豐厚。位於村子南部蓮花山的五龍泉道觀,是一處著名的道教寶地。五龍觀始建於唐朝,重修於明朝,清乾隆年間蓋山門,修道院,初具規模。道觀供奉的主神是五龍聖母,主題看點是黑白青紅黃五條石龍雕塑,山泉從五條龍的嘴裡流出來,匯成青龍河,蜿蜒流向山下,滋潤著附近的農田。在山門的牆壁上,書寫有《道德經》全文,道觀的石洞裡,盤臥著讓老子“紫氣東來”的青牛。關於這個五龍泉,也有一個神奇的傳說。


古代鄢陵地界,有一個宋家莊,莊裡宋員外有個女兒,不但俊俏,而且善良。宋女12歲那年的夏天,晚上,天氣悶熱,宋女在後花園乘涼,卻意外受孕了。她的父母覺得敗壞了門風,將她趕出家門。宋女離家後,覺得無法見人,就躲進禹州西部深山,住山洞,吃野果,喝山泉,幾個月後,她生下黑白紅黃青五條顏色不同的小蛇。她很害怕,用棍子把這五條小蛇挑開,沒料挑開的小蛇不一會兒就又爬到女孩身邊。反覆很多次,宋女沒辦法,就細心照看,小蛇越長越大,慢慢地,頭上生了角,腹上長出爪,身上有了鱗片。那年,當地大旱,民不聊生。宋女嘆息說,“要是下場雨,百姓就得救了。”話音剛落,幾條趴在地上的小蛇忽然騰空而起,在空中盤旋,瞬間天空烏雲密佈,電閃雷鳴,隨後,就下起了傾盆大雨。這場及時雨,解救了當地許多老百姓。天上王母娘娘掐指一算,有五條龍在人間降生了,就派神仙下去尋找,就發現了宋女和她生養的五條龍。因為五條龍私自降雨,觸犯天條,玉皇大帝降職罰這五條龍化為五道山泉匍匐在蓮花山上,服務當地百姓。宋女心地善良,被封為五龍聖母,在蓮花山修建廟宇,世代享受人間香火。


我們行走在黃溝村老屋與古樹之間,彷彿時光都變得緩慢,人心也變得格外沉靜安閒。在這裡,古屋窯洞散落村中,青石黛瓦,木門石階,冬暖夏涼;家家門前古樹參天、翠竹盈門;村裡村外綠樹青山,雞鳴犬吠,一切顯得原始、古樸、安逸、和諧、自然。

村史記丨古老、美麗話禹州磨街黃溝村

黃溝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風景怡人、民風淳樸,是一個能讓人記得住鄉愁的地方。如今, 禹州市委市政府正在發展全域旅遊,“美麗鄉村遊”、“吃住農家樂”已經成人們旅遊休閒的一大時尚。黃溝村古樹、老屋、清泉,真是山清水秀,古意盎然。她融合人文、自然、休閒等因素為一體,是禹西山區的一顆明珠,是鄉村旅遊的絕佳去處,現在,黃溝村正以她的古老、神秘和美麗,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和喜愛。

村史記丨古老、美麗話禹州磨街黃溝村

村史記丨古老、美麗話禹州磨街黃溝村

張春紅,網名茉莉,河南禹州人,教育工作者。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禹州市作家協會副秘書長。出版有小說集《人在驢途》,散文集《走天涯》。更多信息,請在網上搜索視頻《才女茉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