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風雲(四)北洋三傑之“北洋之龍”王士珍

人生際遇往往變化無常,妙不可言,如果告訴你,一個冒名頂替的軍校學員,不僅沒有受到查處,反而在今後的人生路途中,憑藉自身的努力,位居陸軍統帥,之後又官至政府總理。這樣的事情你一定不肯相信,但在清末民初的中國大地上恰恰就出現了這麼一位傳奇人物,他就是被譽為“北洋三傑”之“北洋之龍”的王士珍。

北洋風雲(四)北洋三傑之“北洋之龍”王士珍

王士珍像

王士珍 字聘卿,號冠儒,直隸正定(今河北正定)人,生於1861年7月14日。年幼的王士珍父親早逝,與母親相依為命。15歲那年,王士珍被正定鎮臺葉志超看中,收在屬下當勤務兵。光緒十一年(1885年),清政府在天津建立武備學堂,從各軍中挑選中下級軍官集訓深造。葉志超轄下有名叫黃士珍的福建籍軍官被選入冊,不知道什麼原因,臨近入學,黃士珍不辭而別,葉志超心急如焚。正巧這時,勤務兵王士珍進屋送茶,平時葉志超就對氣質儒雅、辦事精明的王士珍頗為賞識,有心提拔。尋思在南方口音中,“王”、“黃”不分,於是就讓王士珍冒名頂替黃士珍。就這樣王士珍進入了中國新式陸軍的搖籃——天津武備學堂。從此,王士珍開始了他與中國歷史變革不可分割的一生。王士珍進入武備學堂後,勤奮努力,成為第一期學員中的高才生,深得武備學堂總辦蔭昌的賞識。

光緒二十年(1894年),朝鮮爆發了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請求清政府出兵協助鎮壓。6月,王士珍隨葉志超奉命赴朝助戰。7月25日,日本海軍不宣而戰,爆發了豐島海戰,清軍損失慘重,撤至平壤駐防。9月15日,侵朝日軍兵分四路猛攻平壤的中國駐軍,中國官兵和朝鮮軍民奮勇抗擊。王士珍率領炮兵堅守在城上頑強反擊,給日軍以重大殺傷。當王士珍得知左寶貴犧牲的消息時,他親手操炮,轟擊日軍。由於敵我兵力及裝備都相差懸殊,日軍形成了對平壤的四面合圍之勢,清軍被迫撤出平壤,而這場戰爭也成了中日甲午海戰的前奏。在戰鬥中,王士珍身受重傷,左手無名指被炸掉,額頭左上部被彈片擊中,但仍頑強作戰。平壤失陷後,全軍僅憑王士珍手中的地圖制定的撤退路線,連夜殺出重圍,避免了全軍覆沒的慘劇。

北洋風雲(四)北洋三傑之“北洋之龍”王士珍

北洋三傑

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的慘敗,朝野上下極感恥辱,但也刺激了他們的自救之心。他們認為日本人之所以打敗他們,就在於日本明治維新以來,大力學習西法,訓練了一支精良的軍隊。而清軍主力湘軍、淮軍訓練廢弛、戰術凋敝,已經毫無戰鬥力。如果不訓練出一支能征善戰的新式軍隊,統治將難以為繼。1894年11月,清政府成立“督辦軍務處”,命袁世凱開始在天津小站編練新軍。王士珍也在老師蔭昌的推薦下,成了這隻新式陸軍的學堂監督,同時來到這支部隊的還有段祺瑞和馮國璋二人,他們和王士珍一起,在後來被稱為“北洋三傑”。王士珍剛到小站的時候,袁世凱見他身體瘦弱,不愛言談,並沒有認為他有奇特之處。但是通過跟他交往,議論軍事,發現王士珍面面俱到,對於練兵,非常有見解和規劃,袁世凱非常高興,立刻委以重任,把他聘為講武堂的總教習。王士珍訓練軍隊很有一套,對士兵不打不罵,以恩德感人,如果軍官犯了錯誤,他也從不當著士兵的面責問軍官,以保持士兵對軍官的尊重。他還極力培養士兵的絕對服從效忠意識,讓他們相信袁世凱是他們的衣食父母,只有聽命於他,才能升官發財。由於王士珍做事細密、周到,而且不張揚,深得袁世凱的信賴,有關軍中的成績考核,人事的升降黜陟,多與王士珍商議。王士珍感激袁世凱的知遇之恩,竭力輔助袁世凱訓練新軍。他完全按照近代德國陸軍的營制、操典訓練士兵,聘請德國軍官擔任教官和督操官,全部使用外國造新式武器。這對當時落後的中國軍隊走向現代化,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也奠定了北洋軍閥的基礎。

北洋風雲(四)北洋三傑之“北洋之龍”王士珍

左起:王士珍、袁世凱、徐世昌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冬,袁世凱署理山東巡撫,王士珍任軍事參謀。時山東數十州郡義和團運動風起雲湧。王士珍為袁世凱提出了一整套鎮壓義和團的策略:先行勸解,然後以武力相威。如仍不從,再捕殺首犯,解散脅從。袁世凱採納了此建議,並讓王士珍參謀山東全省軍務,在王士珍強勢鎮壓下,各路義和團死傷慘重,紛紛撤出山東境界。在義和團時期,王士珍為袁世凱的進一步飛黃騰達立下了汗馬功勞,而自己也水漲船高,仕途平步青雲。由於王士珍為袁世凱立了汗馬功勞,袁世凱為此向慈禧保薦說:“王士珍隨臣當差多年,軍務知之最悉,對朝廷切實可靠。”於是,王士珍很快便兼任了第六鎮統制官,授正黃旗蒙古副都統,賞頭品頂帶。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10月,清政府為了檢閱新軍的編練效果,展示其新的軍事力量,決定在河南彰德舉行軍事演習,即會操。王士珍以軍令司正使負責會操。彰德會操引起外國列強的極大關注,英、美、俄、日、法、奧、德、荷、比等國家紛紛派人來觀閱。袁世凱自然知道此事的重要性,吩咐王士珍一定積極準備,確保萬無一失。閱兵開始後,當中外參觀者看到隊伍整肅,軍容壯盛,無不嘖嘖稱讚,皆曰:“法令之嚴明,戰術之嫻習,中國前此未有也。”慈禧太后、光緒皇帝得知彰德會操成功,極為高興,親自召見王士珍,予以獎賞。 這時王士珍的聲望遠在段、馮二人之上。是年冬天,兵部和練兵處合併為陸軍部,王士珍被任命為陸軍部右侍郎。

北洋風雲(四)北洋三傑之“北洋之龍”王士珍

王士珍手跡

雖然王士珍不想選擇政治,但政治卻偏偏選擇了王士珍。後來的袁世凱稱帝,張勳復辟等歷史事件,王士珍都是重要的參與者,直到最後馮國璋出任總統,力邀王士珍組閣,王士珍又一次心不甘情不願的“被選擇”了,但這次王士珍僅僅出任總理三個月的時間,便在爾虞我詐的政治鬥爭中被擊倒,從而永久的退出來政壇的是是非非。

晚年的王士珍厭倦了政壇的紛紛擾擾,選擇了閒雲野鶴的日子。不時以北洋元老的身份主持慈善活動、維護社會治安,為北京免遭戰火,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北洋風雲(四)北洋三傑之“北洋之龍”王士珍

王士珍故居

王士珍為人非常低調,他曾說:自己也曾年少輕狂,後來遇到李鴻章,發現李的智慧才幹,不知高出他多少倍,可是卻天天被人罵。從此便收起狂妄之心。王士珍行事低調,有這樣一個笑話:王士珍當上總理一直很忙,秘書怕他累著,就在某戲院前排給他定個總理預留席,讓他有時間就去看戲。一天,正好沒事,王士珍就去看戲了。戲院管事的一看,一個土了吧唧的老頭坐在總理席上,就說:“這是你坐的位置嗎?趕快起來,總理馬上要來。”結果戲院老闆等了半天,也沒等到王士珍,後來才知道那個特別土的老頭就是總理。

1930年這位“北洋之龍”走到了他人生的盡頭,他遺囑中說道:深盼邦人君子,一致祈禱和平,俾統一之局,早日實現,予雖在九泉,亦所心安。道出了他畢生的願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