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二艘航母姗姗来迟,专家:或是核动力航母

国产第二艘航母姗姗来迟,专家:或是核动力航母

随着中国航母工程的逐渐加速,中国下一艘航母也就是第二艘完全国产航母的具体设计类型一直是网民们讨论的重点,而围绕国产未来航母设计的蒸汽弹射和电磁弹射之争到常规动力还是核动力哪个更好就是最明显的例证。而对于这样的争论,笔者认为只是网民们热爱国防、关心国防、希望祖国更强更好的愿景而已,中国第二艘完全国产航母的相关系统选择很明显不会由网络争论决定胜负,而唯一起到决定作用的只有相关系统的成熟程度。

根据已经公开的相关资料,美国对其军工科技的成熟程度有严格的等级划分制度,大致是1-10级,只有相关技术成熟程度达到6、7级或者以上的水准时,这项技术才会被实际应用,若达不到标准是不能实际使用的,只能继续发展。虽然我国相关技术应用的标准等级制度尚没有明确的披露信息,但是,笔者认为,我国相关部门也必然有一套自己的技术使用标准。因此,中国第二艘完全国产航母的相关子系统选择唯一的决定因素就是相关技术成熟程度,如果中国的舰船用核动力技术成熟等级高于常规动力,那中国航母就必然会选择核动力布置,而如果技术成熟等级相反,常规动力必然会是正确的选择。

国产第二艘航母姗姗来迟,专家:或是核动力航母

相比于常规动力系统,核动力船舶动力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而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节省动力燃料存放空间,更少的补给次数。对于寸土寸金的航母内部使用空间来说,更多的剩余空间很显然会受到欢迎。而且,更少的补给次数也很明显有利于航母的长时间远距离部署和整体作战能力的提高。但是,相比于常规动力航母,核动力航母也有一定的劣势。

首先是整体周期使用成本明显更高,相比于常规动力,使用核动力系统的水面舰船很显然需要考虑到近距离接触人员的辐射影响问题,而这样的问题必然会增加核动力系统的总体造价。同时,相比于常规动力系统,核动力系统的整体使用成本也是明显更高的,而这样的高成本必然推高整个舰船系统的研发制造和相关维护成本。因此,核动力虽好,但也不是一般国家能够承受的。而幸运的是,中国的经济能力已经决定了中国很显然不在这个一般国家之列。

国产第二艘航母姗姗来迟,专家:或是核动力航母

其次是浓缩铀技术水平对核动力换料周期的限制,和寻常报道中的核动力系统近乎无限的航程和使用时间不同,核动力系统也要在一定的周期内进行换料作业,而核动力系统中核燃料棒的铀浓缩比率则直接决定着核动力系统的换料周期时长。美军核航母换料周期间隔一般较长,且根据规划,美军未来型航母核动力也已经具备一次加料可全寿命周期使用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的获得是建立在美国航母核动力系统燃料棒使用武器级浓缩铀的基础之上的。

最后是技术难度较大,相比于常规动力,舰船核动力系统的研发制造难度也明显更大,而这个因素也是决定中国第二艘完全国产航母是使用常规动力还是核动力的关键。(利刃/CX)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