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詩人喜歡蓮花,周敦頤才是最愛蓮花的那個人

對於什麼才是真正的“美”,什麼又是真正的“善”,恐怕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不同的答案吧,所以才會有這麼一句話,叫做“情人眼裡出西施”,可是,世人對於天下至善至美之物,都會有一種共鳴,所以,人們才會對某些事物產生共同的審美情趣。比如說,那斷臂的維納斯,那帶著神秘微笑的蒙娜麗莎,那敦煌石壁上飛舞的飛天,千百年來,人們面對這些事物,卻都有一個共同的想法,在任何人的眼裡,它們都是美得令人咋舌的東西。

或許,對於蓮花也是如此,你看那四季的花卉,它們各自都有著自己的特點,有的淡雅芬芳,有的雍容華貴,有的奼紫嫣紅,有的嬌豔欲滴,這些都是大自然的造化之功。每個季節,都有自己獨特的花卉,比如春天吧,“萬紫千紅總是春”,春天可觀的花兒實在是太多了,“桃紅李白皆誇好”,眾人心中各有所好。

有多少詩人喜歡蓮花,周敦頤才是最愛蓮花的那個人

秋天呢,那菊花“寧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的傲然風骨,也足以令人感動,讓人不得不誇讚一句,這真乃是花中的節義之士也。而冬天呢,“梅花香自苦寒來”,那梅花雖然風寒侵襲,依然傲霜獨立,也算得上是花中勇士了。的確,這些都是極美的花兒,可是,我卻偏偏獨愛蓮花,在炎炎的烈日下,傲然挺立,風雨不侵,似乎是將日月精華都集於一身,縱情恣意地散發著自己那如同神仙一般的氣質,這種氣魄,又豈是尋常的花兒能媲美的,就算是姚黃魏紫,那象徵榮華富貴的牡丹花,恐怕也要稍遜一籌呢。

但凡是美得超凡脫俗,美得令人炫目的東西,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讓人只可膜拜,不敢觸摸,就好像蓮花那樣,“可遠觀而不可褻玩也”。所以,在我看來,世間花兒眾多,卻只有蓮花,才是讓我不能忘懷的。

有多少詩人喜歡蓮花,周敦頤才是最愛蓮花的那個人

喜歡蓮花的可絕不只是我一個人,若不然的話,又怎會有這麼多絕妙的詩詞,通通選中了蓮花來歌頌呢?“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並根藕,上有並頭蓮”,早在晉朝的時候,就曾經有樂府的歌謠,專門唱來歌頌這蓮花呢。“並頭蓮”,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字眼兒啊,並蒂蓮,連理枝,比翼鳥,那都是用來描繪美好愛情的詞彙啊,愛情在人們的心中,向來就是神聖而美好的,而“並蒂蓮”則被人們用來描寫愛情,這不能不說是人們對它的偏愛啊。

更有那宋朝的大學士周敦頤,專門寫了一篇《愛蓮說》,就是專門用來描寫蓮花的美好。“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這話真是一點都不錯,桂花香,玫瑰豔,“一草一木棲神明”,喜歡什麼花的都有,比如屈原,偏愛蘭蕙;而陶淵明則獨愛菊。再看周敦頤呢,他和我一樣,最愛的是蓮花,“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有多少詩人喜歡蓮花,周敦頤才是最愛蓮花的那個人

周敦頤是真正愛蓮的人,古往今來,蓮花,乃是文人筆下最寵愛的歌詠對象,可是,一般的人,都只是像剛才的樂府詩詞那樣,形容它的清姿素容,可是周敦頤卻偏偏獨闢蹊徑,不僅描寫了蓮花的外部形態,還描寫了蓮花那高雅脫俗的高貴品質。你看它那挺直的身軀,那不攀扯富貴的高尚品質,明著是寫蓮,實則是寫人,他將蓮花比喻成了傲然不群的君子,凜然有一種不可侵犯的氣質。

在文章的最末,周敦頤問世人:“蓮之愛,同予者何人?”我想大聲地對他說:“有,同你一般愛蓮之人,大有人在,我便是其中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