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皇帝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李蔷蔷

人们之所以不了解他,一来在世时间短,二来,在位期间确实没什么作为。下面我们就详细说说这个皇帝。开始讲故事,小板凳坐好咯。

幼年即位,一直在慈禧太后的阴影之下

载淳,生于1856年,死于1875年。咸丰死后,年仅六岁的载淳即位,是为同治帝。


虽然是个皇帝,但并没有皇帝的权力。起初有肃顺八大顾命大臣赞襄政务,后有慈禧垂帘听政。

而且这个小皇帝跟他的祖先们差别略大。生性顽劣。小时候不好好读书,只晓得各种捣乱。让很多老师十分头疼。


青少年时期更像是一个纨绔子弟,而不是堂堂一国之君,相传同治帝一有闲工夫,就会叫上两名小太监,换上便衣,溜出宫去,去烟花柳巷的风月场所,而这种行为更是为他年纪轻轻便命丧黄泉埋下了种子。

同治中兴:但基本与同治皇帝无关

同治帝在位期间,朝廷的内外环境相对平静,国内靠着曾国藩和李鸿章剿灭了太平天国和捻军的起义。对外,英法联军拿到好处以后,也美滋滋的撤军了。

故而,这段黄金时期,在慈禧和恭亲王奕訢的联合执政下,发动洋务运动,兴建一大批近代工业。训练新式陆军和海军。建立新式学校。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

设立总理衙门。处理与外国的相关事务。

在此期间,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保证了近现代中国领土的完整性。功劳甚大。

但这些功劳,跟同治皇帝关系不大。

亲政一年:大修圆明园

要说同治帝做过什么事儿的话,那就是同治十二年,他亲政以后修葺圆明园。

这道上喻引起满朝文武大臣的不满。因为修复圆明园耗资巨大。当时的朝廷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来修圆明园。拿不出怎么办呢?

他就让王公大臣出钱。这下子,那些大臣当然不干了。纷纷上奏折,反对修葺圆明园。同治帝明知错误,但拒不悔改。

并将言辞激烈的十几位大臣全部革职。其中包括恭亲王奕訢。最后没办法,只得慈禧出面,收回成命,平息了这场闹剧。

不过,上天没有再给同治皇帝太多折腾的时间。关于同治皇帝的死因,一种是宫廷记载,同治皇帝感染了天花,另外一种就是民间传说,感染了梅毒。

但无论哪一种死因,同治皇帝肯定是怀着无比郁闷和沮丧的心情走向生命的终点。同治十三年,同治皇帝死于养心殿。年仅19岁。



吾乃常山王子虫

性格懦弱而容易自暴自弃的孩子,在无法抗争的情况下,他也只能如此。

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第一身份——慈禧太后的亲儿子。

再看“同治”的由来——同治帝继位的时候还小,当时有东、西两个太后共同“摄政”,或者说共同监护皇帝,故年号“同治”,意思差不多算是“共同整治”,呃~压力好大呀。

为什么这么介绍呢,因为这就是载淳这一生的悲哀,也是能让人快速记忆人物的方法,毕竟同治皇帝的存在感偏低。

一生最大的传奇,同时也是一生最大的悬疑,为世人所津津乐道的竟然是——同治帝究竟是得天花死的还是患梅毒而亡。

沐浴政绩的光芒,而光源却是包括他母亲在内的两宫和朝臣,合着也没同治皇帝什么事。

知道这些以后,那现在我们来正式介绍一下:爱新觉罗·载淳即清穆宗,清朝第十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为清文宗咸丰帝长子,生母为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即,慈禧)。


同治同治,到底是多少人“共同整治”

咸丰帝去世后,6岁的载淳即位,拟定年号“祺祥”(后,同治),载淳嫡母钮祜禄氏和生母叶赫那拉氏并尊为皇太后。

“同治”含义可做四种诠释:

一是两宫同治;

二是两宫与亲贵同治;

三是两宫与载淳同治;

四是两宫、载淳与亲贵同治。

总之,同治皇帝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同治。

在同治皇帝继位之初,有三大阵营“瓜分”了本属于同治的皇权,虽然当时同治帝年纪也确实太小,不堪重任,但除八大辅臣外,我个人认为权利分化其他势力的都是不正常却也无可奈何的。

第一股势力——大家耳熟能详的慈禧,外加被某些影视剧过分美化、超级厚道的慈安。

第二股势力——咸丰定的顾命八大臣,户部尚书肃顺、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协办大学士及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赞襄政务,也就是辅政。

第三股势力——恭忠亲王爱新觉罗·奕訢,祺祥政变中为后宫夺权立下汗马功劳。

祺祥政变后,权利这个胜利果实被瓜分的情况一目了然,两宫垂帘听政,亲王奕訢辅政,各得其所。(顾命八大臣中,肃顺斩首;载垣、端华赐死;另外五大臣则被革职或充军。)

顺治皇帝很有意思,因为慈禧的性格有些扭曲,并且脾气也大,所以顺治皇帝跟亲娘慈禧好像也不怎么亲,倒是和脾气稍顺的慈安比较亲近一些,慈安提议以侍讲崇绮之女阿鲁特氏为皇后,慈禧主张以侍郎凤秀之女富察氏为皇后。载淳本人喜欢前者,载淳便以阿鲁特氏为皇后,富察氏为慧妃。

婚后,同治也没太注意慈禧的感受,慈禧寡居多年,就这么一个亲生儿子,这个儿子不单选皇后不听自己的,婚后还娶了媳妇忘了娘,见天的就和阿鲁特卿卿我我,慈禧看到眼里,气得也是不行不行的,最后同治临死的时候慈禧好悬当场给阿鲁特用刑(阿鲁特吞金后抢救成功,又被慈禧直接赐死,真是恨毒了阿鲁特)。本已想着逐步交出的权利,自然也是不给了,对她而言,这个儿子让她很寒心。

所谓的“亲政”后,慈禧的皇后人选,同治他不听话,慈禧修颐和园的主意,他倒是积极支持,结果出奇精确的捅中了马蜂窝,不分派系,朝堂上是反对声一片,靠募捐?谁敢理他,即便贪的跟和珅似的,谁会傻疯了把自己暴露出来·掏钱修园子呢。

同治在位期间的政绩我就不写了,因为不能对号入座,瞎耽误工夫。本来这些政绩与同治就没什么关系,还写出来耽误大家时间干嘛。

十二月初五(公历1875年1月12日),载淳逝于养心殿,享年19岁。死因:在没有定论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倾向和见解,我倾向于——同治死于梅毒。历史学家萧一山在他1923年所着的《清代通史》里,也再三强调了同治帝就是死于梅毒。另外,同治皇帝主治御医李德立的两位曾孙李镇和李志绥分别撰文称,祖上口传秘闻,同治帝死于梅毒。


古今通史


不定期出没于历史问答频道,喜欢请关注,谢谢。


蹲村口的李大爷

同治是个可悲又行为乖张的人。他出生在皇家,身份尊贵,却缺少童年的快乐和温情。作为皇帝,又遇上个专权跋扈的母亲,政治抱负不能实现。作为丈夫,自己心爱的皇后和母亲关系不好,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最后同治以放浪不羁来排解自己心中的抑郁,却得花柳病年纪轻轻就死了,同治的一生可谓失败又可悲啊!

同治五岁登基做了皇帝,他母亲慈禧太后对他寄予厚望,为他安排了豪华的教育团队为的是培养同治成为一代明君。只是贪玩好动的同治不喜欢读书,常常敷衍了事。慈禧太后对自己的儿子严厉多过温情,而同治的养母慈安太后却对同治是百般宠溺。如此失败的教育,让同治变得玩世不恭,叛逆乖张,一份奏折里面的字都认不全啊!

到了同治16岁大婚,自己选择的皇后不讨慈禧的喜欢,慈禧也处处刁难皇后,让同治郁闷不已。到了同治18岁亲政了,本以为自己能够为所欲为,却没想到在政务上处处受障碍。满朝的文武大臣基本上都是慈禧的心腹,什么政务上的事都要慈禧过问才能处理,这让同治是非常抑郁和弊屈。郁闷的同治想找心爱的皇后排解排解心情吧,慈禧又派人监视自己的私生活希望自己多点开枝散叶,哪还怎么活啊!既然你们让我向东,倔犟的同治偏要向西,哪个妃子我都不去了。只是长夜漫漫寂寞难耐啊,已经说好不去后宫了,那就出宫到外面玩呗!于是同治和自己的伴读兼损友恭亲王的儿子一起到外面的青楼酒馆游玩,玩的那是乐此不疲啊!所谓玩多了刺激了总会出事啊,这不19岁的同治就患上了花柳病,这种病在当时可是治不了啊!慈禧得知后,那是悲愤交加啊,自己所有的期望和寄托都破灭了,难道人到中年自己再一次变成孤单一个人了!最后的慈禧放弃了自己的儿子,也放弃了心中最后的念想,只留下对权利的追逐。慈禧用不到几天的时间,就安排好了自己再一次垂帘听政的布置,孤独痛苦的同治在寒冷的夜里死去,离去的时候他是否后悔自己的行为还是可怜自己有一位强势的母亲,这就谁也不知道了。19岁的同治死后,慈禧立年幼的光绪做皇帝,自己再一次垂帘听政,慈禧彻底成了孤单一个人,内心没有了温情,只有对权力的欲望!

同治是悲哀的也是失败的,因为他的一生参杂了太多的权力算计,自己没有办法去处理,一味的对抗和叛逆导致了自己人生悲惨的结局。怪自己还是怪强势的慈禧,谁也不知道了!


历史神秘人282698251

同治皇帝即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清朝第十位皇帝。六岁登基,在位十三年,十九岁得了花柳病驾崩,是清朝十二个皇帝中去世最早的。 同治帝在位期间设立总理衙门,这是中国两千多年来第一个专门处理外事的中央机构,以应对日益棘手的中日、中俄关系。开展“洋务运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在上海、南京等地兴办洋务,开办军工企业,创建了规模最大的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开办外国语学校,培养洋务人才。同治十一年,三十名幼童赴美留学史称“幼童出样”,他们学成归国后,在各行各业都出类拔萃,成为响当当的国之栋梁。他还依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重臣镇压了当时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


这些成就好像与同治皇帝没有什么关系,他那时还小,只知道看春宫图,其他的不是他关心的重点。身体被掏空了,自然就不会长寿。他十九岁去世,在位十三年无所作为,他在位期间,两太后垂帘听政,恭亲王奕昕主持政务,互相配合,推行新政,他的八子命好,那么多人在真心帮他,内政外交没有大的起伏,出现了难得一时的“同治中兴”。他只是个傀儡,活在别人的影子下面,成为他人的牺牲品,等到他想要有所作为的时候,上天又不厶允许,没有那个命啦,呜呼哀哉,同治帝,认命吧。


y


遗产君



同治皇帝,他的年号时怎么来的?他老爹,不对,应该是皇阿玛由于长期吸食鸦片早早的就去十三陵报到去了,剩下的孩子都很小,所以他皇阿玛死后,他的两个大老婆东太后慈安和西太后慈禧共同执政,所以才改元“同治”,从此进入了“太后垂帘、亲王辅政”时期

同治在位期间,曾国潘,李鸿章,左宗棠一批重臣还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一系列的农民运动。也办了一些洋务运动。不过和同治没多大关系。参政以后的确辜负朝廷上下对他的期望,有人将这段时期称为同治中兴。洋务运动本身也没有起什么大的作用。而且太平天国的灭亡是由于它的腐化所导致的,太平天国的灭亡是时间问题。

这位同治皇帝,因为慈禧太后的严厉亲近慈安太后,很不得亲母慈禧太后喜欢,后来又把慈安太后看中的阿鲁特氏立为皇后,因此母子之间离心离德,只剩下了权力的争斗。而且在上书房时期,穆宗皇帝的堂兄爱新觉罗·载澄引着穆宗皇帝出宫“冶游”(也就是逛红灯区),于是性格更加叛逆放荡不羁。


总评:同治皇帝为大清帝国的第十代皇帝,是在国难中继位的,也是在腥风血雨中度过自己的上书房生涯的。

做了十几年皇帝始终没有摆脱慈禧皇后和恭忠亲王奕訢叔嫂的摆布,只能当一个傀儡。由于慈禧太后过度的严厉和慈安太后的过度放纵,进而导致而他个人三观塑造的失败。失败的教育导致一个失败的皇帝,可以这么说他的所作所为辜负了臣民对他的期望。这个到死都读不通顺奏章的皇帝,空有一身壮志也只能黯然离世,他的死不会对帝国的运转有任何影响,而他的陵寝惠陵,也被砍去了神道和石像生……


鄢城秀才

清穆宗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4年),作为清朝的第八个皇帝,在位13年,可是19岁便去世,是清朝所有皇帝里面去世时最年轻的一位,但是这并不代表同治没有成就,在位期间,有了“同治新政”,轻工业和制造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军事上大力发展兵工厂、教育上培养新型技术人才,一直鼓动国内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奈何英年早逝,不然后面的清朝很可能是另一番景象。

总而言之就是个“大不幸”的人!

没有父爱的人;六岁时父亲就去世了!

没有童年的人;六岁登山皇位,从此再也不能享受该有的童年快乐!

没有自由的人;从小就被慈禧管的死死的,经常受到责骂,与母后关系差到极致!
没有美好婚姻的人;自己喜欢的女子不能娶,不喜欢的女子母后又逼着自己娶!最后双方都不快乐,导致自己经常去寻花问柳!

没有上天眷顾的人;19岁那年就去世,死于天花,最美好的年华,刚刚可以有自己的生活,却因为无情的病魔的到来,结束了他的一生。

同治皇帝还是个可怜的人;他的一生没有几个知心的朋友,加上从小就心里有阴影,导致长大后因为讨厌慈禧太后执政,干脆什么都不管,天天喝酒寻欢。


羽评历史

同治皇帝在清朝的众多皇帝中,属于存在感最为薄弱的皇帝了。他的存在感几乎全被她的亲生母亲——慈禧太后所遮挡。如果不是有一个回光返照般的“同治中兴”。可能很多人都不知同治皇帝,只知慈禧太后了。

同治帝,名为爱新觉罗·载淳,他是咸丰皇帝的长子,也是唯一存活的儿子。1861年,咸丰皇帝逝世后,载淳继承皇位,年号同治。同治帝是满清第十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的第八位皇帝,也是清朝12帝中寿命最短的皇帝。


同治帝6岁继位,19岁就已病逝,虽然在位了13年,但在位时间大部分都是未成年时期,再加上他有一位权力欲望极重的母亲——慈禧太后,同治仅亲政一年就已病逝,因此他既无机会,也无时间治理国家。反倒是在野史中,同治帝大名鼎鼎。

同治皇帝始终生活在他的母亲慈禧太后的阴影之下,也始终被两宫太后当做傀儡。在同治帝之前的九位清朝皇帝,无论能力大小,水平高低,至少勤政和掌控朝堂是没有问题的。但同治皇帝完全是个悲剧,他幼龄继位,被两宫太后视为傀儡,对他的教育更是完全失败。同治皇帝最可悲的是,他的死甚至对于清王朝完全没有任何影响。



虽然与同治帝毫无关系,但正是在同治帝在位期间,清廷被迫重用了汉族大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捻军、陕甘回乱。同时,这些汉族大臣们掀起的洋务运动,使中国初步具有了现代化的工业工厂,也大大延续了清王朝的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