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周王挖坑令王室遭难,奇怪的是,救难者无法称霸、称霸者不救

公元前677年,周僖王去世,他儿子周惠王姬閬继承王位。周惠王刚继位时,西虢公、晋献公、郑厉公就来朝贺。因为周惠王还未娶妻,三位诸侯又主持了周惠王的婚事,让卿士原庄公从陈国接来了王后陈妫。

周惠王执政之时,周王室地位虽然已稳固,但在天下诸侯心目中却不再是高高在上。更可恨的是,周惠王太不争气了。

四代周王挖坑令王室遭难,奇怪的是,救难者无法称霸、称霸者不救

刚上台,他就做了几件不得人心的事情:首先,周惠王征收了大夫蒍国家的菜园,以扩充周王室的园囿;接着,为扩充王宫,他又把大夫边伯家的房子也给强占了;第三件事,是强行没收了大夫子禽、祝跪和詹父的田地;第四件事,是把膳食官石速的俸禄给免了。周惠王继位不到两年,就因贪图享受得罪了如此多的大臣,也难怪会遭人怨恨。

这是他自己在给自己挖坑。

不但周惠王自己挖坑,他祖父周庄王也在挖坑。

周庄王的爱妾王姚生下了庶子姬颓,深为庄王宠爱,为此还专门给他配了一位老师。这位老师不是别人,正是被周惠王抢了菜园的大夫蒍国。失去财产的五位大臣对周惠王怀恨在心,聚集在一起就图谋造反。由于蒍国是王子姬颓的老师,他干脆建议推翻周惠王,改立姬颓为王。

四代周王挖坑令王室遭难,奇怪的是,救难者无法称霸、称霸者不救

不但是祖父在挖坑,周惠王的曾祖父也在挖坑。

公元前712年,周桓王在位时,不经苏国人同意,强行拿苏国属下的十块土地与郑国交换。结果,周桓王从郑国拿到了土地,却没能将苏国的土地交给郑国。这导致郑国和苏国都对周王室心怀不满。为增强己方实力,姬颓与这几位大臣马上又与苏国联系。见有机会可以报复周王,积怨多年的苏国痛快地答应了与姬颓合作。

公元前675年秋天,五位大臣与苏国突然一起发难,进攻成周洛邑,但却无法战胜周惠王。战败的姬颓和五大夫被迫撤退,逃到苏国的温邑(今天河南温县)。这些造反者都是不自量力之辈,简直是不堪一击!

四代周王挖坑令王室遭难,奇怪的是,救难者无法称霸、称霸者不救

眼看周惠王就要取得彻底胜利,他祖父却再次给他挖坑了。

公元前693年,周庄王为拉拢强大的齐国,将王姬下嫁给齐襄公。然而,由于齐襄公丑行过多,王姬不堪忍受,嫁入齐国不到一年就去世了。这让周王室很没面子,一度想报复齐国。公元前689年,齐襄公联合鲁国,要把卫惠公送回卫国为君。周王室罕见地支持了卫国自立的国君公子黔牟,并派出王室大军帮助卫国人抵御齐鲁两国大军。然而,最终强大的齐国还是击败了抵抗者,卫惠公顺利回国当上了国君,公子黔牟则被迫逃往成周洛邑。这次事件后,卫惠公对周王室也愤恨难当。

姬颓败退到苏国后,苏氏带着他前往卫国,寻求卫惠公的帮忙。卫惠公对周王室原本就极为痛恨,见姬颓前来,马上就同意支持他。这年冬,卫惠公带上了附庸南燕国,参与围攻周惠王,并正式立姬颓为王。

四代周王挖坑令王室遭难,奇怪的是,救难者无法称霸、称霸者不救

卫国的加入,让形势急转直下,洛邑形势已岌岌可危。

纵观周王室这次大难,纯粹是王室自作自受:不但周惠王在给自己挖坑,他祖父、曾祖父也在不停地挖坑,让王室不断地掉入一个又一个深深的坑中,想爬都爬不出来。


见周王室被人这么欺负,终于有人看不过去了。

公元前674年春,旁观了许久的郑厉公出面,想劝和周惠王与姬颓,却没能成功。郑国再怎么说也是曾经的江湖小霸,虽然没落,但余威仍在。一怒之下,郑厉公就把南燕国国君燕仲父给抓了起来。

四代周王挖坑令王室遭难,奇怪的是,救难者无法称霸、称霸者不救

这年夏,郑厉公再次进入洛邑,将周惠王接出王都,安置在郑国栎地(今河南禹州市)。这年冬,郑厉公又把周惠王送回周王畿的邬邑(今天河南偃师县东南)。然后,他顺路就进入成周,带回大量的周王室宝器。在姬颓与苏国、卫国、南燕国军队众目睽睽之下,郑厉公进出如入无人之境,可见郑国实力依然不容小视。

这年冬,见郑国也不敢将周惠王送回洛邑,姬颓与五大夫开始放肆地庆祝胜利,居然“乐及徧舞”!所谓“乐己徧舞”,就是舞六代之乐:黄帝时代的“云门”、大卷,尧时代的“大咸”,舜时代的“大韶”,禹时代的“大夏”,汤时代的“大濩”,周武王时代的“大武”。六代之乐,平时都是在特定祭祀日上演,如今姬颓罔顾时令,居然都让人演了一遍!

这引发了郑厉公强烈的妒忌心,马上就联络虢公丑,说:“寡人听说,哀伤与欢乐都非其时,灾祸必至。如今姬颓观赏歌舞无止无休,是以灾祸为乐事。司寇行刑杀人,国君吃饭时还要减膳撤乐,哪里还敢以灾祸为乐事?篡王位,是最大灾祸。正在灾祸中却不知担忧,忧虑必然会找上门。何不把天子送回复位呢?”虢公丑早就盼望着这个机会了,马上就同意了:“这正是寡人心愿!”

四代周王挖坑令王室遭难,奇怪的是,救难者无法称霸、称霸者不救

公元前673年夏,郑厉公联合西虢公同伐成周。郑厉公侍奉着周惠王从洛邑南门杀入,虢公丑则从北门杀入。很快,姬颓和五大夫都溃不成军,被郑国和西虢国军队杀死于乱军之中。叛乱彻底平定后,郑庄公在王宫西边城楼上设享礼招待周惠王,然后他又学习姬颓——“乐及徧舞”!和尚摸得,我就摸不得?!

为奖赏郑国救难之功,周惠王把虎牢以东的土地又回赏给了郑国。这些土地,周桓王时被周王室给骗走了,如今终于又回到了郑国手中!


郑国又一次挽救了周王室,让郑厉公又有了恢复郑国昔日辉煌的冲动!想当年,正是祖父和父亲对周王室的扶持,才获得了王室执政卿之位,郑国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称霸江湖。难道郑国现在就不能再称霸江湖了吗?

可惜,还没等到他从兴奋中冷静下来,已经有人对他不满了。周王室卿士原庄公见郑厉公也“乐及徧舞”,不满地说:“郑伯效仿姬颓的过失,恐怕灾祸很快也要到了。”

四代周王挖坑令王室遭难,奇怪的是,救难者无法称霸、称霸者不救

这年五月,郑厉公就去世了。

太遗憾了!

如果郑厉公没有那么早去世,他又没可能与父亲郑庄公一样,借王室之力,带领郑国重新称霸江湖?

时代不同了。

自从公元前707年周桓王伐郑大败以后,周王室在天下诸侯心目中早已成为一可有可无的存在。周王室的兴或者衰,都成了无足挂齿的小事。

在郑国投靠周王室之前,齐桓公已经在东周江湖称霸了。公元前679年,齐桓公在鄄地(山东鄄城)举行会盟,正式宣布称霸。郑厉公虽然与会,但他明显看不惯齐桓公的霸道。这年秋,齐国、宋国、邾国讨伐倪国之时,郑国就趁机去攻打了宋国!你齐桓公想称霸,可曾经过郑国同意?

四代周王挖坑令王室遭难,奇怪的是,救难者无法称霸、称霸者不救

见郑国如此无礼,齐桓公怒了!公元前678年夏,齐国、宋国、卫国一起去攻打郑国,替宋国人复仇。

对郑国而言,可谓是祸不单行。

这年秋,楚国也来攻打郑国,理由是:郑厉公回国为君两年了,居然不向楚国通报!——楚国难道还比周王室大吗?连周王室郑厉公都还没去朝觐过,凭什么要向楚国通报!

在齐国、楚国双重打击之下,郑厉公不得不低下了高傲的头颅。公元前678年冬,他又到宋国参与幽地之盟,向齐桓公认输。然而,齐桓公仍然怒气未消,第二年春,又将到齐国访问的郑国执政卿叔詹给抓起来了!

太欺负人了!走投无路的郑厉公,这才想起了周王室。公元前676年,趁周惠王刚继位,到洛邑去寻求周王室支持。只是没想到,还没等周王室帮上郑国,郑国反倒是拯救了周王室一把!

四代周王挖坑令王室遭难,奇怪的是,救难者无法称霸、称霸者不救

四处被人欺负的郑国,还想借周王室上位、称霸江湖,就算是郑厉公多活几年,也是痴心妄想!


虽然拯救周王室的郑国不可能称霸,但令人奇怪的是:早就打出“尊周”口号的霸主齐桓公居然也没救周,反倒是让郑国和西虢国捡了现成便宜。

公元前683年,周庄王将王姬下嫁于齐桓公,就期盼着齐国能扶助周王室。齐桓公也明白周庄王的心思,很快就投桃报李了。

四代周王挖坑令王室遭难,奇怪的是,救难者无法称霸、称霸者不救

公元前681年,齐桓公组织北杏(齐地,山东东阿)之盟,宋国、陈国、蔡国、邾国都派大臣参加了,以定宋桓公之位。宋国的君位,凭什么要齐国人说了算?这年冬,宋国就背盟了。

志在称霸的齐桓公当然不会放过宋国,马上准备伐宋。然而,在伐宋之前,齐桓公作了一件颇具象征意义的打事——向周王室请求支援。齐桓公居然想起在伐宋之前还向周王室请示,这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周庄王当年的联姻之举,多多少少起了一些作用。当然,这更是学习小霸郑庄公的做法,可以令师出有名。也就是宋国这样的大国才这么麻烦,像遂国这样的小国,齐国谁都不说直接就出兵给灭了!

数十年来,第一次有诸侯在讨伐之前向周王室请示,周僖王兴奋万分,立刻就答应了。公元前680年春,齐国、陈国、曹国一起讨伐宋国;这年夏,周王室派大夫单伯帅师支援。强大的压力之下,宋桓公被迫向齐国低头。这年冬的鄄地之盟上,在周王室的见证之下,宋国正式承认了齐国的霸主地位。

从宋国的臣服过程可见,齐国在称霸之初,与周王室相处还是非常融洽。

四代周王挖坑令王室遭难,奇怪的是,救难者无法称霸、称霸者不救

可为什么齐桓公在王室遭难时会冷眼旁观呢?

首先,周惠王这次遭难,纯粹是咎由自取。如果不是周惠王过于贪心,怎么会有那么多大臣造反?因此,即便齐桓公愿意与周王室交好,他也不想去帮一位贪得无厌的周王。

其次,在反对周惠王的阵营中,还有卫国存在。卫惠公是宣姜之子,是齐襄公送回卫国才当上了国君。齐桓公称霸以后,卫国也积极参与齐国的会盟与征伐。可以说,卫国是齐国长久以来最坚定的盟友之一。因此,不到万不得已,齐桓公也不想与卫国为敌。

最后,在救周之难时,郑国已经近水楼台先得月了。郑厉公强势介入了周王室这场内乱,并凭借实力最终解决了这场内乱。齐国虽然是霸主,但却与郑国有着深深的过节。如果齐国参与扶持周惠王,就得屈从于郑国。以齐桓公高傲的个性,当然不可能在郑国之下来拯救周惠王。

四代周王挖坑令王室遭难,奇怪的是,救难者无法称霸、称霸者不救

因此,堂堂的东周霸主齐桓公,只能对周王室这场内乱做壁上观。


纵观此次大乱过程,其实就是周王室一直在给自己挖坑:周惠王曾祖父、祖父以及周惠王自己,上下四代周王都挖坑不倦,最终酿成了这场王室大难。然而,在周王室遭遇大难后,奇怪的局势却出现了:救难者无法称霸,称霸者却始终不救。这是因为天下之主的能量已不足挂齿,实力才是江湖称霸的关键性要素。没有实力,即便是救了天下之主,也无法称霸天下;有实力,又能救天下之主,称霸江湖就能顺风顺水。

世道已经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