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节目版权纠纷何时休?

还记得,《偶像练习生》导师之一的张艺兴深夜发微博“维权”,“以这首歌的制作人的身份,我想要一个合理的解释”,原来节目组将其一手创作的《MASK》编曲名字错署成“S.tiger”。同样的状况也出现在节目另一导师李荣浩身上,分明是自己的创造,自己的编曲,最终却署上了他人的名字。李荣浩称:“这是行业界的不标准,下不为例。”

近几年来,综艺节目在国内大受欢迎,如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歌手》,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奔跑吧》,东方卫视的《极限挑战》等节目依靠强大的娱乐性和明星嘉宾阵容,时常占据微博热搜榜。

综艺节目版权纠纷何时休?

唐德品牌总监毛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为维护公司和股东利益,公司决定暂缓向Talpa公司支付后续许可费用,直至Talpa公司按照协议约定履行其相应的义务。

但Talpa公司可不管这些。意识到唐德未按期支付费用后,Talpa公司发出违约通知,要求对方在发出通知后10个工作日内提供第二期款项尾款375万美元的支付证明及第三期款项1500万美元的书面付款计划。

引进不如“借鉴”?

“借鉴”国外综艺节目模式,多年前湖南卫视就尝试过。2005年,湖南卫视联合天娱传媒推出《超级女声》节目,在全国掀起收视狂潮。

不过“借鉴”“抄袭”终究会引来纠纷。2010年,国内电视综艺节目中掀起一股相亲节目的热潮,其中以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和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最受欢迎。在两档节目热播之际,湖南卫视突然以江苏卫视涉嫌剽窃为由将对方告至国家广电总局。

对于此次韩方放出“大招”,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表示,近年来,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关注度和力度都有明显加强,消费者尤其是年轻群体的知识产权付费意识也在增强,但知识产权上的“过度挪用”情况确实还是存在。他认为,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法律框架已经较为完善,但在具体执行上还有改进空间。

综艺节目有哪些运营流程?如何界定抄袭行为?模仿他人节目有没有法律问题?一般情况下,综艺节目运营流程包括:提出创意或者策划——形成书面的节目策划、构思、形式——形成节目书面拍摄、制作方案(包括场景、舞美、构图等等)——通过节目立项——制作团队按照拍摄、制作方案进行制作——通过审片后形成可播出的节目(作品)——媒体播出节目(作品)。

“开发综艺节目最为困难之处在于创意,节目创意一旦确定,就有多种表达形式可供选择,只要与创意的原始表达形式不同,就可以绕开著作权法。”

综艺节目版权纠纷何时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